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秋天想要睡得好,做好这几点很重要

点击:2999时间:2025-09-23 18:29:39

夏去秋来,暑热已慢慢消退,气温变得温和宜人,既无盛夏的闷热难耐,也无寒冬的酷寒刺骨。本是一年中最舒服的时节,可不少人却发现自己反而睡不好了:明明很困却辗转难眠;睡着了也多梦易醒;清晨醒来依旧疲惫不堪……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从中医角度看,人体如同自然界的草木,需顺着四季更迭调整自身的节律。秋天睡不好,正是身体在提醒你:该跟着季节“调频”,让身心节奏与秋日节律同步了!

秋天为什么容易跟睡眠“作对”?

一、秋燥伤津,心神失养

“燥”为秋季主气,秋燥可分为温燥、凉燥,初秋多温燥,深秋多凉燥。无论哪种燥邪,核心特性都是“干涩伤津”,会耗损人体的津液(包括唾液、胃液、汗液等基础物质)。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气血津液是心神安宁的物质基础。秋季燥邪伤津,易生内热,扰动心神进而引发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睡眠问题,同时还会伴随口干、咽燥、皮肤干等燥象。

二、情志易忧,肝脾失调

秋季万物开始凋零,看到树叶掉落、花草枯萎的场景不少人会感到莫名的低落。中医说“秋应于肺,在志为忧”,这些萧瑟的场景很容易勾起悲伤,忧思的情绪,而情志变化也会影响脏腑功能,进而干扰睡眠。

一方面思伤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长期陷入思虑,会损伤脾胃功能,导致气血生成不足,心神失养,出现睡眠浅、醒后乏力的情况。另一方面“忧”的情志问题若持续不解,也容易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郁结,郁久化火,上扰心神,从而引发睡眠障碍、烦躁易怒等问题。

三、肺气不降,扰动心神

秋季五行属金,对应五脏中的肺。肺的主要功能是“宣发”和“肃降”,肺有宣有肃,才能保证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实现人体内外气体交换,同时让气血津液正常濡养全身脏腑。秋燥容易损伤肺阴,导致肺的肃降功能失常,肺气上逆,引发咳嗽、气短,同时扰动心神,使心神不宁,难以入睡。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秋天总觉得胸口有点闷,气不顺,最终影响睡眠的原因。

通络养生八字经教你跟着季节「调频」,拿捏好睡眠

秋季睡不好并非单一因素所致,实则是人体与自然节律暂失同步的信号。中医强调“天人相应”,就像自然界草木在秋季会“收敛”生长力,人体的气血、神志也需随之转向“内敛”“安宁”。

正如通络养生八字经中的静神理论所强调的,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唯有心神安定,才能实现“阳入于阴”的优质睡眠。因此,秋季有个好睡眠的核心,就在于顺应天时,主动“调频”,通过系统的静神之法,让身心节奏与季节同频。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食养润燥:以食滋阴,安养心神——饮食是滋养身体、安定神志的基础。秋季饮食应遵循“少辛增酸、滋阴润燥”的原则,多食用银耳、百合、山药等色白入肺的食材,它们既能润肺滋阴、缓解燥象,又能宁心安神;另外也可巧用养心安神食材,中医尤其看重酸枣仁的助眠功效,其性平,味甘、酸,归肝、胆、心经,有补肝宁心、敛汗生津之效,与秋季收敛的特性相合,平时可煮酸枣仁茶饮用,或将其捣碎后与小米同煮成粥。

现代研究也证实,酸枣仁中含有多种有助于镇静安神的成分,而其中改善睡眠的关键是酸枣仁油。以岭健康基于静神理论研发的晚必安酸枣仁油软胶囊,就是以酸枣仁油为主要原料,通过现代工艺将有效成分提炼,成为不少睡眠障碍人士改善睡眠的选择。复旦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也表明,酸枣仁油软胶囊具有延长慢波睡眠(深睡眠)的可靠效果。

情志调摄:疏解忧思,调畅气机——秋季需主动调节情绪,避免被悲秋情绪困住。主动向外疏解,多参与户外活动,如登高远眺、公园散步;或与朋友聊天,通过外界环境的调节和人际互动,疏解心中的低落、郁结情绪;坚持向内静神,每日早晚各进行5-10分钟的深呼吸练习,在平坐或平卧时,双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慢慢鼓起,呼气时腹部慢慢收缩,调畅气机,实现精神内守。

起居有常:顺时作息,助阳入阴——《黄帝内经》中说到,秋三月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建议不晚于23点)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建议清晨6-7点)以助肺气之舒展。避免熬夜刷手机、追剧等过度消耗心神的行为,可以通过听舒缓音乐等方式让心神逐渐平静,为入睡做准备。

秋季睡不好,不是身体的“矫情”,而是自然节律在提醒我们:该停下匆忙的脚步,与秋日的收敛步调同频了。让我们将这份静神助眠的方法融入金秋日常,接住每一夜好眠。

标签: 品牌动态
相关资讯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