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药品不良反应事例 我院100例药物不良反应剖析
周兵+杨磊
【摘要】 意图 剖析本院100例药物不良反响状况, 增强安全用药认识, 防止发作用药不良反响。办法 100例发作药物不良反响患者为研讨目标, 对一切患者的年岁、性别、用药办法进行计算, 剖析不良反响发作状况与患者之间的联系。成果 在100例用药发作不良反响的患者中, 男女占比分别为47%和53%, 其间不良反响发作率最高的人群为年岁≥50岁的患者, 共有55例, 占总例数的55%。静脉打针发作不良反响的占比最高, 共51例, 占51%;皮下打针26例, 占26%;口服用药10例, 占10%;鞘内打针13例, 占13%。定论 容易发作药物不良反响的人群为年岁≥50岁患者和静脉打针患者, 在日后的操作中应加以留意, 然后削减不良反响现象的发作。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响;陈述;剖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9.108
药物不良反响指的是患者在用药后发作的毒性反响或许副作用, 这种反响可能是已知的, 但也有可能是不知道的过敏、超敏反响。用药不合理睬导致不良反响的发作。但一些不良反响是难以防止的。通过本次的试验, 期望能够削减不良反响发作的现象 [1]。本院对100例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响状况进行剖析, 陈述如下。
1 材料与办法
1. 1 一般材料 挑选100例2011年本院发作药物不良反响的患者参加试验, 其间性别构成男47例, 女53例, 各占比重为47%和53%。年岁最小7个月, 最大73岁, 平均年岁51岁。
1. 2 办法 用Excel电子表格对一切患者的年岁、性别、用药办法进行计算, 剖析不良反响发作状况与患者之间的联系。
2 成果
2. 1 患者年岁性别与药物不良反响的发作率散布 在
100例用药发作不良反响的患者中, 男女占比分别为47%和53%, 份额为47∶53, 距离较小。其间不良反响发作率最高的人群为年岁≥50岁的患者, 共有55例, 占总例数的55%。原由于晚年患者身体接受才能差, 对药物愈加灵敏。 见表1。
2. 2 患者的给药途径与药物不良反响的发作率散布 在100例用药发作不良反响的患者中, 静脉打针发作不良反响的占比最高, 共51例, 占51%;皮下打针26例, 占26%;口服用药10例, 占10%;鞘内打针13例, 占13%。见表2。
3 评论
由药物不良反响发作一连问题近几年来发作较多, 怎么处理这一现象是医护人员值得研讨和反思的问题[2, 3]。从表1数据中能够很直观的看出年岁越大的人发作药物不良反响的几率越高, 两者存在必定的联系 。究其原因可知, 晚年人体内的血浆蛋白和药物结合大才能下降, 使药物不能及时运出体外, 而是在体内集合。住院的晚年人基本上自身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或是心血管等疾病的患者, 這使得患者自身的代谢分泌才能本来就现已下降了, 加上要给其服用和正常人相同剂量的药物, 屡次服用后, 使得无法扫除的药物在体内积累, 越积越多, 导致药物不良反响的发作, 能够给他们用一些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来减轻药物的积累, 然后减轻药物不良反响[4]。
除了年岁影响药物不良反响发作率的要素之外, 从表2中能够看出静脉打针导致发作药物不良反响的几率也十分高, 静脉打针药要稳重。静脉打针的药物敏捷入血、滴注速度过快都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响发作的原因[5-7]。医护人员对静脉打针的挑选需稳重再稳重, 静脉打针最好是在病况危殆时运用, 关于一些缓慢病患者的患者, 削减药物的运用, 若有必要运用时尽量挑选口服的办法, 令不良反响发作的几率下降 [8]。最重要的是, 一些对血管壁有影响的药物, 在运用中, 应当先减慢打针速度, 有利于机体的习惯[9, 10]。
综上所述, 药物反响不良与年岁和给药办法有亲近的联系。在往后的医护工作中, 医院应当不断完善药物不良反响的陈述准则;应该亲近关怀患者的病况改变, 加强对患者的辅导用药;除此之外, 还需培育医护人员对药物运用的注重, 对医师来说, 要加强专业知识的把握, 对药物不良反响加以重视, 对用药安全方面多加学习, 然后下降药物不良反响发作率。
参考文献
[1] 李丽, 何文富.对精神障碍患者施行药学监护的必要性.我国医院用药点评与剖析, 2015, 15(11):1519-1521.
[2] 赵晓彦, 刘秀平, 王君, 等.精神科超说明书用药现状剖析与讨论.我国医院用药点评与剖析, 2016, 16(4):560-563.
[3] 江亮, 肖律.我院442例药品不良反响陈述剖析.我国药房, 2012, 23(2):156-158.
[4] 剡建华, 岳明.近3年我院261例药品不良反响陈述剖析.西北药学杂志, 2015, 30(3):307-309.
[5] 张长钢.我院近年1125例药品不良反响陈述剖析.西北药学杂志, 2016, 31(2):212-215.
[6] 江鹏, 程民. 我院100例药物不良反响剖析陈述. 我国当代医药, 2010, 17(33):147-148.
[7] 李兴德, 田静. 我院100例药品不良反响陈述剖析. 我国药业, 2011, 20(1):45-46.
[8] 张太丽. 药物不良反响100例原因剖析与护理干涉. 底层医学论坛, 2015(9):1236-1237.
[9] 米日尼沙·阿木提, 努尔比亚·阿不力米提. 我院100例严峻药品不良反响陈述剖析. 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10):199-201.
[10] 刘银. 100例药品不良反响陈述剖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 31(8):1244.
[收稿日期:2017-07-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