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热清注谢液说明书 病毒性肝炎使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西药医治的可行性剖析
冯海群
【摘要】 意图 探析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西药医治病毒性肝炎的临床作用。办法 9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 依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调查组, 各45例。对照组给予惯例西药医治, 调查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医治。对两组的肝纤维化、肝功能以及临床作用进行比较剖析。成果 医治前, 两组肝功能目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医治后, 调查组的临床作用、肝功能目标改进显着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定论 运用痰热清注射液和西药联合医治病毒性肝炎, 作用切当, 能改进肝功能和肝纤维化, 值得临床推行。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病毒性肝炎;临床作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4.134
病毒性肝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 在我国具有较高的感染率, 约3.2%, 因为该病具有病程长、传染性高级特色, 已成为比较严重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1]。当时临床上在医治病毒性肝炎时, 一般以惯例西药为主, 可是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作用。本文对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西药医治病毒性肝炎的临床作用进行了评论, 现陈述如下。
1 材料与办法
1. 1 一般材料 挑选2013年7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90例为研讨目标, 依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调查组, 每组45例。对照组中男27例, 女18例, 年纪20~65岁, 均匀年纪(37.4±15.0)岁, 病程6个月~22年, 均匀病程(10.2±5.1)年;调查组中男29例, 女16例, 年纪22~67岁, 均匀年纪(37.5±15.0)岁, 病程7个月~21年, 均匀病程(10.1±4.7)年。两组患者一般材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办法 对照组承受惯例西药医治, 包含门冬氨酸钾镁、18-α甘草酸二胺以及硫普罗宁等保肝医治。调查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医治, 20 ml痰热清注射液(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20030054, 规范1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 1次/d, 接连医治4周。
1. 3 调查目标 于医治前后别离检测患者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目标, 其间肝功能目标包含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以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而肝纤维化目标则包含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酶(HA)以及Ⅲ型前胶原(PCⅢ)。
1. 4 作用断定规范 显效:临床体征和症状根本消失, 且肝功能根本康复正常;有用:临床体征和症状显着改进, 且肝功能各项目标较医治前下降>50%;无效:肝功能、临床体征、症状无变化。总有用率=显功率+有用率。
1. 5 统计学办法 选用SPSS21.5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剖析。计量材料以均数±规范差( x-±s)表明, 选用t查验;计数材料以率(%)表明, 选用χ2查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2 成果
2. 1 两组临床作用比较 通过4周医治, 两组临床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医治前后肝功能目标比较 两组医治前肝功能目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医治后, 调查组肝功能目标改进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3 两组肝纤维化目标比较 两组医治后的肝纤维化目标改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见表3。
3 评论
中医学大将肝炎划分为“肝气郁结”“脾胃不好”“肋痛”或许“气滞”领域, 以为正气缺乏、湿阻热郁是该病的根本病机, 医治一般坚持退黄利湿、凉血祛瘀的根本原则。痰热清注射液作为一种中药制剂, 由山羊角、黄芩、连翘、熊胆粉以及金银花等多味中药构成, 方中的黄芩能够退黄、清热;山羊角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息风之成效;熊胆粉能够利胆、促进胆汁排泄, 诸药合用, 则能充分发挥平肝、清热、利湿、退黄、消炎之成效[2]。在本次研讨中, 调查组医治总有用率为95.56%, 显着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调查组的肝纤维化和肝功能目标改进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 阐明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西药医治病毒性肝炎作用显著, 与郜海生等[3]研讨报导根本共同。
综上所述, 痰热清注射液和西药联合医治病毒性肝炎, 不只作用切当, 还能改进肝功能和肝纤维化, 值得临床推行。
参考文献
[1]王戈.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西药医治病毒性肝炎作用调查.我国中医急症, 2012, 21(8):1344.
[2]过建春, 施军平, 陈群伟, 等. 痰热清注射液医治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作用调查.我国中医急症, 2006, 15(4):362-363.
[3]郜海生, 李光. 痰热清注射液医治病毒性乙型肝炎作用调查.临床医药实践, 2008, 35(13):446-447.
[收稿日期:2016-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