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的成效与效果:
江茜芸
摘要:意图评论吴茱萸涌泉穴贴敷联合耳穴埋豆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办法将 66 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调查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施行惯例药物医治,调查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行吴茱萸涌泉穴贴敷联合耳穴埋豆中医护理技能,7d 为 1个阶段,3个阶段后比较 2组临床作用。成果调查组有用率为 93.94%,显着高于对照组的 75.76%。定论在高血压患者医治中运用吴茱萸涌泉穴贴敷联合耳穴埋豆,能显着增强降压作用,且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行。
关键词:吴茱萸;涌泉穴贴敷;耳穴埋豆;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1-0069-02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也是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导致人类逝世的常见疾病的重要风险要素[1]。临床上关于高血压的操控多选用药物医治,但有时会呈现因药物依从性差或其他原因导致降压作用不抱负或动摇起伏较大。本科在惯例运用降压药物医治的基础上选用吴茱萸涌泉穴贴敷联合耳穴埋豆办法辅佐医治,取得了显著作用,现报导如下。
1临床材料
1.1归入规范(1)高血压确诊契合2005年《我国高血压防治攻略》的确诊规范[2],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 mmHg或舒张压90-99 mmHg;2 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 mmHg或舒张压100-109 mmHg。(2)未服用或服用一种以下降高血压药物。(3)无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病变。(4)认识清楚,合作医治。
1.2一般材料选取本科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颈肩腰腿痛患者中,确诊为高血压病患者66例,其间男32例,女34例;年纪45岁~76岁;病程2~15 a。将契合归入规范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医治组和对照组各33例,2组患者在年纪、性别、病程、病况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办法
2组患者均给予惯例降压药物医治,并予健康教育辅导:清淡低盐低脂饮食,确保足够睡觉,恰当运动,坚持情绪稳定,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调查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以下2种中医护理操作技能。
2.1吴茱萸涌泉穴贴敷运用温水浸泡双足20 mim后擦干,将6 g吴茱萸研成细末,用醋调匀似糊状,置于医用敷贴上制成药贴,贴敷于双足心涌泉穴上即足底前 1/3 处的凹陷处固定,每次贴敷6~8 h,最好在晚间睡前贴敷晨起洗净。每日换药1次,7 d为1阶段,连用3个阶段。用药期间调查部分及全身状况,敷药后若部分呈现红疹、瘙痒或水疱等过敏现象时,及时停用并给予相应处理。
2.2辨证选穴耳穴埋豆(1)耳穴主穴:降压沟、耳尖、交感、神门、皮质下、肝。配穴:怒火亢盛者加结节、角窝上;阴虚阳亢者加肾、心;痰湿壅盛者加脾、胃;阴阳两虚者加心、肾;属混合型者参照各型遵医嘱选取耳穴。(2)耳穴贴压办法:耳郭惯例消毒,然后用镊子将粘有1粒王不留行籽的方形小胶布,对准用探针定准的耳穴。紧贴后,稍用力按压顷刻,按压办法视虚实证型之不同而有轻重之分。一般挑选 5~7个穴道。贴压耳穴后,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耳穴3~5 次,每次约3~5 min。耳穴隔日互换1次,两耳替换进行。 7 d为 1个阶段,医治3个阶段。每日定时刻、定体位、定血压计监测血压改变状况并详细记载。
3成果
3.1调查目标血压点评:别离于医治前和医治3周后上午8-10时默坐15 min后,用水银柱式血压计取座位测右上臂肱动脉血压2次,取其平均值。
3.2作用规范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讨辅导准则》中高血压病的作用断定规范[3]。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或以上,并到达正惯例模;或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 mmHg或以上,须具有其间1项。有用:舒张压下降不及10 mmHg,但到达正惯例模;或下降10~19 mmHg,但未到达正惯例模;或收缩压较医治前下降30 mmHg以上,须具有其间1项。无效:未到达上述规范。
3.3医治成果见表1。
表1 2组临床作用比较n(%)
组别n显效有用无效总有用/%调查组331516293.94*对照组331114875.76
4评论
中医学以为,高血压首要由阴阳平衡失调所造成的,病位首要在肝及肾,以肝旺肾虚多见。因而中医医治高血压首要是以滋阴潜阳,滋补肝肾为主。内病外治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讨中显现,调查组总有用率93.94%,优于对照组75.76%;阐明调查组作用显着好于对照组,吴茱萸涌泉穴贴敷联合耳穴埋豆医治高血压患者能显着改进血压,降压作用好。中医的外治法对医治高血压病也相同颇有作用。
中药穴道贴敷疗法是中医医治疾病的一种外治办法,在中医整体观念辅导下使用药物的透皮吸收,影响穴道,能够改进人体阴阳平衡,起到医治疾病的作用,然后干涉高血压。吴茱萸属辛热之品,功用散寒止痛、疏肝理气、燥湿解郁、温中止泻,在外治法中运用颇广,不只用于寒证,也可用于某些热证[4]。醋调吴茱萸以其酸收之性限制吴茱萸的辛散而增强作用。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起点,它连通肾经体内体表的经脉,《黄帝内经》记载:“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中医以为该穴可医治头痛、头昏、失眠、目眩、晕厥等。以吴茱萸加醋外敷涌泉穴,即可起到疏肝平肝,调补肾气,平衡阴阳之功。耳为人体经脉经过,会集,停止的重要场所,耳与经络,脏腑之间有着适当亲近的联络。耳穴贴压能够经过调理脏腑经络气血平衡,促进大脑皮层的功用快速康复正常,归纳医治不协调的神经,体液,血管机能,然后到达降压作用。
吴茱萸涌泉穴贴敷联合耳穴埋豆详细运用在轻中度高血压病方面,具有降压作用好,简便易行的长处,并减少了惯例降压药物的剂量和品种,进而减轻了药物的不良反应。一起具有简、便、验、廉等优势,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值得进行临床推行。
参考文献:
[1]马山珊,郑红薇,王蓓.高血压患者药物医治依从性的影响要素[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63-365.
[2]我国高血压防治攻略修订委员会.我国高血压防治攻略(2005年修订版)[M].北京:公民卫生出版社,2006.
[3]中华公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讨辅导准则[S].北京:我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
[4]孙玉芝.吴茱萸贴敷涌泉穴临床运用概述[J].中医外治杂志2009,19(2):30-32.
(收稿日期:2016-07-18)艾滋病,可控,可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