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指挥的要害是:肿瘤医治,“战术”合理才是取胜的要害
王霞
跟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开展,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加之人们日子节奏快、压力大,以及个人不良的日子饮食习气,致使肿瘤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子质量和期望寿数;而现在肿瘤的医治效果却不容乐观,防治肿瘤已成为全社会、特别是医学范畴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鉴于以上原因,近来,本刊记者约访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左明焕教授。
左明焕教授从事肿瘤内科的临床、教育、科研工作近30年,多年来一向致力于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方面的研讨,发起肿瘤的个别化、归纳、绿色医治,重视精力、饮食要素的效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赢得了广阔患者的信赖。
肿瘤的个别化归纳医治
现在临床上使用较广泛的肿瘤医治手法首要有手术、化疗、放疗、靶向、内分泌、介入、微创医治以及中医药医治等。尽管每种医治手法近年来都取得了必定的开展,但这些医治办法都不是全能的,都有必定的习气证。尽管医治手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但要害是医师要扩展思路,打破中西医边界,打破传统的禁闭,为肿瘤患者找到最适合的医治办法,更重要的是,肿瘤医治要完成个别化方针。
左明焕教授指出,不同的腫瘤,其恶性程度有很大差异。比方胰腺癌患者,前期发现率极低,总的5年生计率缺乏5%;而乳腺癌患者,生计期超越10年的患者就有许多。即使是同一种肿瘤,病理类型也不同,其恶性程度亦有不同。如相同患甲状腺癌,大多数为分解型甲状腺癌,恶性程度低,如医治妥当则预后很好;而少量患者为未分解甲状腺癌,好发于晚年人,成长敏捷,往往前期侵略周围安排,预后较差。
即使是同一种肿瘤,同一种病理分期,同一种病理类型,不同的个别,体质亦有差异,各脏器的功用状况不同,对各种医治的耐受程度亦有不同。例如,年青患者的身体状况一般会比晚年患者要好,对各种医治手法的耐受性也就更好。体魄健壮的人比较身体瘦弱的人,耐受性要好得多。在中医药医治方面,不同的肿瘤,不同的病理分期、病理类型,不同的个别,其医治战略不同,辨证用药的力度亦有差异。在肿瘤的辨证上,咱们不单单要有传统的辨证思路,还要考虑肿瘤的病性、病期以及其他医治手法的影响。
另一方面,肿瘤医治着重归纳医治,即对现有各种医治手法的合理整合、最佳调配,以期取得最好的医治效果。肿瘤医治就像一场战争,各种医治手法比方武器装备,合理的安排、合作就像是战术,因而,先进的武器装备当然重要,可是合理的“战术”才是赢得成功的要害。
在采访中左明焕教授着重说,肿瘤是“全身性疾病的部分表现”。但不同的肿瘤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咱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肿瘤以部分侵略为主,到晚期才发作远处搬运,而有些肿瘤一发作就以全身播散为主,所以它们的医治要有所偏重。现代的中医肿瘤医师要想方设法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只要研讨中医,也要了解西医的最新动态,要有把全部技能拿来为我所用的知道与才能,为患者免除苦楚。总归,一切的医治办法都只是手法,要想打败肿瘤,就要合理整合运用各种医治手法。
“大毒看病,十去其六”:
肿瘤的“绿色医治”理念
肿瘤传统医治的理念是期望将肿瘤病灶完全消除,如扩展手术、强化化疗和完全治愈性放射医治等。以乳腺癌手术为例:20世纪80年代做超大规模完全治愈术,但因为肿瘤是全身性疾病的部分反响,加之以损害必定正常结构和功用为价值,相对晚期、年老体弱的肿瘤患者耐受性差,因而效果不显。
东方医院肿瘤科传承了中医外科的医治阅历,结合现代微创技能,在研讨肿瘤证候的基础上,探究性地提出了“肿瘤绿色医治”新形式,并在1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不断得到开展和完善。
左明焕教授介绍说,“肿瘤绿色医治”是在合理有用的医治基础上,把避免毒副效果和手术并发症作为榜首要务,一直重视的是患者对各种医治手法的耐受性及其对患者机体的损害程度;在点评医医治效时,愈加重视患者的日子质量和生计时间。
“肿瘤绿色医治”理念以为,铲除肿瘤不是医治的终极意图,让患者活的更好,走的更远才是寻求的方针。这一疗法首要是以年老体弱、不耐外科手术以及放化疗不成功的患者为医治目标,选用微创手术、中医中药和生物医治的医治手法,将中医与西医相结合,部分与全身辨证论治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在最大极限地维护机体正气(正常结构和功用)的前提下寻求效果。
“肿瘤绿色医治形式”的特点是:部分医治的微创化或无创化,全身医治的低害化或无害化,最大极限地维护人体结构和功用,有用消除肿瘤病灶,使医治具有可持续性、可重复性,表现了“低损害、易耐受、效果好”的绿色医治特征。这一疗法也契合中医传统理论,《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大毒看病,十去其六;常毒看病,十去其七;小毒看病,十去其八;无毒看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记载:“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多半而止,过者死。”中医看病并不着重“除恶务尽”,更重要的是要时间留意维护患者的“正气”。
东方医院肿瘤科将肿瘤的“绿色医治”分为“蛮横、王道、帝道”三个阶段。
榜首阶段——蛮横,即使用部分或全身医治,快速减小部分肿瘤负荷,下降部分邪气对人体正气的耗费。
第二阶段——王道,即使用中医药调度,扶正驱邪,改动人体正气与邪气的力气对比,使肿瘤患者取得较长的生计期和较好的生计质量。
第三阶段——帝道,即调整患者体质状况,改动患者内环境,使之不利于癌细胞的成长,防备复发,延年益寿。
左明焕教授从前手医治的一名中年女人右肺腺癌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之后患者坚持于该科住院及门诊诊治,不只取得了长达10年的生计期,日子质量亦得到了确保。患者的整个医治进程很好地表现了“绿色医治”这一医治形式。医治前期予以放化疗医治,部分缩小肿瘤,临床点评PR,正是“蛮横”的表现。
对此左明焕教授解析说:“‘蛮横要求咱们集中力气敏捷冲击肿瘤邪气,消减力气。但现在放化疗技能为了到达消瘤的意图,往往损害机体正气,呈现各式各样的不良反响。因而,结合中医药医治,扶正驱邪,使患者在延伸生计期的一起确保生计质量,此即‘王道之法。最终阶段是‘帝道——经过引导患者改动日子办法或许口服中药汤剂调整体质,改动肿瘤成长的微环境,使之不利于癌细胞的成长,防备肿瘤复发搬运。患者10年的生计期和较高的日子质量,都离不开肿瘤的‘绿色医治形式。”
着重情志在肿瘤
医治进程中的效果
左明焕教授以为,任何一种疾病的发作,都不是单一病因引起的,而每种病因又有若干的影响要素。比方,情志要素在肿瘤的发作进程中即起着很重要的效果,并且与肿瘤开展、预后的联系十分亲近。
统计数字标明,许多肿瘤患者在发病前都有过长时间的情志反常或严重的精力冲击。其间对亲人爱情损失占榜首位,比方丧偶、离婚、子女及爸爸妈妈的逝世或离婚,其次是一些环境改动,比方工作压力增大、人际联系严重、下岗或退休等。临床上咱们发现:胃癌、食管癌、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及乳腺癌等患者,患病前遭受负性日子冲击的份额更高一些。
左明焕教授表明,中医病因学理论很重视情志要素,特别内伤病,情志要素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七情所伤,特别是长时间的郁闷、恼怒,与各种肿瘤的发作、开展有着显着的内在联系。中医典籍《灵枢·五变》中榜首次提出了“积累”之名,并以为“内伤于忧怒,……而积累成矣”。《外科正宗》言:“郁闷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故而气血壅滞、痰结毒聚,而成癌肿。
机体的细胞间、安排间、某些器官与周围环境之间时间进行着“信息沟通”。机体在承受最适信息时,生理活动处于最佳状况,能够按捺肿瘤的发作;而信息低负荷或极点负荷的成果,将会使人体内环境发作紊乱,并有可能导致肿瘤的发作。咱们都有过这样的阅历,比方气愤、着急上火后呈现嗓子疼,或肝区疼、胃疼;比方每次遇到考试、面试等状况时就腹泻等。这些都是心情影响了正常的生理功用引起的。从临床调查来看,在肿瘤患者的性格特点中,内向、内心世界丰厚、灵敏,心高气傲者或性情急躁易怒者较多,也正是这些人受心情的影响更大。
现代人日子节奏快,压力大,竞赛知道强,攀比心思重;并且社会物质日子飞速开展,社会距离正在加大,肯定的公正是不存在的,致使许多人常常处在焦虑、郁闷之中。反常的情志活动可经过神经—内分泌功用的紊乱和机体免疫功用的下降而促进肿瘤的发作或恶化,而活跃的情志活动则能防备肿瘤的发作或延伸肿瘤患者的生命。所以人们要学会及时整理心情,运动、谈天、听音乐、晒太阳都能够减压,必要时能够服用药物。中药对调度人的脏腑功用、缓解严重心情、解郁安神、除烦等均有较好的效果,如柴胡、青皮、郁金、百合等中药。
左明焕教授进一步解析说,心情是指伴跟着认知和知道进程,人们发作的对外界事物心情的体会,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求之间联系的反响,是以个别需求为中介的一种心思活动。所以面临相同的状况,每个人的反响会有很大不同,这与每个人的日子阅历、性格特点、感知程度、受教育程度等有关。心情状况能够经过学习,对事物加深知道,或经过必要的心思医治、乃至药物医治而改动。需求指出的是,家人的关怀、医护人员的耐性,也会对患者的心思恢复起到活跃效果。这些要素,更应该引起医师、护理、家人以及患者的满足重视。
鉴于上述原因,左明焕教授在为患者诊治时,十分重视对患者心思的劝导。她指出:“从心思学上讲,人有各种标签,但每种标签都有显性和隐性的时分。癌症患者在癌症人群中,癌症这个标签就成了隐性,所以咱们鼓舞患者参加一些癌症沙龙、癌症患者之家等社会活动。患者在活动训练的时分,假如完全忘却了自己‘癌症的标签,心思放松,就会对疾病的恢复医治大有裨益。”
不行忽视饮食要素的重要性
在采访中左明焕教授还表明,现代社会肿瘤高发,一方面是因为现代人日子压力大,精力严重;另一方面是因为暴饮暴食、养分过剩而导致的。现代社会处于物质极其丰厚的状况,大多数人的饮食结构从以米面粮食、蔬菜类为主,向以肉类海鲜、水果类为主改变,然后引起“养分过剩”。所谓养分过剩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指经过对个人的消化才能与进食状况的比较而言。有的患者病后急于添加养分,吃得过好、过多,这无疑是过剩的;另一种状况是脾胃消化功用弱的患者,吃得相对较好、相对较多,也构成相对过剩。
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食管癌、宫颈癌、肺鳞癌等发病率较高,这些都与一些缓慢炎症、养分不良等有关。跟着社会经济的开展,日子日益充足,肿瘤发病率不断上升的是肠癌、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肺腺癌等。现代研讨证明,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与结肠癌联系亲近,高脂肪、高动物蛋白类饮食与胰腺癌的发作亲近相关。
据此左明焕教授以为,关于这类患者,从防备肿瘤或防备肿瘤复发视点,饮食操控是最首要的一点。饮食习气要一点一点地改进,习气是铢积寸累构成的。好东西能够吃,但要一点点加量,逐步习气,恰到好处,使食进的东西与人的消化才能相匹配;另一方面是健脾胃,助其辨明泌浊、运化水湿、通腑排毒;这也是对肿瘤患者重视健脾消导、重视腑气晓畅的原因地点。在医治中,左明焕教授重视对脾胃功用的调护,常加用健脾行滞化瘀之品,加黄芪、茯苓、白术、焦神曲等,正所谓“脾胃键,阴浊祛”。
采访到最终左教授还指出,尽管当今科学技能开展一日千里,近年来针对肿瘤的各种医治手法也都有必定的开展,但打败肿瘤仍是需求坚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早发现,早医治的理念。左明焕教授在临证时常常对患者说,“身体总比脑袋聪明”,得了病终归是自己什么地方做的不对。比方说有人是爱钻牛角尖、长时间郁闷;有人常常熬夜、作息不规则;有人喜爱喝酒、暴饮暴食;有人不爱运动等。不要总以为这些日子习气没什么,身体的不舒服就是在宣布正告,得场病就要学聪明些,改掉自己的坏习气,健康的日子办法、调和的人际联系才是咱们打败肿瘤的不贰法宝,所以古人总结说:“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专家简介
左明焕,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我国医療保健国际沟通促进会中医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我国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我国晚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医治协同立异中心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管理局“3+3”名老中医王沛教授工作站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成果推行项目推行专家、《现代中医临床》杂志编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能奖赏评定专家。从事肿瘤内科医疗、教育、科研工作近30年。拿手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研讨;特别拿手中西医结合医治胃癌、大肠癌、食管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妇科肿瘤、淋巴瘤、鼻咽癌等;长于选用中医中药多途径、中医内外治法结合医治肿瘤及其并发症,如中药部分消瘤,中药外治医治恶性胸腹水、癌性痛苦,肿瘤术后放化疗后胃肠功用紊乱、骨髓按捺、口腔溃疡、手足归纳征等;长于中药调度肿瘤患者体质、避免复发搬运。掌管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科研主干参加了国家“九·五”严重科技方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十余项科研课题的研讨工作;2004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研制新药1项,宣布学术论文40余篇,其间SCI录入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