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静脉化疗的护理 PICC与外周静脉置管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作用比较
刘建利等
[摘要] 意图 讨论经外周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使用作用。 办法 选取本院肿瘤科2013年10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5例恶性肿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ICC置管组53例,外周静脉置管组52例。调查两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保存时刻及化疗药物影响所造成的外渗及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作率。 成果 PICC置管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4.3%(50/53),外周静脉置管组为82.7%(43/5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PICC置管组的置管保存时刻为(112.57±6.91)d,善于外周静脉置管组的(1.7±1.1)d (P<0.01);PICC置管组的化疗药物影响所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外渗及静脉炎发作率为0,外周静脉置管组为48.1%(25/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1)。 定论 PICC置管安全可靠,可进步护理质量,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较为抱负的静脉途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PICC;外周静脉置管;肿瘤;化疗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8(a)-0180-03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恶性肿瘤医治不行短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重复周期性的化疗对血管危害较大,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可致使血管多处阻塞,简单引起静脉炎和药物外渗,给肿瘤患者带来损害和苦楚,因而针对肿瘤患者化疗的输液办法评价及挑选是肿瘤科护理工作中的要点之一[1-2]。正确的挑选不仅可确保化疗周期性发展和化疗作用,还能减轻患者的苦楚,削减医患对立的发作[3-4]。现在,临床上首选经外周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给药[5-6],但外周静脉给药仍是较常用的给药途径,为了进一步讨论PICC置管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使用优势,将本院肿瘤科别离选用PICC置管和静脉置管穿刺途径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作用比较,现报导如下。
1 材料与办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本院肿瘤科2013年10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5例恶性肿瘤患者,其间男49例,女56例;年纪19~77岁,均匀(57.45±6.12)岁;其间肺癌32例,直肠癌27例,乳腺癌15例,胃癌10例,子宫癌8例,淋巴瘤8例,骨肉瘤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PICC置管组(n=53)、外周静脉置管组(n=52)。一切当选患者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查看确诊,血惯例、肝功能、心电图正常。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均匀年纪、恶性肿瘤类型等临床材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置管过程
1.2.1 操作前预备
化疗前完善惯例查看,由护理向患者及家族行化疗常识宣教,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PICC穿刺前对患者及家族解说意图,操作大约流程和或许呈现的并发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患者进行心思护理,消除其过火严重心情。PICC置管材料为巴德三向瓣膜式4 Fr导管,长度为60 cm。穿刺时挑选上肢较粗直的静脉,首选贵要静脉,次选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本次研讨组PICC置管患者均置管于左右贵要静脉,乳腺癌患者避穿刺患侧肢体。外周静脉置管置于左右手背或左右侧上肢浅表静脉穿刺置管,留置针原料为威高尚瑞公司出产的留置针,类型24G×19 mm/Z-G。
1.2.2 操作办法
1.2.2.1 PICC置管 断定静脉和插管穿刺点,丈量患者插管部位到上腔静脉的长度,患者臂与穿刺点成90°角,丈量至穿刺点至胸锁关节今后向下至第3肋间。皮肤消毒,戴无菌手套,患者臂下铺无菌医治巾,以穿刺点为中心,碘伏棉球螺旋式消毒上下各10 cm左右到臂缘,消毒3次。替换无菌手套,铺无菌医治巾,用生理盐水预冲导管、连接器、肝素帽及穿刺针,导管侵入生理盐水中。铺无菌孔巾,露出预订穿刺部位,由帮手在间隔预订穿刺点12 cm左右扎止血带,以充盈血管。替换针套,穿刺静脉,见回血,向前推动插管鞘,使之进入血管。将导管刺进插管鞘,缓慢推动导管至所需长度。回撤插管鞘,注入生理盐水,患者诉无不适,再次消毒穿刺点以10 cm×12 cm的3M无菌通明敷贴固定,弹力纱带加压包扎穿刺点,松紧适合。做胸部X线查看承认导管到达抱负的上腔静脉预订方位,才可进行输液或化疗。
1.2.2.2 外周静脉置管 挑选手背或前臂弹性好、粗直、易于固定、活动便利的浅静脉。惯例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绷紧穿刺点远端皮肤使静脉固定,操作者手持穿刺针与皮肤呈15°~30°,针尖斜面朝上从血管上方穿刺进针,见回血后,下降持针视点,将软管送入静脉内,一起退出针芯,再次消毒穿刺点后用6 cm×7 cm的3M无菌通明敷贴固定。选用4 ml肝素生理盐水溶液(浓度为12.5 U/ml)封管。
1.3 调查目标
两种置管办法的穿刺成功率,记载两组的置管保存时刻,静脉炎及药物外渗的发作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材料选用t查验,计数材料选用χ2查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含义。
2 成果
2.1 两组置管穿刺成功率的比较
PICC置管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4.3%(50/53),3例失利后进行外周静脉置管。外周静脉置管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82.7%(43/52),其他9例承受再次或屡次置管。两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两组均未发作穿刺所造成的穿刺部位血肿、空气栓塞等相关并发症。
2.2 两组置管保存时刻的比较
PICC置管组的置管保存时刻为11~286 d,均匀(112.57±6.91)d,其间有31例患者经管静脉化疗共58个阶段,13例患者因病况发展逝世后拔管。外周静脉置管留管时刻1~5 d,均匀(1.7±1.1)d,两组的置管保存时刻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