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药文明的含义 中医药文明传承与中医药人才培养
葛飞+朱其林+周建军+徐凯
[摘要] 中医药文明作为我国传统文明的珍宝,其蕴涵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及人文精力彰显出中医药的共同魅力,是招引中医药人才的重要因素,而中医药文明的传承和开展又必定离不开中医药人才的力气。从国家对中医药文明建造和传承的注重扶持以及中医药人才储藏培育现状着手,讨论怎么故中医药文明招引中医药人才,以及怎么故中医药人才培育推进中医药文明开展。
[要害词] 中医药文明;传承;人才培育
[中图分类号] R2-0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c)-0150-03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and talent training of Chinese medicine
GE Fei1 ZHU Qi-lin1 ZHOU Jian-jun1 XU Kai2
1.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Haian County of Jiangsu Province,Haian 226600,China;2.Department of Medical Affairs,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of TCM,Nanjing 210029,China
[Abstract] As a treasu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he concept of value,ethics and humanism of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reflects the unique charm of Chinese medicine.I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attracting talents of Chinese medicine,and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can not develop without the power of the tal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author starts from the state support for the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then talks about how to attract more talents of Chinese medicine to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and how to lead professionals of Chinese medicine to develop the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Inheritance;Talent training
中医药文明是中华民族优异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作开展过程中的精力财富和物质形状,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知道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维和办法系统,是中医药效劳的内在精力和思维根底。中医药文明博学多才,中医药文明的开展必将招引更多的优异医药人才,但毫无疑问的是中医药文明的传承离不开中医药人才的力气。
1 中医药文明概念及其建造和传承
何谓中医药文明?初次清晰中医药文明的意义是在2005年8月举行的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明研讨会上:中医药文明是中华民族优异传统文明中表现中医药实质与特征的精力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中医文明仅指与中医学科相关的常识“理论”技术和医疗实践活动,广义的中医文明涵盖了整个中医学科系统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各种文明方法和文明活动[1]。
国家十分注重中医药文明建造作业,近年来国家中医药局连续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明建造的辅导定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明建造攻略》等相关文件。我国在2008年10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送了“非物质文明遗产代表作”项目,2010年针灸首先申遗成功。由此可见,国家对中医药文明传承是非常注重的,而中医药也正逐渐取得国际的认可。
2 中医药人才储藏和培育现状
近年来,跟着党和政府对中医药作业注重程度的不断进步以及对中医药作业投入的不断添加,各级中医院得到了长足开展,效劳才能不断进步,中医药人员的数量不断添加,在中医药作业的开展中发挥了重要效果。可是,在开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中医药人员配备不合理,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份额偏低,有些乃至继续减小,部分中医医院领导班子、临床科室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中医药根底单薄,这现已成为阻止中医药作业开展的重要因素。
跟着高等院校的扩招,中医药毕业生的学历越来越高,但优异中医药人才却是百里挑一[2-6]。现在中医药人才培育教育存在不少问题,许多中医药院校教学内容西化,中医药根底教育单薄,导致培育出一些“不中不西”的中西医结合学生,中医根底不牢、西医技术不精,有些中医药研讨生到医院作业后实践着手才能极差,还不如一些本科生,却又不愿谦虚向学历比他们低的上级医师讨教学习。中医药院校应当使用中医药文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在增强中医药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开展中医药的信仰;要充分运用中医药文明的“仁术”思维,培育中医药学生崇高的职业道德;要借用中医药文明共同的思维方法,协助中医药学生建立结实的专业思维[7]。
3 怎么故中医药文明招引中医药人才
在当今中医药作业人员收入不高、又难以享用国家法定假期的局势下,中医药人才的引入培育当然要靠国家方针的引导和扶持,但更离不开中医药文明本身的魅力和影响力。怎么实在进步中医药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要害要靠中医药的效果和对中医药文明的宣扬。虽然长期以来国内外对中医药的质疑声不断,但更多的人开端从头审视中医药,“非典”期间广东省中医院用中医药抗击“非典”取得了世人注目的成效,这是对排挤中医者最有力的反击。原卫生部在抗击“非典”“禽流感”的国家医治计划中加入了中医药内容,充分表现了国家层面上对中医药的认可。要深化广泛开展中医药常识和中医药理念宣扬,中医院的一切员工及其亲属应充任中医药文明的榜首宣扬员,而不是身在中医院却排挤中医药、抵毁中医药。中心、湖南等电视台拓荒的中医摄生专栏收视率居高不下,一些摄生书本热销不衰,在大众中掀起一股社会摄生热潮,从旁边面表现出大众对中医药保健的需求和追捧。“摄生热”之所以能够在当今社会悄然兴起,其底子原因在于中医药长久以来在民间具有深度的大众根底,以及人民大众对身心健康寻求的日益激烈和对绿色保健医治的无限神往[8]。
作为东方文明珍宝的中医药文明正在招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近年来华学习中医药的国家和留学生数量逐年添加,从开端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华人散布较多的亚洲国家,到现在的欧美等西方国家,现在中医药的影响现已广泛国际各地。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接纳的留学生国别已扩展到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国家留学生基金委计算,现在在华留学生最多的10个学科中,中医药专业位居第2,仅次于汉语言专业,而在来华承受自然科学专业教育的留学生中,中医药专业留学生人数则稳居第1位[9]。中医药文明不只蕴含着丰厚的中医药文明常识,并且承载着深沉的东方传统文明内在,是外国留学生学习中医药常识的条件和桥梁,他们假如不了解和酷爱中医药文明,就不会来到我国,更不或许学好中医药常识。换言之,无论是中医药学生仍是西医学生,要想学好中医药,也应该了解和酷爱中医药文明,这是学好中医药常识的条件和根底。
endprint
4 怎么故中医药人才培育推进中医药文明开展
文明的传承、开展离不开人,中医药文明的发扬承继当然离不开中医药人才本身的尽力。借用南京中医药大学王旭东教授关于中医系统中“中医文献”和“中医学系统”的比方,假如中医学系统是一棵大树,那么中医文献就是这棵大树的根,而中医药文明,则是这棵大树周围的空气、水和土壤,是润泽、哺育、打扮这棵大树的,中医药文明要靠中医药人才吸收和运送养分,中医药文明的环境、空气反过来能够影响整个大树的生长和强大[10]。当时,加强中医医院的建造办理和人员配备,为中医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和效果奠定人才队伍根底,是复兴中医药作业开展、发挥中医药特征优势、传承中医药文明的底子保证。各级中医院要在添加中医药人才招聘引入份额的一起,大力开展各种方法的西学中训练,不断丰厚中医药学习内容并使用于临床实践。要积极开展中医药适合技术训练,把中医药常识和理论带向底层医疗机构,让底层医务人员成为中医药常识和文明的使用者和传达者。
古往今来,名医都是中医药文明的最佳传承人,中医药有着悠长的师承带教传统,而中医传统师承带教首先是医德文明的传承,中医讲究的是“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谐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做医先做人,行医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老一辈中医人用崇高的医德和精深的医术谋福了一方大众,也熏陶了一代代中医人,使得中医药文明得以传承和发扬。越来越多的西医师参加了西学中训练或报考中医药院校研讨生,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端关怀中医药、学习中医药,中医药人才队伍日渐强大,必将对中医药文明传承和发扬光大发挥生力军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亚斌,蔡子鹤.中医文明与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J].医学与社会,2010,23(10):100-101.
[2]郑晓红.当时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培育的考虑[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184-186.
[3]郭子华,翟双庆,季伟萍,等.现行中医药人才培育形式研讨[J].中医药导报,2007,13(4):1-4,15.
[4]付先军,王振国.中医思维形式在中医药院校非中医学专业人才培育过程中的效果和途径[J].中医教育,2010,29(4):15-18.
[5]王大壮,田侃.中医药师承教育人才培育形式讨论[J].我国卫生法制,2010,(6):41-44.
[6]龚晋文.中医药人才培育的几个要害问题[J].山西员工医学院学报,2011,21(1):89-90.
[7]张宗明,申宁.加强中医文明教育,进步大学生思维道德素质[J].医学与社会,2010,23(8):97-98.
[8]在世平,程传浩.中医文明传达与推行机制的考虑——试论“摄生热”布景下的中医文明建造[J].中医药办理杂志,2011,19(3):208-209.
[9]薄彤,张杰.中医文明在中医药对外教育中的效果[J].西部中医药,2011,24(8):57-59.
[10]张宗明.中医药文明遗产的维护、传承与开展——访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王旭东教授[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2):63-69.
(收稿日期:2014-02-10本文修改:袁成)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