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腹腔镜医治子宫肌瘤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医治子宫肌瘤的临床作用比较
聂巧宜
【摘要】 意图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医治子宫肌瘤的临床作用。办法 116例子宫肌瘤患者, 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医治)和实验组(行腹腔镜手术医治), 各58例。比照两组临床作用。成果 两组手术时刻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康复排气时刻、住院时刻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作率高于实验组, 差异有统计学含义(χ2=6.2020, P<0.05)。定论 腹腔镜手术医治子宫肌瘤的临床作用比传统开腹手术更具优势, 且具有出血量少、安全性高、康复快等长处, 值得临床运用和进一步推行。
【关键词】 子宫肌瘤;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6.032
子宫肌瘤是临床常见女人疾病, 不成熟子宫滑润肌细胞增生是导致本病发病的首要原因, 其归于良性肿瘤之一, 30~40岁妇女发病率较高, 存在0.4%~0.8%恶变的风险, 当病况开展至必定程度后需求采纳子宫肌瘤剥除术进行医治, 乃至需求实施子宫切除术, 这会对患者生育功用形成严重影响, 临床注重度较高[1]。传统开腹手术的处理办法术后会呈现显着疼痛感, 且康复慢, 盆腔粘连发作率高。近年来跟着腹腔镜技能的逐年优化和完善, 其微创、安全可靠、无痛等优势, 现已在子宫肌瘤临床医治中得到了广泛运用[2]。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16例作为调查目标,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医治子宫肌瘤的临床作用。现陈述如下。
1 材料与办法
1. 1 一般材料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16例作为调查目标, 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58例。对照组患者年纪24~56岁, 均匀年纪(31.6±8.1)岁;病程2~15年, 均匀病程(7.8±4.4)年;肌瘤直径3.1~5.4 cm, 均匀直径(4.5±0.5)cm。实验组患者年纪25~57岁, 均匀年纪(32.5±8.4)岁;病程2~14年, 均匀病程(7.9±2.0)年;肌瘤直径3.0~5.5 cm, 均匀直径(4.6±0.4)cm。两组患者一般材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办法 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医治, 惯例开腹后进入腹腔中, 将垂体后叶素6 U注入子宫体部后, 将肌瘤切除, 于肌瘤突出位置将子宫肌层切开, 同时切除肌瘤;除掉肌瘤后挑选接连缝合的办法缝合肌壁, 封闭瘤腔, 针对瘤腔过深的患者, 则需求进行分层缝合处理, 最终对腹壁进行逐层缝合。实验组行腹腔镜手术医治, 患者挑选仰卧位, 进行惯例消毒铺巾处理, 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后创立气压为12 mm Hg(1 mm Hg=
0.133 kPa)气腹;于脐孔上缘作长约1 cm左右的横弧切断, 将套管置入后将腹腔镜放入, 探查肝胆等重要脏器有无发作病变, 断定无反常后调整体位至头低脚高位, 穿刺左边反麦式点和右下腹麦式点, 将手术器械置入, 分别在左反麦氏点、右麦式点作1 cm、0.5 cm的手术切断, 脐孔左旁相距8 cm处作切断, 长约0.5 cm;置入举宫器, 以使肌瘤充沛露出, 先将垂体后叶素注入宫体, 在肌瘤最显着的突起部位运用电钩将肌瘤假包膜直至瘤体彻底切开, 运用抓钳将瘤核拉出, 顺着假包膜选用单级电钩对肌瘤进行切开别离, 对肌瘤进行完好剥离, 运用双极电凝止血法處理创面出血活泼处, 选用1-0可吸收线对瘤腔和子宫浆肌层进行接连缝合。关于多发性肌瘤, 依照以上办法对各肌瘤进行处理;肌瘤切除后自左下腹切断将其取出, 体积过大者可先运用肌瘤破坏机进行破坏处理, 再逐个取出。术后冲刷腹腔, 对有无渗血处进行仔细检查, 断定无渗血后将手术器械撤出, 将气体开释并对腹壁切断进行缝合, 存在渗血状况则需求采纳对症处理办法。
1. 3 调查目标 调查和记载两组手术时刻、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康复排气时刻及住院时刻;随访调查术后患者是否呈现腹壁血管损害、皮下血肿、切断感染等并发症。
1. 4 统计学办法 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材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明, 选用t查验;计数材料以率(%)表明, 选用χ2查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2 成果
2. 1 两组患者各目标比照 两组手术时刻比照, 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康复排气时刻、住院时刻与对照组比照, 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作率比照 对照组患者术后呈现切断感染6例, 腹壁血管损害、皮下血肿各3例, 并发症发作率为20.69%;实验组患者术后呈现腹壁血管损害、皮下血肿、切断感染各1例, 并发症发作率为5.17%, 对照组并发症发作率高于实验组, 差异有统计学含义(χ2=6.2020, P=0.0128<0.05)。
3 评论
子宫肌瘤在临床妇科中非常常见, 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尽管本病恶变的几率较低, 但仍然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必定的要挟[3]。药物医治、手术医治是临床针对本病的首要医治办法, 其间药物医治只能在短期内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缓解, 达不到彻底治愈的作用。现代医学观念支撑手术医治为主, 药物医治为辅的医治准则。子宫肌瘤常用的手术办法首要包含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两种类型, 很多临床实验现已证明[4], 传统开腹手术会形成较大的手术伤口, 具有术中出血量大、术后康复速度慢等缺陷, 而腹腔镜手术作为新式微创技能, 其可明显削减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 缩短术后住院时刻和康复时刻, 下降并发症发作率, 且术后不易呈现粘连状况, 可使患者生育能力得到更好的保存。尽管这种手术办法存在对术者要求高、小肌瘤残留、费用贵重等不足之处, 但其仍然是临床医治子宫肌瘤保存子宫最理想的一种手术办法[5-10]。
本次研讨发现, 两组手术时刻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康复排气时刻、住院时刻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作率高于实验组, 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
综上所述, 腹腔镜手术医治子宫肌瘤的临床作用比传统开腹手术更具优势, 且具有出血量少、安全性高、康复快等长处, 值得临床运用和进一步推行。
参考文献
[1] 李亚庆. 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作用比照. 我国有用医刊, 2016, 43(9):98-100.
[2] 蔡燕琴.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在非脱垂大子宫肌瘤中的作用比照调查. 我国有用医药, 2016, 11(3):104-105.
[3] 吴慧琴.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作用比照. 中外医疗, 2017, 36(6):65-66, 69.
[4] 韩丽萍. 研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医治子宫肌瘤的临床作用. 保健文汇, 2017, 36(6):21.
[5] 张文君.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医治子宫肌瘤的临床作用. 中外女人健康研讨, 2016, 34(20):36, 42.
[6] 张爱红. 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作用比照. 今世医药论丛, 2016, 14(22):36-37.
[7] 唐靖, 蒋蕾.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医治子宫肌瘤的临床作用比较. 有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19):82-83.
[8] 李素贞.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医治子宫肌瘤的临床作用比照. 我国医学立异, 2012, 9(3):48-49.
[9] 付春霞.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医治子宫肌瘤的临床作用比较. 中外女人健康月刊, 2013, 17(6):68.
[10] 刘艳平.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医治子宫肌瘤的临床作用比较. 吉林医学, 2011, 32(4):681-682.
[收稿日期:2017-08-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