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汉西博仕肛肠医院友情提示 肛门脱出,痔疮需要手术治疗
朱索宇+韩国荣+蒋美琴
【摘要】 意图 调查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HBIG)与乙型肝炎(乙肝)疫苗联合运用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带着孕妈妈所产新生儿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达, 进步HBsAg带着孕妈妈所产新生儿免疫作用。办法 2011年仅惯例接种乙肝疫苗医治的80例HBsAg阳性孕妈妈所产新生儿为对照组, 2014年选用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医治的80例HBsAg阳性孕妈妈所产新生儿为研讨组。研讨组依据母亲乙肝标志物状况分为HBsAg(+)、HBeAg(+)组(33例)和HBsAg(+)、HBeAg(-)组(47例)。研讨组出世后4 h内、2周肌内打针HBIG, 0、1、6个月打针重组乙肝疫苗(酵母)。对照组于出世后0、1、6个月打针重组乙肝疫苗(酵母), 未联合HBIG。新生儿于7个月龄时采血进行HBsAg、HBeAg测定。成果 研讨组新生儿血清HBsAg阳性率2.50%, 显着低于对照组的18.75%(P<0.05);研讨组中HBsAg(+)、HBeAg(+)组的新生儿感染率显着高于HBsAg(+)、HBeAg(-)组(P<0.05)。定论 HBsAg带着孕妈妈所产新生儿出世后给予HBIG、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可显着下降HBV母婴传达, 母亲HBeAg(+)是构成母婴阻断失利的首要原因。
【关键词】 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达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8.128
据WHO计算, 当时全世界HBV感染者约20亿, 其间3.5亿为HBV缓慢带着者[1]。但是, 40%~50%感染者是因为母婴传达构成的, 其间90%将开展成缓慢感染, 在成年后易进一步开展为缓慢肝炎、肝硬化, 乃至肝癌。母婴传达是HBV感染的重要途径, 因而, 怎么阻断HBV母婴传达成为操控乙型肝炎盛行的关键问题。HBIG与乙肝疫苗联合运用, 是现在阻断HBsAg带着孕妈妈所产新生儿HBV母婴传达首要办法。为了解HBIG与乙肝疫苗阻断母婴HBV传达的作用及影响要素, 本研讨对本院2011、2014年收治的HBsAg阳性孕妈妈所生新生儿的阻断作用进行回忆性剖析, 现陈述如下。
1 材料与办法
1. 1 一般材料 搜集本院2011年仅惯例接种乙肝疫苗医治的80例HBsAg阳性孕妈妈所产新生儿为对照组, 2014年选用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医治的80例HBsAg阳性孕妈妈所产新生儿为研讨组。将研讨组依据母亲乙肝标志物状况分为HBsAg(+)、HBeAg(+)组(33例)和HBsAg(+)、HBeAg(-)组(47例)。对照组中孕妈妈HBsAg和HBeAg双阳性为32例。两组孕妈妈一般材料比较, 差异无计算学含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办法 研讨组出世后4 h内、2周肌内打针HBIG(四川远大蜀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00 IU, 并按国家的免疫规划程序接种乙肝疫苗, 即0、1、6个月打针重组乙肝疫苗(酵母)10 μg。
对照组于出世后0、1、6个月打针重组乙肝疫苗(酵母, 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10 μg, 未联合HBIG。新生儿于7个月龄时采血, 运用酶联免疫法进行HBsAg、HBeAg测定。
1. 3 计算学办法 选用SPSS17.0计算学软件对数据进行计算剖析。计数材料以率(%)标明, 选用χ2查验。P<0.05标明差异具有计算学含义。
2 成果
2. 1 两组HBsAg测定阳性状况比较 研讨组与对照组HBsAg阳性率分别为2.50%(2/80)、18.75%(15/80), 比较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见表1。
2. 2 研讨组母亲HBeAg状况与阻断HBV母婴传达作用比较HBsAg(+)、HBeAg(+)组的新生儿感染率显着高于HBsAg(+)、HBeAg(-)组, 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见表2。
3 评论
HBV首要传达途径为血液传达、母婴传达和性触摸传达。其间母婴传达是我国HBV最首要的传达途经, 因而, 操控乙肝盛行的重要环节是怎么阻断HBV母婴传达。新生儿的乙肝免疫包含防备产时传达及产后传达两个阶段。因为大部分HBV母婴传达发生在临产过程中, 因为HBV刚进入新生儿体内时, 没有进入新生儿肝细胞引起病毒仿制, 可一过性呈现乙肝病毒标志物[2]。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可发生抗体, 使机体取得主动性维护免疫, 是防备HBV感染的最有用办法。但单纯打针乙肝疫苗, 其维护作用在半个月今后根本构成。而关于高危人群(HBsAg带着者孕妈妈所临产新生儿), 在人工主动性维护免疫树立之前, 侵入体内的HBV就或许在肝细胞内仿制, 因而, 单纯乙肝疫苗防备关于阻断HBV母婴传达作用不非常抱负。
HBIG是由高效价HBsAb的健康人血浆, 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纯化, 并经病毒去除和灭活处理制成的高价免疫球蛋白制剂。HBIG与相应HBsAg专注结合, 打针2 h后可在血中检测到HBsAb, 快速中和体内的游离HBV, 起到被迫免疫作用, 临产后的新生儿打针HBIG, 能进一步中和新生儿体内的HBV, 在打针乙肝疫苗后主动免疫发生之前起到阻断作用。因而, 选用HBIG与乙肝疫苗联合免疫是阻断HBV母婴传达的有用办法, 能显着进步母婴传达阻断作用[3]。有研讨指出, 联合免疫对HBsAg阳性而HBe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维护率为98%~100%, 对HBsAg和HBeAg均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维护率为85%~95%[4, 5]。假如不运用HBIG, 仅独自运用乙肝疫苗防备, 整体维护率为55%~85%[3]。缓慢乙型肝炎防治攻略[6]引荐:对HBsAg阳性孕妈妈所产新生儿, 打针HBIG的剂量应≥100 IU。大部分医院打针HBIG的剂量为100 IU, 或许与过度加强免疫医治削弱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发生主动免疫的作用有关, 且HBIG生产本钱高, 加强免疫会添加医疗本钱。从本次回忆性剖析的成果来看, 研讨组新生儿及时采纳HBIG与乙肝疫苗联合免疫, 新生儿7月龄采血检测血清HBsAg阳性率3.75%显着低于对照组的18.75%, 与上述研讨成果相符。
HBeAg是一种排泄型核壳蛋白, 是乙肝病毒仿制的直接目标, 结合状态下的HBeAg可经过胎盘上IgG受体经过胎盘屏障然后进入胎儿本身血液循环, 构成胎儿HBV缓慢感染。而HBeAg阴性者则根本不会导致新生儿感染(P<0.01)。本研讨成果与芮燕京等[7]、Jonas[8]研讨成果类似。因为HBeAg阳性与HBV DNA高载量具有直接相关性。张薇莉等[9]、赵隽等[10]研讨标明HBV DNA是反映乙肝病毒仿制和宿主传染性的直接目标。当孕妈妈HBV DNA载量≥1.00×107 IU/ml时, 母婴传达的概率大幅上升, 而关于HBV DNA载量≤9.99×104 IU/ml的孕妈妈, 则母婴阻断成功率挨近100%。孕妈妈HBV DNA载量或许是导致母婴传达、阻断失利的直接危险要素。在其他研讨中[11-13], 孕晚期服用抗病毒药物(核苷类似物)也是经过下降乙肝病毒载量然后进步母婴阻断作用。另一方面, 依据上述研讨数据, 能够在孕晚期及临产前猜测母婴传达的概率, 然后缓解孕妈妈及家族对新生儿HBV感染的恐惧心理。
本次研讨组中的新生儿均为在充沛奉告母亲及家族后自愿挑选选用人工喂食, 该要素或许影响感染率。关于HBsAg和HBeAg均阳性孕妈妈所产新生儿行母乳喂食是否添加母婴传达危险仍存在很大争议[14]。在母乳喂食过程中, 母亲患有乳腺炎或乳头皲裂时血液中的乙肝病毒或许混入乳汁, 假如新生儿一起存在口腔破溃等状况时, 则感染危险显着添加。
有研讨标明, 新生儿出世后打针HBIG及接种乙肝疫苗可成功阻断90%以上的HBV母婴传达, 但仍有5%~10%儿童免疫失利, 因笔直传达而感染HBV[15]。宫内感染是母婴传达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要发生在孕晚期。宫内感染HBV的新生儿简单构成缓慢HBV感染, 但其感染机制尚不彻底清楚, 有待进一步探求。
综上所述, 树立完善的围生期保健, 加强新生儿随访准则, 孕期对孕妈妈进行乙肝二对半及肝功能查看, 有条件者对感染HBV的孕妈妈进行HBV DNA检测, 可在知情赞同状况下于孕晚期服用抗病毒药物(核苷类似物)医治, 并对HBsAg带着者孕妈妈所产新生儿尽早打针HBIG, 与乙肝疫苗联合运用, 关于阻断HBV母婴传达、进步高危人群免疫有显着作用。
参考文献
[1] Merle P, Trepo C, Zoulim F. Current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hepatitis B in the elderly. Drugs Aging, 2001, 18(10):725.
[2] 李双双, 苏良香, 杜卫星, 等. 乙肝病毒带着产妇母乳喂食安全性讨论. 临床儿科杂志, 2005, 24(6):373-375.
[3]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达防备临床攻略.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3, 48(2):151.
[4] 王志群, 张姝, 刘启兰, 等. 惯例运用免疫防备对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达作用的点评.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1, 14(11):338.
[5] Chen HL, Lin LH, Hu FC, et al. Effects of maternal screening and universal immunization to prevent mother-to-infant transmission of HBV. Gastroenterology, 2012, 142(4):773.
[6]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患病学分会. 缓慢乙型肝炎防治攻略(2010年版). 我国病毒病杂志, 2011, 1(1):9-23.
[7] 芮燕京, 宋文英, 陈洁, 等. 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防备HBeAg阴性的HBV感染母亲母婴传达的作用评价. 有用妇产科杂志, 2013, 29(7):506-510.
[8] Jonas MM. Hepatitis B and pregnancy:an underestimated issue. Liver International, 2009, 29(s1):133-139.
[9] 张薇莉, 赵隽, 李伟.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达影响要素讨论. 我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1, 13(8):644-646.
[10] 赵隽, 邱申熊, 杨李, 等. 阻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失利的原因与对策. 我国临床医师, 2013, 41(4):58-60.
[11] Han GR, Cao MK, Zhao W, et al. A prospective and open-label study for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elbivudine in pregnancy for the prevention of perinat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J Hepatol, 2011, 55(6):1215-1221.
[12] Xu H, Zeng T, Liu JY, et al. Measures to Reduce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n China:A meta-Analysis. Dig Dis Sci, 2014, 59(2):242-258.
[13] 赵隽, 邱申熊, 张沝, 等.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对新生儿的影响. 我国临床医师, 2013, 41(6):59-60.
[14] Tong Leung VK, Lao TT, Suen SS, et al. Breastfeeding initiation:is this influenced by maternal hepatitis B infection. 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 2012, 25(11):2390-2394.
[15] Luo Z, Li L, Bing R. Impa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vaccination strategy on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s in China over a 20-year period. Int J Infect Dis, 2012, 16(2):82-88.
[收稿日期:2016-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