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邪 数九天寒要防邪入心
佚名
每年1~2月份,各地医院收治的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比平常多3~4倍,死亡率也显着上升。专家提示,在此全年最冷的时分,寒邪侵袭人体,极易导致 “心寒”,诱发心脏急危重症。因而,平常心脏欠好或患有血脂反常、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的中老年朋友,必定要留意祛除心寒,为心脏健康保驾护航。
大同大学医学部王自润教授介绍,心寒一般体现为胸闷、气短、心悸、四肢发凉、嘴唇发紫等,是由心脏感触寒邪引起的。寒邪侵袭人体,伤及心脏,首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损害人体阳气,和煦功用下降,体现为手足不温、怕冷、神疲倦卧、心悸、胸闷;二是影响气血运转,血寒则凝滞,气血运转不公例痛,可见胸痛、口唇以及指甲青紫。若不及时祛除心寒,寒凝致淤,血运受阻,会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心脏担负加剧,心肌缺氧,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
由于中老年人阳气逐步衰弱,呈现心气缺乏或心阳不振,血脉失于阳之和煦、气之煽动,心脏极易遭到阴寒之气侵袭,呈现心寒症状。此外。常吃油腻食物、暴饮暴食、抽烟喝酒、精力郁闷等都会加剧心寒症状。所以,中老年朋友平常饮食宜清淡,多吃生果、蔬菜,防止暴饮暴食,戒烟戒酒,留意歇息和控制情绪。如发现心寒,要根据心寒的不同症状采纳不同的办法,将寒邪尽早祛除,到达维护心脏、削减疾病的意图。
心痛
标明心寒程度较为严峻。胸怀痛苦一般在受寒后发生,可体现为针刺样痛苦,严峻者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伴有出冷汗。这是寒邪侵略,遏阻心阳,心阳不振所形成的,形成寒凝血脉,不公例心痛。医治宜散寒止痛,活血化淤。
【办法】取薤白(中药店有售)15克,用水煎煮,然后用药汁与粳米60克煮粥。分迟早2次吃完,连食2周。薤白能辛散苦降、温通滑利,善散阴寒之凝滞。通胸阳之闭结,可有用消除心痛症状。
心慌
为心寒之常见症状。一般为俄然感到心中悸动不安,一分钟心跳次数大于100次。心慌之前,有的人伴有显着的心烦,这是寒凝血脉、心失所养所形成的。冶疗宜温阳散寒,养心止悸。
【办法】取制附子50克(研粗末),干姜粉150克,混匀后炒热,装于棉布袋中。敷于左胸部心脏所对的部位。每次20分钟,每日1~2次。中医以为,附子有回阳救逆、温阳通脉、散寒止痛成效,古人称其为“回阳救逆第一药”;干姜可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由于夜晚温度低,阴寒更甚,所以夜间敷效果更好。
心搏
有的心寒患者显着感到心脏搏动,可看到左胸部搏动,一分钟脉息一般小于60次。多由心气缺乏、心阳不敛形成。医治宜补心阳。
【办法】极泉穴在腋窝动脉息动处,为心经经气涌出之处,故影响此处可起到补心阳、祛心寒的效果。将右手四指并拢,伸到腋下动脉息动处,用手指来回拨动。每次5分钟,每日2次,长时间坚持效果尤佳。
胸闷
是心受寒后前期症状。一般感到胸怀部烦闷,似被石头压住胸膛,夜间常做噩梦。这是素体心阳虚加上外感寒邪所形成的,使得心寒更甚,呈现胸闷、气短。治宜温阳益气养心。
【办法】取胡桃24个,莲子 21个,枸杞子35个,桑葚子48 个,加水1000毫升,用沙锅大火煮开,再用文火煮至约剩 500毫升即可。喝汤,吃胡桃、莲子、枸杞子、桑葚子,迟早各1次。此方為道家养心益气法之一,可有用缓解胸闷、气短等不适。
四肢发凉
白叟心寒简直都会呈现四肢发凉症状,即便增加衣物也不能缓解。这与老年人素体心气缺乏、心阳虚衰有关。气血不能布达于四肢形成四肢发凉、畏寒怕冷等。医治宜温阳散寒,行气活血。
【办法】将黑豆放入微波炉加热至微棘手,然后用双掌心夹紧黑豆互搓3分钟,然后手握黑豆用左掌心与右脚心、右掌心与左脚心互搓3分钟。每日迟早各1次,一般2周后可发现手足温暖。双手掌心有心包经的劳宫穴,双脚脚心有肾经的涌泉穴,互搓可影响心包经和肾经,起到温阳通络、行气活血的效果,使四肢发凉得到缓解。
面无人色
是心寒的前期体现,及时医治可缓解。中医以为,心主血脉,其华在面。由于寒邪直中心脏,或心气缺乏、心阳虚衰,不能上荣于面部,故体现为面无人色。治宜温阳散寒,理气活血。
【办法】取干姜10克,高良姜15克,用纱布包裹,与大米100克同入锅中煮粥,快熟时参加葱白50克再煮一二沸即可。当日分2次吃完。干姜、高良姜均具有温经散寒的成效,葱白能够温通全身上下阳气,一起熬粥食用,可温心阳、散心寒。常常食用,面色光润光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