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面桃花两相宜 药食两相宜的刺葱

点击:0时间:2025-01-28 22:52:28

王东梅

几天前在山城一家小饭店第一次吃到刺葱凉拌豆腐,十分冷艳,略呛的植物酸,稍稍粗纤的口感搭上清淡及绵密的豆腐,构成极度的比照,却又是互补完全不抵触。那盘刺葱豆腐立即被一群作家一网打尽,还追加一盘。

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到刺葱,以为是葱类,看店家门口种了一棵才知长得很像香椿,仅仅刺葱的枝叶茎上都长满了刺。关于这么令人垂涎的野菜,当然要了解。更令人讶异的是它就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食茱萸。这一身都是刺的植物,居然也让诗人拿来当挂念家人的借物,并且不只王维,杜甫在《九日蓝田崔氏庄》也说到“明日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按我国古人的习气,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戴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 “茱萸囊”),以示对亲朋好友的思念。

可是屈原却将茱萸当成恶草,就好像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茱萸的质量 “辛辣蜇口惨腹,使人有杀毅党然之状”,这大约就像屈原眼中的“恶草”吧。也由于 “恶”,“是故,古人悬其子于屋,辟鬼怪”。南朝时就有插茱萸辟邪的记载。晋周处在《风土记》中说:“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茱萸雅号辟邪翁”。也因而,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于每年九月九日,头插茱萸,饮菊花酒,食蓬饵,出游欢宴。

刺葱,又叫大叶刺葱、刺江某、刺葱、红刺葱、越椒、鸟不踏、毛越椒、茱萸、辣子、藙、樧、档子、艾子、红刺杉(葱)、刺桐、小满天星、椿叶花椒(广西植物名录)、樗叶花椒、满天星(江西)、刺椒(四川)、 食茱萸(台湾植物志)等。海拔低地及中高地森林中常可发现它的踪迹。

食茱萸自古以来即为入药植物,李时珍《本草纲目》言: “茱萸吴地者入药,故名吴茱萸。”在我国史料及中医著作中,有藙、樧、枣皮、药枣、蜀枣、蜀酸枣、魁实、石枣、鼠矢、鸡足、汤主、山萸肉、萸肉、肉枣等称号。古人现已知道到了茱萸的药用价值,并把它用于祭祀,还把它作为地方向朝廷进贡的贡品。我国古代许多医学名著,如晋代《神农本草经》、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以及《吴晋本草》、《健康记》、《图经本草》等,也都记载了茱萸的药用价值。

茱萸叶柄及心部常呈赤色,全株有刺又有香葱气味,也有人叫它 “红刺葱”;枝干上长满瘤刺,鸟儿都不敢休息,也叫鸟不踏。果实呈鲜赤色,看来十分可口,但味酸涩,性微温,据说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健胃壮阳等功能。

由于刺葱的香气,其嫩心叶或麦苗时期之稚嫩部分可食用,加上八成长在中低海拔,便成为山民的首要野菜。农民常将嫩叶放入汤中调味,其嫩叶与汤、猪肉或绿豆一同加少量调味煮。

刺葱香气浓郁,因而又与花椒、姜并列为三香。好吃却欠好“处理”;除了整株都是刺,连叶片中心也是刺,得用剪刀由叶子两边剪下要食用部分,去除中心叶脉中的一排刺。

刺葱首要是食用嫩叶,不管煎、煮、炒、炸或是凉拌、酿酒都十分合适,特别拿来煎蛋更是绝配,剁碎的刺葱叶香气十足,放入蛋液中拌匀煎成饼状,刺葱本来的辛呛味也因鸡蛋的参加多了蛋香和酥脆口感。将刺葱叶剪或切成细碎状,洒在京彩豆腐上, 淋上酱油后香气诱人、风味一绝。除了凉拌豆腐,也能够煎或焖卤豆腐,将刺葱叶及枝干与八角一块放入油中炒香,再参加豆腐、枸杞及酱油焖煮,上桌前记住取出带刺枝干。别的,将刺葱叶捣碎或用刀剁碎,参加酱油、醋、香油,用作吃白斩肉的沾酱,去油解腻,且别有风味。

国人有吃或不吃的食物,这是文明相对主义准则。我国云南的歌谣:“酸摆夷(傣味偏酸), 甜汉人,苦傈僳(傈僳菜偏苦),辣阿瓦,臭崩龙(德昂族旧称,指其口味喜发酵过)。”指的是不同族群有不同饮食习气,悲欢离合臭都有喜爱,就像野菜,就像刺葱,汉人曩昔是排挤,如今有不少人食用,尊重或融入,让各种饮食文明游走在不同族群、不同国家,让味蕾多一些测验,身心会更开阔。

修改/吕毅endprint

相关资讯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