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个音乐可以取得张力 音乐张力的研究进展

点击:0时间:2019-06-04 23:13:14

王娜 刘湍丽

摘要 音乐张力是指在倾听音乐的进程中,由听众的等待引起的放松或严重感。音乐张力具有激起心情的功用。音乐张力包括内涵张力和演凑张力两种。影响音乐张力的要素有音乐等待、音乐结构、唤醒和激活等。音乐张力的理论首要有申克式剖析理论、调性音乐生成理论、旋律等待模型和信息理论。最终讨论了音乐张力的打开特色、音乐张力的生理反映以及研讨办法。

关键词 音乐张力,音乐要素,音乐等待,音乐心情。

分类号 B849

音乐张力是一个有关音乐审美心思学的概念与领域。归于音乐学与美学、心思学等穿插研讨的课题。引进并学习国外的相关理论打开与之相关的探求与考虑,能够为咱们翻开通向知道民族音乐尤其是探寻音乐审美承受机理的别一种视界。

1 什么是音乐张力

1.1 音乐张力的含义

音乐张力的概念是由Krumhansl(1997)为更准确描绘音乐结构和音乐心情的联系而提出的。他用音乐张力的概念来联合音乐结构的认知和音乐心情。音乐张力是指由听众的等待引起的放松或开释需求的感觉,或称为音乐严重,它具有激起心情的功用(王娜,刘湍丽,沈德立,2012)。

1.2 音乐张力的类型

音乐张力有两种类型:内涵张力和演凑张力(陈丹,2011)。内涵张力是指音乐著作的内涵张力,即相邻的音、相邻的语句、相邻的阶段之间的比照联系和相互作用,首要体现为乐曲内部的强弱、快慢、刚柔等方面的比照,是作曲家以符号的办法所记载下来的思想和爱情处理。演凑张力是由演奏家运用演奏技法以物理的音响形状上完结的。以钢琴为例,钢琴演奏技法首要经过肢体的动作和力气的操控来完结。在钢琴演奏进程中经过对张力的运用和肌肉的操控则能够更完美地体现和处理著作的音乐内容及带动著作内部结构的联系发作比照和改动。经过这种比照联系和相互作用。能够使音乐演奏的空间变得愈加无限、愈加广大、层次感和感染力也变得更大更丰厚。详细来说,演凑张力是经过肌肉动作的“收”和“放”来完结。

2 影响音乐张力的相关要素

2.1 音乐张力与音乐等待

音乐等待是听众在感知音乐的进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心思现象,换言之,是指听众在归纳曩昔和现象的音乐信息的基本上,对音乐未来的改动作出的一种等待和猜测。音乐等待是一种心思活动,受音乐张力和扮演时刻的影响(郭颖权,2013)。在音乐张力与音乐等待联系的研讨中,特别重视根据音乐事情发生音乐等待的音乐句法中,声谐和节奏的层级安排(Lerdahl,2001;Lerdahl & Jaekendoff,1983;Meyer,1956;Huron,et al.,2006;Lerdahl&Krumhansl,2007;Margulis,2005)。Meyer(1956)以为音乐是一个不断改动的进程,了解与享用音乐取决于个别对音乐特性如音乐张力的感知和反响,音乐旋律的相似性和继承性决议着音乐等待的改动,音乐等待还受音阶和弦中不同度数音高的影响,即音乐等待伴跟着音乐张力而生,音乐中的某些特色会引起听众“持续”对音乐的等待,然后发生张力感和安稳感。

Margulis(2005)以为,音乐中的另一些特色完结着音乐等待,特别是音乐的含义和心情依赖于音乐中实践“事情”是怎么与音乐等待相对应的。音乐等待“被以为是人类思想的最基本战略,它着重曩昔音乐经历对将来发生的影响”的一种音乐现象。

2.2 音乐张力与音乐结构

音乐有其自身的内涵规矩和精细结构,而和声具有限制音乐办法的结构功用,不只能够安排音乐结构,安排音高的纵向结合,并且还能够断定不同的调式、调性,赋予音乐张力(郭颖权,2013)。以和声为例能够更好地阐明音乐张力与音乐结构的联系。和声作为竖式线条是勾画出音乐著作性格特征、颜色特色和发生音响作用的首要手法。和声的张力首要体现在和声的进行与趋向处理的进程中,音乐的严重与舒缓都能在这个进程中被解读出来。和弦各自的协和程度决议着它们之间的张力改动,和声的张力不只体现在严重不协和的和声中,也体现在从不协和过渡到协和的进程中。因而,任何的和声进行都是从不安稳到安稳,从严重到舒缓的。在实践的演奏中,可发现一切不安稳的隶属和弦都会处理到暂时的主和弦上,以贝多芬“悲怆”奏鸣曲榜首乐章引子部分这例,其不断地由一个个不安稳和弦过渡到相对安稳的和弦的进程,使音乐中不安和动乱的要素变得很激烈,刻画了作曲家心里那压抑不住的愤激和苦楚(陈丹,2011)。

2.3 音乐张力与唤醒和激活

那些建议音乐张力与唤醒和激活相关的学者建议,心思声学要素例如粗糙度(roughness)、响度(loudness)、音高概括(pitch contour)的增强并不一定有必要与音乐相关联(Burnsed & Sochinski,2001:Ilie & Thompson,2006;Pressnitzer,McAdams,Winsberg,&Fineberg,2000;Schubert,2004,Tsai,eta1.,2010)。根据这个观念,音乐张力并不是有必要要与音乐等待相联系的,而是跟着强度和活动等级的增强(例如,声响渐强,声响渐速,声响渐密)而增强,一起还跟着强度和活动等级的下降而下降。

有研讨对心思声学参数在音乐张力中的作用进行研讨,这些参数包括粗糙度(即不协和感)(Pressnitzer,et al.,2000)、旋律概括(Burnsed&Soehinski,2001)、声域(tessitura)(Frego,1999)、力度(Frego,1999;Ilie & Thompson,2006;Misen-heher,2001;Schubert,2004)和速度(Frego,1999;Geringer & Madsen,2003;Ilie & Thompson,2006)。成果标明,听众关于音乐张力的感知是与生俱来的,即不管被试的年纪巨细和受音乐练习经历的长短,他们关于音乐张力的判别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3 音乐张力的相关理论

3.1 申克式剖析理论

申克式剖析理论的提出者是Schenker(张力元,2005)。该理论首要研讨谐和级数(harmonic pro-gressions)是怎么朝着一个分数迫临的这个问题。该理论体系中存在三级剖析层次:远景、中景和布景,其间,远景(the foreground)是指从微观上显现了音乐著作中音与音之间、和弦与和弦之间的外在联系,基本上是音乐著作细节的全体展现:中景(the middle ground)包括中等深度水平的结构:布景(the background)是最基本的、最深层次的结构层面。关于音乐的剖析首要是在中景层面打开的。该理论被音乐家和根据计算机的作曲家所认可。

3.2 调性音乐生成理论

调性音乐生成理论是由Lerdahl和Jackendoff(1983)提出的。企图经过提出一个部分根据生成语言学(generative linguistics)的方针(goals)而不是内容(content)的语法来描绘听众了解调性音乐中的层级结构的办法。这个语法意欲提出音乐直觉(musicd intuition)的模型,并采纳清晰规矩的办法指使或生成结构,这种结构听众能够从物理信号(或音乐表层)无意识取得。这些准则解说了音乐直觉的组成成分,音乐直觉从本质上讲是具有等级性的。

该理论得到了多项研讨的支撑(Lerdahl & Krumhansl,2007)。例如。有研讨标明,西方的听众具有对调性层级(tonal hierarchy)的内隐常识(Krumhansl & Shepard,1979;Krumhansl & Kessler,1982),即使是毫无经历的听众。他们也能分辨出同一个调(key)内的层级和不同调之间的差异(Dowling&Harwood,1986)。

3.3 旋律等待模型

Margulis(2005)提出的旋律等待模型完结了对音乐等待的量化预期。在该模型中描绘了三种类型张力改动的反响:

惊讶(surprise)——音乐张力与音乐等待等级水平呈负相关。

回绝(denial)——音乐张力与内隐的回绝直接相关。

等待(expectancy)——音乐张力是关于将来事情的事情的预期强度。

对Margulis的音乐张力预期和Krumhansl的张力数据资料比较的成果标明(Krumhansl,1997),根据等待的张力是整体音乐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听众在接连等级进行鉴定和完结旋律补全使命中所做出的反响的成果,为Namour和Margulis的模型中的准则供给了实证支撑(Cuddy & Lunney,1995;Thompson,et al.,1997;ScheHenberg,1996;Schellenberg,1997)。

3.4 信息理论

Shannon和Weaver(1949)提出了信息理论,建议假如听众听到了一系列音组成了大调上行音阶的前七个音,下一个音很或许是主音,在这种状况下的不断定性是较低层次的。可是,假如七个音按恣意次序演奏,那么关于下一个音是什么音的不断定性就处于较高的层次了。当存在许多或许的成果,且一起呈现的或许性持平时,不断定性最大。为了证明这一理论,研讨者选用了以下办法:演奏C大调音阶上的七个音符,停在导音上(天然音B),成果发现,对旋律的等待导致遭到西方音乐传统同化和听众巴望处理到主音(C)。相同的现象在大谐和弦的和声进行中也得到了证明:I-Ⅳ-ii-Ⅴ。

4 音乐张力研讨的开展

4.1 音乐张力的打开特色

Fredrickson(1999)以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为被试,讨论了音乐张力的打开特色,成果标明低年级学生的判别规范更为宽松,而高年级学生的判别规范更为保存。

Burnsed和Sochinski(2001)以成年人和青年人为被试,研讨了响度改动对音乐张力的影响,成果发现:可是该研讨并没有对青年人和成年人的张力进行比较剖析。

王娜,刘湍丽,沈德立(2012)的研讨成果支撑。他们以小学四年级、初中二年级和高二年级中有音乐经历和无音乐经历的学生为被试,选用等级量表鉴定法,讨论概念提示和音乐经历关于音乐张力感知的影响。成果发现:(1)音乐张力感知是一个随个别老练而不断打开的进程,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二年级之间音乐张力感知改动较大,到高中二年级趋于安稳;(2)音乐练习经历仅对小学四年级被试的音乐张力感知有促进作用,概念提示有助于小学四年级被试对音乐张力概念的了解,而对高二被试无明显促进作用。这一研讨标明,小学四年级被试中无音乐经历者好像遭到详细概念的引导,开端按照给定的概念规范去进行音乐张力判别,然后使得有经历被试和无经历被试的音乐张力判别值没有明显差异。

4.2 音乐张力引起的生理改动

音乐张力引起个别的心情改动会随时刻在强度和质量有改动。这种改动经过生理学丈量得到支撑。Krumhansl(1997)以在校的大学生为被试,分为试验组和操控组。试验组被试40名,他们一边倾听有6种哀痛、惧怕和快乐感的音乐片段,一边检测这些被试是否引发了哀痛、快乐、惊骇和惧怕的心情体会。操控组被试38名,一边倾听音乐,一边由计算机记载他们的心脏活动、皮肤电活动和呼吸反响。研讨者比照两组被试体会到4种心情体会的程度差异。成果发现:(1)音乐对被试的心情生理反响有全面的影响:(2)根据片段的心情性质的不同,被试的生理目标有不同的改动;(3)哀痛的等级与心跳速度、血压、皮肤电传导和温度的改动相关最高;(4)惧怕的等级与血液活动的速度和广度有相关;(5)快乐的等级与呼吸的改动有相关。

Krumhansl(1996)让被试听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降E调K282的榜首乐章中的一段。要求他们对其做出感觉的判别。讨论当新的音乐主题和音乐张力呈现时,被试的心跳和血压是否有改动。成果发现音乐张力的等级与被试心跳速度和血压的改动相关。

4.3 音乐张力研讨办法

当时关于音乐张力的丈量首要选用两种办法:(1)以Madsen和Fredrickson(1993)的CRDI为代表,对音乐张力进行即时丈量,该办法的长处是能够选取现实日子中已有的音乐为试验资料,生态效度较高,可是却难以剖分出各种音乐要素的作用。(2)数字鉴定法,即让对被试听赏音乐后所感遭到的张力等级进行鉴定,该办法的长处是能够选用音乐软件克己音乐资料,因而能够对音乐要素进行严格操控,办法也简单易行,可是这种办法不能对音乐张力进行即时丈量,因为被试按照主试事前断定好的等级进行挑选,使得成果的剖析是按照成果的鉴定而非根据音乐资料自身。

因而,应拓宽新的更准确的断定音乐张力的办法和手法。别的选用软件发明的旋律进行研讨,生态效度较低,而假如选用已有的音乐作为试验资料,其生态效度进步了,可是现实日子中的音乐中包括的音乐要素许多,怎么从现实日子中的音乐中并仅对其间的特定要素进行研讨?这需求选用新的研讨办法对音乐参数进行体系操控。

当时关于音乐张力的研讨中,首要是以心思声学中各个音乐参数为研讨变量,考察不同参数在音乐张力感知中所起的作用。关于音乐参数对音乐张力感知的作用也有不同的见地,有的研讨者以为各种参数的作用能够相加,当参数一起增强张力等级就会升高;而有的研讨者以为不同参数在强度上朝不同方向的改动(例如声响渐强和渐徐一起发作)或许会增强张力。那么各参数之间的作用是怎样的?当时的研讨很少对音乐的要素间交互作用进行讨论。认知神经科学的相关研讨为辨认音乐张力中相关的影响要素供给了或许性。因而关于这一问题的探求,企图借助于事情相关电位(ERP)技能,在操控音乐要素的条件下,对音乐要素各变量的交互作用进行体系考察,首要重视三个音乐要素:音高、响度和速度。以期经过这样的研讨,取得关于音乐张力的加工进程,以及在加工进程中所诱发的大脑内各成分波的改动状况。

音乐已成为与咱们日子休戚相关,音乐是人类日子的遍及特质。有人类的当地都会有音乐,它传达着某种信息,或鼓舞斗志,或舒缓压力,或营建空气,不同的音乐对人类日子会发生不同的影响。怎么正确有用地运用音乐,能带给人们心思认知上的不同感觉。这种特别感觉对进步日子,作业效率,调理心情,有活跃的含义,这也是需求处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人类的日常作业日子中,音乐能发生不同的作用。音乐是一种有人参加的活动,听音乐的进程是人类信息加工的进程。音乐对人的听觉发生影响,能有用的进步日子,作业效率,调理心情。影响着人的心思健康在通常状况下,完善音乐张力的理论模型、清晰音乐张力感知的神经机制,在此基础上,有助于进一步清晰音乐要素是怎么影响个别心情的。因而音乐张力的研讨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相关资讯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