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美食散文 林清玄的旧美食
李东胜
台湾散文家林清玄,是一位共同的美食家。他的笔下,呈现过许多令人耐人寻味的旧美食。
林清玄小时候家里很穷,吃不起爆炒鳝鱼。林妈妈求卖鳝鱼的妇人,把杀鳝鱼剩余的鱼骨刺留给他们。
林妈妈坚信鳝鱼的骨头中含有钙质,关于长身体的孩子来说大有协助。等卖鳝鱼的妇人收摊了,林妈妈会从鳝鱼摊提回一大袋的骨头,然后就丢到大锅里熬煮。熬2~3小时,待鳝鱼骨头简直都在锅中化掉,汤水变成咖啡色,水面上浮着油花。这时,林妈妈会撒一把葱花,放几粒胡椒,然后关火。
鳝骨汤熬成时,夜已深。林妈妈会把熟睡的孩子们叫到灶间,一人一碗汤。这时,她在另一家面包店要来的面包皮,放在锅边烤热,变成香味扑鼻的饼干。林清玄一家人细细地咀嚼面包皮,配着清甜香浓的鱼骨汤,深深地感受着日子的美好。
林妈妈忧虑孩子吃鱔骨汤会腻,有时会在汤里加点竹笋,或下点鸡蛋花;有时也不煮汤,她会用骨头做一道红烧豆腐,或与萝卜同卤……林妈妈最奇特的美食手工,是炸鳝鱼骨。鳝鱼骨原本曲解扭动,下油锅时遽然被妈妈拉直了,一条一条就像薯条相同,起锅时撒一些胡椒和盐,香、酥、脆,真是好吃极了。
每到冬寒时节,林清玄会吃到林妈妈做的冰糖芋泥,齿颊会涌起一片温暖甘香。林妈妈真是巧手,她把煮熟的芋头捣烂,和著冰糖同熬,熬成几近晶蓝的色彩。孩子们手捧一碗热腾腾的芋泥,围在灶边吃,特别享用。还有一种野菜叫“乌莘菜”,林妈妈会采下其最嫩的芽,用太白粉烧汤。那又浓又香的汤汁,让林清玄终身都不会忘掉。
林妈妈是那种做菜常有创意的人,总是能用最普通的食物,来做最不普通的菜肴,让孩子们吃起来不感到烦腻。林清玄以为自己母亲做的芋头排骨汤天下无双。做红烧鲢鱼头时,她也要参加芋头,炖烂的芋头和鱼头相辅相成。林清玄特喜欢吃馒头,也成为回味母亲手工的必备项目。
他爱到台北四维路的巷子里买山东馒头。刚从笼屉出来的热腾腾、有劲道的山东大馒头,有一种传统乡野的香气,十分甘旨。林清玄常把馒头当点心吃,那质朴的麦香让他耐人寻味。
在十年前,我曾读过林清玄的《木鱼馄饨》。其时疑问——为什么卖馄饨白叟的木鱼声,会给他带来“一种奥秘的感觉”,是不是为让读者感动而刻意为之?后来总算理解,这是林清玄心底真情的流露。馄饨不仅仅是在吃上,并且也代表着林清玄对卖馄饨白叟的一种爱。这种情感,就像对母亲的爱、对过往日子的感谢相同。所以,本是很往常的食物,在林清玄笔下,变成了一款款诱人的旧美食,泛着动情的怀旧光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