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腔京调 京腔京调,唱响晚年乐
陈玲
“为百姓顾不得,池田沼地烟尘高;为百姓,夜以继日京城到,民间疾苦奏当朝……”字正腔圆的京腔京调,在锣鼓、京胡的配乐下,为济南市济阳县崔寨镇郑家村的新春佳节增加不少喜庆的气氛,赢得围观乡民们的掌声不断。
正在台上义演的白叟腰板笔挺,精力矍铄,眼不花,耳不聋,有板有眼,一招一式都是那样标准逼真,浑身上下都充满着热心。他就是那个声音洪亮地对记者说“我才98岁,我的方针是110岁”的长命白叟李士山。
叶落喜归根
2010年,几十年专心投入于书画雕琢艺术的李士山白叟时值90岁,他带着稠密的乡土情结,从烟台回到家园济阳。面临文化生活较为匮乏的乡村,从年輕时就对京剧情有独钟的李老吃过晚饭后,就去村口唱京剧。每次,他的扮演都招引了许多乡民观看及交口称赞。
李老发现家园的乡民们对精力文化生活的酷爱和需求日益增加,干脆使用退休薪酬自费买了锣鼓、京胡、胡琴,热心地教乡民唱京剧。他还带领咱们组织了一个戏班子,每周五下午固定在门前小戏场活动。有几位高龄白叟因学会唱戏而神采飞扬,精力焕发,先后告别了亚健康。
李士山白叟酷爱故土,在耄耋高龄为丰厚和进步家园人们的文化生活自费组戏班的业绩成为当地一大佳谈,引来媒体争相报导。面临记者,白叟爽快地笑道:“甭报导我呀,我才98岁,我的方针是110岁呢!”
京腔京调助长命
新年期间,郑家村里更是京戏不断,锣鼓喧天,欢欣鼓舞闹新年的氛围在方圆几十里播散、弥漫。有老友前来“探班”,李老放下话筒,拉着老友的手,动情地说:“你也学唱京剧吧!唱戏不只能训练大脑、增加力量、进步肺活量。还能改进心情、陶冶情操。”
说到此,他猛地站起来,拍着胸脯说:“你看,我唱戏唱得身体倍棒啊,吃嘛嘛香,欢迎参加咱们高兴的长命部队。”老友被他逗得开怀大笑,怅然答应。
跟着他学唱戏的乡民说,李老每个月3000多元的退休薪酬,大部分都用作增加器件和活动经费,但他总是说,金钱、房子不算什么,他还常说:“人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就够了,最重要的是自己能活得有意义。”知道李老的乡亲们和学生们,谈起他,都说:“李老师还常说他的健康高兴是沾了爱唱戏的光。”他们最大的感触是李老的思想境界很高,精力上永久年青。
李老的满腔热心和忘我支付,不只遭到老年人的敬服,也赢得年青人的敬重。愿心态阳光的人都能长命,愿李老的京腔京调每个新年都在家园唱响。
(题图为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