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漫画闯江湖 郑民华 小切口里闯出大江湖
余运西
郑民华有许多“昂首”。从医院到校园,从国内到国际,这些年他取得了不少荣誉。但他最喜欢的,仍是被称做“郑医师”。
最初挑选读医,是因为看了电影《无影灯下颂银针》后,对医院有一种猎奇,就想去做医师。1986年顺顺当当从上海第二医学院法文班结业后,在法国的工作经历,又坚决了他做医师的志趣。“法国医师的位置十分高,患者见到医师总是先鞠一躬或是打声招待。这种受敬重的感觉我曾经好像没有得到过,所以心里感觉是很棒的。”就是这么一种情结,让他在从医这条并不平整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日。
人们印象中,外科手术往往和“开膛剖肚”“刀光剑影”等联络在一起。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隶属瑞金医院副院长、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郑民华寻求的是,伤口少一点、再少一点。在一个个小切断里,他闯出了微创外科手术展开的大江湖。
发明一个又一个“榜首”
“腹腔镜嘛,就是回家有大门不走,偏要爬窗户!”在这样的戏弄声中,1989年,郑民华成为榜首个把握腹腔镜手术的我国人。学成回国的他,面临的不光是自食其力的艰苦,还有人们对腹腔镜的不熟悉、不理解甚至质疑。要器械,没有,所以他搜集起一套其他医院不要的、由国外慈悲安排捐献的手术器械;发文章,遭受退稿,一些专业杂志将微创视作“虫篆之技”不加注重……困难面前,郑民华坚持着自己的根究,用事实证明着,腹腔镜是外科展开的必然趋势。
为了削减患者或许遭受的手术伤口,郑民华还要尽力把腹腔镜技能向全国推行。在院内,他向妇产科、泌尿外科、胸外科遍及腹腔镜技能;在院外,他一个一个城市地宣讲、演示,让外科医师都了解、都认可、都会做。2001年,他经过层层打擂,取得上海市政府的大力赞助,将上海瑞金医院微创外科建设成为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
凭着这样一股子实干精神,郑民华发明了我国微创外科史上一个又一个“榜首”。上世纪90年代,腹腔镜显示器还停留在VCD画质的分辨率,手术器械仅有电钩电凝,腹腔镜技能还仅仅在医治良性疾病,如胆囊切除方面有所展开。但就在1993年,郑民华施行了国内首例腹腔镜直肠癌彻底治愈术,率先将我国的微创外科从良性疾病推进到恶性肿瘤范畴。两年前,承受手术的这位患者前来看望郑民华。当她双手哆嗦着捧出被她收藏了22年的出院小结时,在场的郑民华的学生们一个个都被震慑了。微创外科的臧潞慨叹地说:“这一幕让我觉得,做医师再苦再累,都值了。”
2004年,郑民华完成了我国榜首例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是外科最大的手术之一,手术历时5个半小时,出血量仅50毫升,患者20天后顺畅出院。其时,全国际展开同类手术尚缺乏百例。2007年,郑民华再次打破医学禁区,为罹患胃癌和直肠癌的患者经过一次手术一起处理了两处消化道原发性恶性肿瘤,并宣布了国际首例报导。
2012年,3D影院在社会上流行,郑民华也为自己的微创手术加上一副3D眼镜,施行了国内首例3D腹腔镜直肠癌彻底治愈术。这当然不是哗众取宠。郑民华说,3D手术康复了天然视觉的优势,能够最大极限地削减意外损害血管的危险,使医师别离血管、肠壁甚至操作体内缝合时愈加称心如意,也有助于更为洁净地打扫淋巴,削减各过程所需时刻,为完成杂乱程度更高的手术供给硬件预备。
在郑民华看来,一往无前,敢为人先,秉持的都是同一个方针:让患者少遭罪。在这一思路的贯穿下,单孔手术、腹腔镜与内镜联合手术等一系列新技能的运用让外科手术更为精准。
从不知“微创”为何物,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为首选术式;从质疑恶性肿瘤微创手术彻底治愈的作用,到外科手术的“微创份额”成为衡量学科先进性的客观目标。郑民华引领我国微创外科界,拟定我国标准,标准手术,削减伤口,谋福患者。2009年,他当选为亚洲腹腔镜与内镜外科主席,榜初次在我国成功主办亚太年会。上一年,郑民华代表我国,成功申办了2016年国际内镜外科大会。这个国际微创外科的奥林匹克盛会初次花落我国,表现的是我国微创外科的实力。
疑问重症患者的“终点站”
现代社会,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显着,医院里的高龄患者也越来越多。一些白叟因开腹手术危险大,自动要求做腹腔镜。但高龄加上根底疾病多,也意味着巨大的危险。常常遇到这样的患者,郑民华总不忍回绝。一方面,他觉得晚年患者体质弱,承受微创手术无疑更好;另一方面,为患者勇冒危险,是医师的根本担任。在他看来,当技能展开到必定程度,假如还坐在现有成果上面求“跑量”,技能创新就会失掉动能。只要勇于应战危重病例,技能才干前进。这些年,他收治了许多疑问杂症患者,上海瑞金医院也因而成为患者口口相传的“终点站医院”。这是一份信赖,更是一种鞭笞。
陈先生年幼时因坠楼导致体外伤,迫于经济条件未及时承受医治,后来脊柱变形了,拱起的腰背部宛如龙虾一般,身体血管及脏器安排的生理解剖结构与常人不完全相同。在一次体检中发现左半结肠肿瘤后,陈先生先后奔波于各大医院的消化内科、普外科等。本来很往常的一台手术,却因为陈先生的体型差异而变得极为特别。他无法正常平卧,剑突与耻骨的间隔只要常人的三分之一,手术探查操作空间很小,大大增加了手术的危险。他因而屡次遭受闭门羹,终究才来到郑民华面前。
本年7月13日,上海瑞金医院的专家团队在郑民华的带领下,进行了具体缜密的评论,制作了多套手术计划,经胃肠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与手术室等多方协作,成功为陈先生完成了腹腔镜下左半结肠肿瘤切除术。手术中,泌尿外科为患者插上“九曲桥”式的特别输尿管;手术室护理加垫了三个海绵枕,耗时1个小时才摆正体位;麻醉科采用了喉罩,替代传统插管的麻醉方法。4个科室联合参加,各司其职精心合作,终究花了两个小时,顺畅将陈先生的肿瘤准确移除。
还有一位71岁的老先生黑便一年多,在多家医院重复查看胃镜、腸镜、印象学摄片等,都没能发现病因。经双气囊小肠镜查看后,仍未找到显着病灶。长时间失血使他的贫血症状越来越重,元凶巨恶究竟是谁?假如依照传统做法,只能剖腹查看了,但这对一个长时间贫血的白叟而言,实在是对生命的应战。此刻,微创就有了用武之地。郑民华的团队在白叟腹部开了三个直径0.5厘米到1.0厘米的小孔,运用腹腔镜技能对患者腹腔进行探查,查出病灶是坐落小肠肠腔外的一枚间质肿瘤。再在腹部做一个4厘米的小切断,将病灶拖出腹腔外切除。手术耗时约60分钟,白叟术后第二天就坐在了床沿,一周后康复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