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传言辨真假 24个关于糖尿病的传言,孰是孰非
郭昭明
糖尿病是一种因为胰岛素排泄缺点或胰岛素效果妨碍所造成的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继续高血糖与长时刻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安排器官,特别是眼、肾、汗水管及神经系统的危害及其功用妨碍和衰竭。严峻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倒。社会上关于糖尿病的传言多种多样,这些传言的科学性怎么呢?下面咱们来逐个回答。
1.少吃糖必定不得糖尿病。×
糖尿病现在没有独自而清晰的病因,一般以为与遗传、饮食过量、吸烟、酗酒等有关。因而,假如一个人的胰岛功用好,摄入再多的糖也能够运用、分化、处理,血糖也会在正常规模。反之,一个人少吃乃至不吃糖,但胰岛功用反常,也会有糖尿病发作。
2.粗粮比精米升糖慢。√
一般来说,粗粮的升糖指数相对精米要低,因而升糖较慢。
3.糖尿病必定会遗传。×
糖尿病有遗传要素,但不是100%。假如配偶两边均患有糖尿病,子女有40%~50%的几率患病。如爸爸妈妈独自有,子女只需20%~30%的患病几率。
4.幼苗汁能降血糖。×
这个食物是从国外传来的,仅仅一种绿色植物的汁罢了。降血糖之说纯属误导。
5.胖子才得糖尿病。×
与瘦子相比较而言,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几率更大,但这并不等同于只需肥胖者才患糖尿病。假如瘦子有其他糖尿病的影响要素效果也或许患糖尿病。
6.保健品能够独自治糖尿病。×
有的保健品的确有降血糖的效果,但这并不能作为医治糖尿病的手法,还需求结合药物。
7.二甲双胍具有肝肾毒性。×
二甲双胍是一种临床研讨很老练的药物,它的确是经过肝肾功用代谢,但只需肝肾功用正常者运用一般不会呈现肝肾功用反常。
8.糖尿病人不能喝粥。×
粥升糖速度快,但降下来的速度也快。仅仅喝粥考究技巧:不能喝纯米粥,大米开花即可,加些杂粮一同喝;力所能及,看自己个别状况而定;干稀调配;放凉了再吃(凉了淀粉老化了升糖就不快了);食物调配一同吃为好。
9.血糖降下来就能停药了。×
血糖降下来后,仍需留意饮食和运动。关于年纪大的患者,因脏腑功用开端减退有必要坚持吃药。
10.糖尿病人必定不能泡脚。×
需分状况,糖尿病足、有周围神经病变、感觉愚钝的就不能泡脚了,反之则能够泡脚。
11.喝酒能治糖尿病。×
人体血液中的血糖大致有两个来历,一是来自饮食吸收,二是来自体内的储藏。酒精能按捺储藏的发动进程,所以,不吃饭单喝酒,的确能够降血糖,但寄希望于喝酒医治糖尿病万万不可。
12.糖尿病严峻了才打胰岛素。×
胰岛素并非是糖尿病严峻后才用,特别是关于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初期即需求用胰岛素。而2型糖尿病一般是在血糖显着升高时进行强化医治。另外在特别状况下,如妊娠、围手术期等也需求首选胰岛素。
13.吃饭先喝汤有利于降血糖。×
一般糖尿病患者的吃饭次序是:先吃粗纤维的蔬菜再吃主食,这样可添加饱腹感,就能不自觉地削减后边主食的摄入。把汤放在最终喝,是因为先喝汤的话,会很快就感觉饱了,但不久又会感到饥饿,只能再吃些其他食物果腹,这样不利于糖尿病人的血糖操控。
14.少吃多餐不利于血糖操控。×
许多人以为少吃多餐会添加热量,不利于血糖的安稳。其实科学的少吃多餐是将一天现已定量的食物以四餐、五餐乃至六餐的方法分隔进食,是不会添加热量的。如此科学的少量多餐对血糖操控非常有利。每餐少吃点儿,这样就不至于使餐后胰腺的负担过重,血糖也不至于升得太高,然后防止餐后高血糖。多餐则是在两餐之间加一次缓冲餐,这样既能够防止药物效果到达顶峰时呈现低血糖,也可防止一天饮食总量过少而影响人的膂力和体质。
15.杰出的睡觉有助于操控血糖。√
睡欠好,内排泄激素排泄缺乏,对胰岛素有影响。睡6~8小时对操控血糖有利。午睡半小时为好,超越1小时则欠好。
16.操控好血糖就会削减并发症。√
研讨标明,大幅度的血糖动摇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要素。因而,将血糖操控在一个安稳的水平可大大下降糖尿病的并发症。
17.血糖高就是糖尿病。×
血糖添加到必定程度才叫糖尿病。如餐前血糖≥7mmol/L,无症状,还要复查。如两次餐前血糖≥7 mmol/L,餐后≥11 mmol/L,可确定为糖尿病。
18.血糖高无症状可不吃药。×
即便无症状,“糖化”在9mmol/L以上有必要吃药。
19.无糖食物糖尿病人多吃不妨。×
无糖食物在加工进程中也含糖的(专业术语叫“焦化反响进程”)。假如吃多了,食物含热量高,血糖也就高了。
20.少吃多训练可辅佐降糖。√
血糖是吃出来的,但90%的我国糖尿病患者经过操控饮食和训练达不到要求。随年纪的添加,机体操控血糖的功用减退,依然需求吃药。
21.洋葱泡红酒降糖。×
这种方法并没有新的研讨数据支撑。
22.不吃饭就不能吃降糖药。×
降根底血糖的药能够不分时刻吃,降餐后血糖的药有必要吃饭时服药。
23.只茹素不吃荤可控血糖。×
人体需求必定量的蛋白质,防治感染。但饮食要均衡,每人每顿主食需摄入自己“拳头巨细”的米饭或馒头,红肉每人每天瘦肉4指宽一块(一指厚),白肉每人每天是红肉的2倍(即两个4指宽),蔬菜每人每天1斤。
24.糖尿病患者大多不长命。×
影响寿数的要素许多,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假如能做到稳糖削减并发症,对寿数影响不太大。糖尿病患者活过100岁的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