妊娠恶阻的医治准则 黄芩治妊娠恶阻
黄芩治妊娠恶阻
黄芩30~45克,水煎成200~400毫升,分次频服。
山东淄博 李敏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王豪点评: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朱丹溪称其为“安胎圣药”。临证发现,妊娠吐逆剧者,以肝胃实热居多。本品苦能降逆止呕以治标,寒能清肝胃之热以治本,一味黄芩,标本兼治,故鲜有不效者。且往往康复甚而效愈佳,但需频服。不过,近人有服用黄芩引起过敏的陈述,故使用上方时需留意调查。
滋阴养胃方治萎缩性胃炎
玉竹、石斛、生山楂、白芍各6克,乌梅、甘草各3克,水煎代茶饮。迟早分服,连服7天。主治缓慢萎缩性胃炎所造成的的胃酸缺少、饱胀、消化不良、大便干结等。
湖北武汉 李春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讨员蒲昭和点评:
缓慢萎缩性胃炎属祖国医学“胃脘痛”、“痞满”等领域。中医以为,本病常真假搀杂,如或兼肝气郁滞,或兼气血淤滞等体现,但首要病机是胃阴亏本,医治注重滋阴养胃为主。
上方中,玉竹有养阴、润燥成效,善于滋补脾胃,久服且无关痛痒,对伤津所造成的的口渴、胃口不振、胃部不适等症有良效;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常用于阴伤津亏之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等证。研讨发现,石斛有增强胃肠黏膜的屏障功用,促进胃液排泄,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抑制作用,用于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等有较好作用;生山楂能消食化积、生津止渴、散淤止痛,既开胃又消食,还可缓解胃酸偏少;乌梅味酸能生津止渴,可刺胃腺排泄、促进肠蠕动;白芍可养阴柔肝、滋液润燥;甘草能缓急止痛、抗炎,且能除胃之积热。白芍配甘草,既可解痉、止胃肠痛苦,还能使燥肠得润、便结易解。以上诸味相伍,具有滋阴养胃、止痛抗炎、润肠通便之成效。故本方对胃阴虚型萎縮性胃炎有必定缓解症状作用。
提示:上方药物多为酸甘之品,合用更易转化为阴液(酸甘化阴),生津效能明显。本方对热邪伤阴或胃阴缺乏引起的口渴、胃灼热、脘腹胀痛、胃口不降、便结等均有较佳作用。但患者仍需留意饮食清淡,少吃多餐,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蛇蝉菊花汤退翳明目
蛇壳3克,蝉衣6克,白菊花10克,煎一碗汤一次服下,每日3次,连用20天可退翳明目。可治角、结膜炎,并对初期白内障有必定退翳作用。
湖北武汉 李春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讨员蒲昭和点评:
蛇壳、蝉衣入肝经,均为退翳明目常用药。蛇壳,又叫蛇退(蜕),其性平,味甘、咸,有祛风、定惊、解毒、退翳成效,蛇壳祛风又消炎,既治风热引起的目赤胀痛(结、角膜炎),还能疗怒火所造成的的目翳遮睛。蝉衣,即蝉蜕(退),性凉,味甘辛,能祛风止痉、明目退翳,可治风热上攻或怒火上炎之目赤胀痛、翳膜遮睛,常与菊花、白蒺藜、谷精草等合用。白菊花味甘、苦,性凉,能够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主治头痛、晕厥、目赤、胸怀烦热、疔疮、肿毒等。菊花为眼科良药,可治肝肾缺乏或肝热引起的视力含糊,常与蝉衣合用。三味合用,具有清肝祛风、退翳明目之效。前期白内障属肝热上扰或有肝经风热患者,服本方有必定退翳明目作用(肝热上扰首要体现:晶状体混浊,视物不清,伴见性急易怒,口苦咽干,头痛目涩,尿黄便秘,苔黄脉弦)。蛇退、蝉衣、菊花均有祛风散热、抗炎镇痛等作用,本方用于炎证性眼病,如结膜炎、角膜炎等,也有较好医治作用。
忌讳:肝肾阴虚、气血虚者及孕妈妈,不宜服用上方。此外,白内障成熟期,严重影响视力,药物多无效,应当选用手术医治。
治坐骨神经痛方
当归15克,穿山龙、川牛膝各12克,桂枝、白芍、独活、木瓜、地龙、防已、续断各10克,细辛、生甘草各3克,蝎子5克,蜈蚣3条,用水煎服,每日一剂,服2~3次,10天1阶段。可治坐骨神经痛。
湖南湘潭 宋海泉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讨员蒲昭和点评:
坐骨神经痛属中医“痹证”领域,多因风、寒、湿之邪气客于经络,气血阻滞不畅所造成的,也可因为肝肾缺乏、气血亏本,引起筋脉失养而成。中药医治一般以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为主。
当归是活血止痛要药;川牛膝能逐淤通经、补肾,可治关节痹痛、足痿筋挛等;地龙通经络、散淤血,用于风寒、湿热痹痛皆可,与当归、牛膝同用,能增强活血化淤之力;穿山龙、独活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成效,均善于祛下肢风寒湿邪,止腰膝痛苦;防已、木瓜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加桂枝、细辛,能起温经通脉、祛风散寒、止痛之效;续断补肝肾、强筋骨,可治腰膝酸软、风湿痹痛;白芍补血养血、柔肝止痛,配甘草可治各类痉挛性痛症;全蝎、蜈蚣为熄风解痉、通络止痛之要药,二味合药,祛风止痛效能极强,常用于关节痛苦剧烈者。
以上诸味相伍,具有散寒利湿、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可治风、寒、湿邪及气滞淤血引起的痹证,特别适用风寒湿痹型坐骨神经痛、类风湿关节炎等。患者只需契合如腰骶酸痛、患肢麻痹沉重、屈伸晦气、感触寒凉或湿润症状加剧、苔白腻、脉濡等风寒湿痹体现,选服本方可收到较佳作用。
提示:孕妈妈禁服此方,若患者对虫类药过敏,当暂停服用。
提示:来源于民间的验方、偏方不计其数,很多人自行使用,有用对了的,也有用错了的。“我来荐方”就是本刊为读者建立的这样一个沟通交流的渠道,并请专家评点辅导。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各不相同,不同的人患上同一种疾病,用药也或许差异很大。因而,咱们不建议读者自行用药,最好在医师的辅导下对证、安全地使用。endpri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