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锚钉固定韧带 带线锚钉固定与微型钛板固定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展成形术中的使用作用比较

点击:0时间:2025-07-11 19:18:07

郝占寅++++韩树峰

[摘要] 意图 比较带线锚钉固定与微型钛板固定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展成形术中的使用作用。 办法 回忆性剖析本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因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别离选用颈后路单开门带线锚钉固定与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医治的35例病例,比较两组在手术时刻、术中出血量、术后JOA评分、最窄椎管面积、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 成果 带线锚钉组的手术时刻及术中出血量与微型钛板组比较,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术前及术后1周,带线锚钉组JOA评分与微型钛板组比较,差异无计算学含义(P>0.05);术后两年,微型钛板组评分高于带线锚钉组,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术前及术后1周,两组最窄椎管面积比较,差异无计算学含义(P>0.05),术后两年,微型钛板组最窄椎管面积大于带线锚钉组,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两组患者切断均为甲级愈合,未呈现伤口感染、脑脊液漏等严峻并发症。 定论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展成形术的两种固定办法均能添加脊髓受压患者病变部位的椎管面积,有用改进患者神经功用,微型钛板固定虽有手术时刻长、出血量大等缺陷,但能有用避免再关门现象,具有更好的远期作用。

[关键词] 微型钛板;带线锚钉;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展成形术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7(a)-0088-03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展成形术是医治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经典手术,现在被广泛使用,传统办法是用丝线悬吊保持椎板的开门状况[1],但此种办法有较高的术后轴性症状发作率[2],较多学者对固定办法进行了改进,现在常用的有带线锚钉固定法[3]与微型钛板固定法[4],均能有用削减轴性症状的发作,被广泛使用于临床,两种办法的比较研讨在国内尚属罕见,为比较两种办法的有用性与安全性,回忆性剖析本院收治的因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颈后路单开门带线锚钉固定椎管扩展成形术或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椎管扩展成形术的35例病例。

1 材料与办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本院确诊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并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展成形术患者35例,男21例,女14例。年纪39~65岁,均匀(55±5)岁,病程1~21个月,均匀(10±2)个月,印象学查看显现一切患者均>3个节段脊髓受压,根据术中内固定办法分为带线锚钉组与微型钛板组,两组患者的年纪、性别、术前JOA评分等一般材料比较,差异无计算学含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办法

带线锚钉组:以门轴侧的侧块中点为进钉点,手锥开口,向外上象限方向置入2 mm直径锚钉,将锚钉尾部的丝线经同节段棘突根部的预穿孔穿过,开门后拉紧丝线并打结固定所开之门,并于硬膜外置明胶海绵。

微型钛板组:椎板开门后将长度适合的微型钛板一端固定于侧块,另一端固定于同节段棘突根部,固定钉进钉时椎板侧笔直进钉,侧块侧可笔直或稍向外进钉,于钛板外放置明胶海绵。

1.3 调查目标与断定规范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刻、术中出血量、JOA评分、最窄椎管面积及并发症发作状况。最窄椎管面积在CT片上丈量。

JOA评分规范:①上肢运动功用(4分),0分为自己不能持筷或勺进餐;1分为能持勺,但不能持筷;2分为手不灵敏,但能持筷;3分为能持筷及一般家务劳动,但手蠢笨;4分为正常。②下肢运动功用(4分),0分为不能行走;1分为在平地行走需用支持物;2分为在平地行走可不必支持物,上楼时需用支持物;3分为平地或上楼行走不必支持物,下肢不灵敏;4分为正常。③感觉(6分),上肢0分为有显着感觉妨碍;1分为有轻度感觉妨碍或麻痹;2分为正常。下肢和躯干与上肢评分相同。④膀胱功用(3分),0分为尿潴留;1分为高度排尿困难,尿吃力,尿失禁或淋漓;2分为轻度排尿困难,尿频,尿踌躇;3分为正常。

1.4 计算学办法

选用SPSS 17.0计算软件对数据进行剖析,计量材料以x±s表明,选用t查验,以P<0.05为差异有计算学含义。

2 成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刻的比较

带线锚钉组均匀手术时刻为(80.8±15.3) min较微型钛板组的(90.1±20.9) min短,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带线锚钉组均匀术中出血量为(305.2±50.2)ml较微型钛板组的(385.2±60.4)ml少,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

2.3 两组患者JOA评分的比较

带线锚钉组术前为JOA评分为(7.9±3.5)分,术后一周为(12.5+2.9)分,术后两年为(11.4+3.3)分,微型钛板组术前为(8.2±2.7)分,术后一周为(12.9±2.7)分,术后两年为(13.5±2.6)分,术前和术后一周,两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计算学含义(P>0.05);术后两年,带线锚钉组评分低于微型钛板组,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

2.4 两组患者最窄椎管面积的比较

带线锚钉组最窄椎管面积术前为(136.7±31.6) mm2,术后一周为(273.9±40.3) mm2,术后两年为(255.7±30.4) mm2,微型钛板组术前为(134.9±30.9) mm2,术后一周为(276.1±42.8) mm2,术后两年为(277.1±33.3) mm2,术前和术后一周,两组最窄椎管面积比较,差异无计算学含义(P>0.05),术后两年,微型钛板组最窄椎管面积大于带线锚钉组,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

2.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作状况

两组患者切断均为甲级愈合,未呈现伤口感染、脑脊液漏等严峻并发症。

3 评论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展成形术作为一种经典的颈后路手术,至今已沿袭近40年,经后方入路进行颈椎管扩展,使受压的脊髓向后方漂浮,触摸致压物对脊髓的压榨,然后有用康复椎管容积[5],固定开门椎板的办法许多,传统的是关节囊悬吊法[6],即用粗丝线将掀起的椎板固定在“门轴侧”的椎旁肌或小关节囊上,因为丝线缝合在关节囊或椎旁软安排上,会影响椎旁安排,术后会呈现颈部长期不适及颈肩痛苦等轴向症状[7],且此固定是软性门轴固定,在门轴侧未到达骨性愈合之前,施加在椎板上的应力及椎板的弹性回缩力导致关节囊松懈,一起丝线对周围软安排有切开作用,呈现再关门概率高,因而,为削减轴性症状,下降再关门的发作率,许多骨科学者测验对固定办法进行改进,现在较为广泛开展的有带线锚钉法[8]与微型钛板法[9]。带线锚钉法将开门后的椎板直接用锚钉固定,术后随访作用满足。刚性相对较强的锚钉对避免椎管直径的回缩、再关门有必定的作用,但该术式将硬膜暴露在椎管外,术后或许呈现粘连。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术,术中以钛板将开门的椎板与侧块固定,经过微型钛板在掀起的椎板与同侧侧块之间构成安定的桥接结构。相对丝线和锚钉,椎板强度大,生物相容性好,可到达刚性固定,确保椎板开门侧的形状安稳,有利于门轴侧的骨性愈合,不光完成了手术后立刻安稳,也到达了长期安稳的作用。

颈椎后路手术后有45%~80%的患者呈现轴性症状,较多学者以为轴性症状的发作与术后长时刻的外固定关系密切,而微型钛板可提供牢靠的刚性固定,缩短外固定时刻,使患者能尽早进行功用训练,有用削减轴性症状的发作[10],术中操作应轻柔细心,开门视点要适中,以利于术后症状康复[11],微型钛板将硬脊膜彻底维护在椎管内,避免了因为术后瘢痕构成导致的脊髓再压榨[12-13]。

与该术式相同广泛选用的是带线锚钉内固定术,微型钛板与带线锚钉固定比较,有伤口大、出血多、手术时刻长等缺陷[14-15],故关于一般状况相对较差的患者应稳重挑选,任何一种手术都不或许适用于一切患者,在临床中应根据具体状况正确选用。

[参考文献]

[1] 沈惠良,曹立,张庆明.单开门椎管扩展成形术医治脊髓型颈椎病作用剖析[J].骨与关节损害杂志,2004,19(5):289-291.

[2] 孙宇.关于轴性症状[J].我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4):289.

[3] 秦超,廖全明.带线锚钉体系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使用[J].临床外科杂志,2013,21(2):149-150.

[4] 谢柏臻,华强,赵慧毅.微型钛板在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术中的使用[J].我国安排工程研讨,2014,18(35):5681-5686.

[5] 林圣荣,周非非,孙宇,等.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展成形术后颈椎矢状面平衡的改变[J].中华医学杂志,2014, 94(35):2726-2730.

[6] 马迅,赵小飞,赵轶渡.颈椎病手术减压办法挑选的临床研讨[J].中华外科杂志,2009,47(8):607-609.

[7] 王辉,丁文元,马雷,等.颈椎术后轴性症状[J].颈腰痛杂志,2014,35(2):146-148.

[8] 林久灶,林泉,崔为良.带线锚钉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展成形术中的使用[J].我国骨与关节损害杂志,2013,28(1):43-44.

[9] 菅凤增,陈赞,凌峰.微型钛钉钛板固定行颈椎管扩展成形术的开始临床陈述[J].我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2): 129-132.

[10] 张福明,邢利清,王春江.微型钛板固定在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中的使用[J].颈腰痛杂志,2011,32(6):450-452.

[11] 刘长营,孙伯香,聂林.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医治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J].我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讨杂志,2013,5(3):159-164.

[12] 李平元,苏小桃,欧军.改进单开门微型钛钉钛板内固定在颈椎管扩展成形术中的使用[J].我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4):2059-2061.

[13] 吴广森,马远征,陈兴,等.颈椎后路椎管扩展成形术的好坏初探[J].颈腰痛杂志,2005,26(3):259-263.

[14] 沈茂,尚显文,张皓.颈椎后路椎管扩展成形术两种手术办法的作用比较[J].医学信息,2014,27(9):223-225.

[15] 王经宇,张春霖,翟福英.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与单开门椎管扩展医治脊髓型颈椎病的比照[J].我国安排工程研讨,2014,18(9):1380-1385.

(收稿日期:2015-02-03 本文修改:王红双)

相关资讯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