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方配伍规则 根据常识发现的催乳丹方及中药配伍规则发掘
康晨++宋幸幸++田会玲++付先军
摘要:意图经过发掘中医文献中录入的具有催乳成效的丹方及中药配伍的规矩,为临床防治产后缺乳供给参阅。办法搜集具有催乳成效的丹方及中药等相关材料,并进行数据规范化处理,构建数据库,用频数剖析及相关规矩办法发掘催乳丹方中的中药组成和配伍规矩。成果共挑选医治产后缺乳的丹方286首,触及中药164味。方中呈现频率最高的单味药为甘草、通草和漏芦:方中呈现频率最高的药对为川芎一当归(40次):3味中药组合为川芎一当归一甘草(30次)。相关剖析成果显现,在医治产后缺乳的丹方中,木通与黄芪、桔梗与茯苓、猪蹄与人参等都是临床常用的配伍。定论催乳中药能够疏通乳脉,补气补血,进而促进乳汁排泄。本研讨成果能够为临床医治产后缺乳选药供给参阅。
关键词:催乳:中药丹方:数据发掘:中药配伍:常识发现
产后缺乳现在临床十分常见,占一切产妇22.2%左右,产后缺乳的医治成为研讨热门。催乳是一种中医治法,又称通乳、下乳,是医治产后缺乳的办法,经过科学的办法,到达促进母乳乳汁排泄的意图。中医药医治产后缺乳有着悠长的前史,积累了丰厚的经历,如宋代陈自明著《妇人大全良方》引《灵苑方》有“下乳汁立效方”。中药催乳是中医传统的催乳办法,也是关于真性缺乳的首要疗法,现已形成了比较完好的理论体系,临床实践中获得较好的作用。本文经过收拾中医文献中具有催乳成效的方药,剖析和发掘其间的用药及配伍规矩,进行数据处理,构建数据库,为防治产后缺乳供给牢靠的数据和经历,关于扩展临床思路,进一步进步医治产后缺乳的水平,处理广阔产妇催乳需求,大有裨益。
1 材料来历与数据预处理
1.1 丹方信息来历与挑选规范
《中医丹方大辞典精选本》作为丹方基本信息来历,并参阅《中华医典》《丹方学》。挑选丹方满意以下要求:1)《中医丹方大辞典精选本》所列催乳方;2)在成效描绘中有“催乳”“通乳”“下乳”。3)丹方主治的病证中含有“无乳”“乳汁不通”“乳汁不可”“乳汁不下”“乳少”等。一起,要求丹方包括的信息较完好。部分丹方短少主治项,视为无效数据,不予录入。
1.2 信息预处理
依照上述选方规范,挑选出催乳丹方286首。基本信息包括:丹方编号、丹方称号、方源、医治组成(药名、剂量)、制剂、成效、主看病、主治证、主治症状、补白。并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规范中医临床医治术语》对相关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
2 剖析办法
2.1 频数剖析与频频项集
数据中的频数剖析首要是一种描绘性统计剖析。频频项集是数据发掘技能中的一种常用办法,指的是支撑度大于或等于用户指定的最小支撑度阈值的项集。其间项集也称为形式,是项的调集,频频项集则称为频频形式。在本研讨中,项集是指处方中中药的调集,2味药组成调集为药对,2味以上的中药调集为药团,经过频频项集的发掘剖析催乳方中常用药对、药团。
2.2 相关规矩剖析
相关规矩发掘问题源于对购物篮数据的剖析,相关规矩中需求清晰的参数是支撑度(support)和置信度(confidence)。本研讨经过相关规矩剖析丹方中一种中药与另一种中药呈现的相相联系强弱,发掘催乳丹方中不同药物之间的配伍联系。
3 成果
3.1 丹方基本状况剖析
在所搜集的286首催乳丹方中,用中药最少的为2味,用中药最多的为31味(见表1)。从表1中能够看出,由2味中药组成的催乳丹方频数最多,其次是由3~6味中药组成。
依据286首催乳丹方来历的朝代能够看出(见表2),宋、明、清朝的丹方数量最多,这与上述时期医药发展水平较高有必定联系。
从剂型散布状况剖析(见表3),在286首催乳丹方中,汤剂是最多见的剂型,其次是酒剂和粥剂。
3.2 单味中药频数剖析
在本课题所搜集的286首催乳丹方中,共用药164味,总频数1427次。其间频数≥50的中药见表4。在164味中药中,运用频数最高的是甘草,其次是通草、漏芦、天花粉和当归。
3.3 药对剖析
催乳丹方高频药对统计剖析成果(见表5)显现,药对川芎、当归呈现频数最高,其次是川芎与甘草。大部分常见的药对中都包括中药川芎。相关规矩剖析成果显现(见表6),置信度大于lOO%的单味药之间的相关有8对,触及到的药物首要是木通、猪蹄和天花粉。其间木通与黄芪、桔梗与茯苓、猪蹄与人参等都是临床常用配伍,而木通与麦门冬、天花粉与柴胡是我们较少认识到的配伍。药对中川芎与当归、川芎与甘草频数最高,在相相联系中猪蹄和川芎的相关度也较高;别的药对中黄芪、当归的频数也较高,相相联系中黄芪和木通相关度最高,所以临床上可酌情配伍运用。
3.4 3 味药团剖析
常见的3味药团频数剖析见表7,频数大于16的3味药团有11组,常见的有川芎、当归、甘草,其次是漏芦、通草与甘草,熟地黄、当归、川芎。瞿麦、王不留行和麦门冬是往常临床较少用到的配伍,值得重视。3味药团组成药物之间的相相联系中(见表8),木通、黄芪药对与当归相关程度最高,其他药对均与甘草的相关程度较高。与通草配伍的药团也许多,在临床催乳丹方中的运用值得注意。药团中川芎、当归、甘草,漏芦、通草与甘草,熟地黄、当归、川芎频率最高,在药物相相联系中,木通、黄芪药对与当归相关程度最高,所以临床上可依据不同病症配伍加减运用。
4 评论
中医以为,产后缺乳首要病机为气血郁闭和气血亏虚。气血郁闭,导致乳汁不通、乳汁不下、乳汁不可;气血亏虚,无化生之源,导致无乳、乳少。证型首要有3种:肝郁气滞型、痰湿壅阻型和气血衰弱型。肝郁气滞型临床表现首要是产后乳汁排泄少,乃至全无,胸胁胀闷,郁闷不乐,或有微热,食欲不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痰湿壅阻型临床表现是形体肥壮,产后乳汁不可,乳房肿痛,胸闷不舒,纳谷不香,厌油腻,头晕头痛,舌胖,苔白腻,脉滑。气血衰弱型临床表现为乳汁甚少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面色少华,头晕目眩,神疲食少,舌淡苔少,脉衰弱。
针对以上状况,医治首要分两个方面。一是疏肝解郁,通络下乳,如柴胡,漏芦,通草,穿山甲、青皮等;或健脾利湿、化痰通络,如半夏、茯苓、漏芦、当归等;运用频率较高的药物具有疏通气血的功用,使乳脉疏通,乳汁自出;二是补气养血,健脾通乳,用川芎、当归、黄芪等补益药物,使气血有化生之源,乳汁得下。
本文运用频数剖析及相关规矩发掘的办法,对催乳丹方中的单味药、药对、药团及其相相联系进行剖析,成果表明,在一切催乳丹方中,单味药甘草、通草、漏芦、天花粉呈现的频数最高;药对中川芎、当归呈现频数最高,其次是川芎与甘草;3味药团中常见的有川芎、当归、甘草,其次是漏芦、通草与甘草,熟地黄、当归、川芎;3味药团组成药物之间的相相联系中,木通、黄芪药对与当归相关程度最高,其他药对均与甘草的相关程度较高。川芎、当归和甘草是芎归涌泉汤中的经典组合。从以上成果来看,大部分常见的药对、药团中都包括有中药川芎,可见川芎在催乳药中具有很大的作用。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成效。善“下调经水,中开郁结”,为“血中之气药”,且辛散解郁,透达成效明显。气行则血行,则乳汁自下;而川芎、当归、甘草组成的药团在一切催乳丹方药物配伍中有必定的代表性。其间,当归补血活血,助其化生气血,具有明显地活血调血的成效,且能有效地进步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含量,关于医治脾胃衰弱之气血缺乏与气滞之乳汁不下都具有杰出的医治作用。一起,当归、川芎、甘草彼此配伍,既有补血之用,又有活血之妙,使之补而不滞,甘草谐和诸药且有补益脾胃之效,使之化血有源,到达通经下乳之效。通草与漏芦都具有通经下乳的成效,而天花粉、当归、川芎虽无直接下乳之成效,却能够从其他成效直接表现出来。总归,在临床上,不管何种类型的缺乳,要捉住其首要病机,辨证剖析,灵敏用药,方可到达“乳长流”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