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合肥爱尔眼科医院屈光诊疗科专家团队——辞镜迎新

点击:1011时间:2021-01-22 10:55:53

魏新吉

【摘要】 意图 调查孟鲁司特医治支气管哮喘对患者免疫反响的影响。办法 8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 随机分为惯例组和孟鲁司特组, 各42例。惯例组予以惯例医治, 孟鲁司特组于惯例组基础上予以孟鲁司特医治。比较两组患者医治前后临床症状改进状况、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成果。成果 惯例组医治前临床症状评分为(2.7±0.2)分;医治后为(0.9±0.2)分。孟鲁司特组患者医治前临床症状评分为(2.8±0.2)分;医治后为(0.4±0.2)分。两组患者医治后临床症状评分显着低于医治前(P<0.05);医治后惯例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高于孟鲁司特组(P<0.05)。惯例组患者医治前CD8+水平为(30.9±3.2)%、CD4+水平为(32.9±4.9)%、CD4+/CD8+为(1.1±0.2);医治后CD8+水平为(27.6±4.1)%、CD4+水平为(38.5±5.1)%、CD4+/CD8+为(1.4±0.2)。孟鲁司特组患者医治前CD8+水平为(31.1±3.2)%、CD4+水平为(32.9±5.0)%、CD4+/CD8+为(1.0±0.2);医治后CD8+水平为(23.4±3.7)%、CD4+水平为(43.2±5.0)%、CD4+/CD8+为(1.8±0.3)。两组患者医治后CD4+水平及CD4+/CD8+均显着高于医治前, CD8+水平显着低于医治前(P<0.05);医治后, 惯例组患者CD4+水平及CD4+/CD8+均低于孟鲁司特组, CD8+水平高于孟鲁司特组(P<0.05)。定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选用孟鲁司特医治, 可显着改进患者症状, 进步其免疫功用, 在临床医治中具有重要含义。

【关键词】 孟鲁司特;支气管哮喘;免疫反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5.114

支气管哮喘为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组分及细胞一起参加、诱发的缓慢炎症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较为杂乱, 发病率极高。相关研讨指出[1], 支气管哮喘与免疫反响密切相关, 多通过气管重塑阶段、缓慢过敏性炎症、致敏阶段。气道病变具有可逆性、重复发生性、弥漫性与长期性等特色。本研讨剖析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选用孟鲁司特医治, 对其免疫反响的影响, 成果如下。

1 材料与办法

1. 1 一般材料 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8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目标进行研讨, 其中男51例, 女33例, 平均年龄(41.4±7.9)岁。将患者随机分为惯例组和孟鲁司特组, 各42例。

1. 2 医治办法 惯例组予以惯例医治, 包含平喘、吸氧、抗感染、化痰等。孟鲁司特组于惯例组基础上予以孟鲁司特医治,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四川大冢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4828)1次/d , 10 mg/次。两组患者均接连医治2周。

1. 3 调查目标及断定规范 调查计算两组患者医治前后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症状评分, 未呈现胸闷、气喘等症状(0分);有细微喘鸣等症状呈现, 夜间哮喘症状呈现导致早醒或憋醒1次(1分);频频呈现哮喘症状, 夜间频频憋醒, 入眠连续(2分);哮喘症状重复发生, 夜间无法入眠(3分)。评价两组患者细胞免疫功用:医治前后别离于早晨收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 选用碱性磷酸酶法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CD8+、CD4+水平及CD4+/CD8+比值)。

1. 4 计算学办法 选用SPSS18.0计算学软件对数据进行计算剖析。计量材料以均数± 规范差( x-±s)表明, 选用t查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计算学含义。

2 成果

2. 1 两组医治前后症状改进状况比较 惯例组医治前临床症状评分为(2.7±0.2)分;医治后为(0.9±0.2)分。孟鲁司特组患者医治前临床症状评分为(2.8±0.2)分;医治后为(0.4±0.2)分。两组患者医治后临床症状评分显着低于医治前(P<0.05);医治后惯例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高于孟鲁司特组(P<0.05)。

2. 2 两组患者医治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成果比较 惯例组患者医治前CD8+水平为(30.9±3.2)%、CD4+水平为(32.9±4.9)%、CD4+/CD8+为(1.1±0.2);医治后CD8+水平为(27.6±4.1)%、CD4+水平为(38.5±5.1)%、CD4+/CD8+为(1.4±0.2)。孟鲁司特组患者医治前CD8+水平为(31.1±3.2)%、CD4+水平为(32.9±5.0)%、CD4+/CD8+为(1.0±0.2);医治后CD8+水平为(23.4±3.7)%、CD4+水平为(43.2±5.0)%、CD4+/CD8+为(1.8±0.3)。两组患者医治后CD4+水平及CD4+/CD8+均显着高于医治前, CD8+水平显着低于医治前(P<0.05);医治后, 惯例组患者CD4+水平及CD4+/CD8+均低于孟鲁司特组, CD8+水平高于孟鲁司特组(P<0.05)。

3 评论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缓慢疾病, 其病理生理特色主要为多种细胞、炎性介质参加的可逆性气道堵塞、气道高反响, 对患者肺功用形成严重影响, 下降肺通气功用, 进而呈现通气功用障碍[2]。白三烯为诱发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炎性介质, 其致病成分半胱氨酰白三烯存在于哮喘患者气道中, 可集合炎性细胞, 并与白三烯受体结合, 进而添加呼吸道血管通透性, 使支气管黏膜水肿、支气管平滑肌缩短, 引发各种哮喘症状。

孟鲁司特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是新式非甾体抗炎药, 可通过与半胱氨酰受体高效结合, 选择性下降白三烯多肽活性[3]。本研讨成果显现,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选用孟鲁司特医治, 可纠正其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 有用改进其免疫功用。孟鲁司特可抑制炎性细胞激活, 下降淋巴细胞发生介质量, 使T淋巴细胞亚群份额康复正常, 进步肌体细胞免疫力, 进而显着改进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用。

综上所述,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选用孟鲁司特医治, 可显着改进患者症状, 进步其免疫功用, 在临床医治中具有重要含义。

参考文献

[1] 苗青, 向莉. Th17细胞在支气管哮喘气道缓慢炎症中的效果及其分解调控机制研讨进展. 世界呼吸杂志, 2015, 35(7):532-536.

[2] 王展, 潘频华. 不同树突状细胞亚型在支气管哮喘中的效果. 世界呼吸杂志, 2015, 35(5):365-368.

[3] 扶红根, 雷后兴. 白介素-35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讨进展. 我国免疫学杂志, 2016, 21(1):123-126.

[收稿日期:2016-05-10]

相关资讯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