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活玉浅表创面贴敷敷料 纳米银抗菌敷料用于皮肤浅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创伤换药作用研讨

点击:0时间:2021-10-10 07:24:29

杨静平 王宝钢

【摘 要】 意图 调查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和凡士林纱条在皮肤浅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创伤换药效果。 办法 选用回忆性研讨的办法,将某医院外科门诊从2014年4月~2015年2月的86例皮肤浅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选用纳米银抗菌敷料换药,对照组选用凡士林纱条换药,比较两组创伤渗出削减时刻、创伤愈合时刻及换药次数的差异。 成果 实验组渗出削减时刻显着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1),实验组创伤愈合时刻与换药次数显着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 定论 纳米银抗菌敷料在用于皮肤浅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换药中显着优于凡士林纱条,可引荐临床运用。

【关键词】 纳米银抗菌敷料 切开引流 创伤换药

浅表脓肿是因为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皮脂腺囊肿感染而构成[1]。现在外科门诊做切开引流的患者主要是疖、痈及皮脂腺囊肿并发感染的患者。传统多选用凡士林纱条作为皮肤浅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创伤换药的敷料,但发现凡士林纱条不能吸收渗液,使周围皮肤浸渍;周围皮肤易呈现渗出性炎症;并且肉芽易长入纱布网眼内,揭去敷料时,损害重生安排引起痛苦、渗血,影响创伤的愈合[2]。本研讨旨在调查纳米银抗菌敷料用于浅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创伤换药的效果,为临床实践供给科学依据。

1 目标与办法

1.1 研讨目标 挑选某医院外科门诊从2014年4月~2015年2月皮肤浅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创伤换药的患者86例为研讨目标。研讨目标的当选规范为:年纪大于18岁,临床材料完整的疖、痈及皮脂腺囊肿并发感染患者。扫除规范为:患有糖尿病、免疫性疾病、静脉曲张、静脉炎、养分不良等影响创伤愈合的疾病及对金属银过敏者。将研讨目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间实验组44例,为2014年10月~2015年2月的门诊患者;对照组42例,为2014年4月~2014年9月的门诊患者。

1.2 研讨办法 选用回忆性研讨的办法,将研讨目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选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换药,对照组选用传统办法换药,比较两种换药办法的效果。

1.2.1 换药办法 实验组选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换药。用0.9%生理盐水将敷料滋润后填充创伤,外敷无菌敷料。依据创伤渗出液量和创伤条件替换敷料,初期每日或隔日替换一次,渗出削减后3~4天替换一次,直到创伤愈合。避免与含凡士林、氯、碘、过氧化氢的产品合用,以避免敷料效能削弱。对照组选用传统换药,创伤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再用无菌纱布外敷。依据创伤渗出液量和肉芽成长状况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渗出削减后可延长2~3天换药一次,直到创伤愈合。

1.2.2 材料 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为深圳市爱杰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出产。凡士林纱条为医院克己,将纱布制成4cm×8cm巨细、单层,并去毛,将去毛纱布用凡士林涂改后,经高压蒸汽灭菌后运用。

1.2.3 调查目标及鉴定规范 (1)创伤渗出削减鉴定规范:外层敷料无渗出,有肉芽成长。(2)创伤愈合鉴定规范:创伤长平,无渗出,3%过氧化氢涂改部分无氧化反响。

1.2.4 饮食及活动辅导 术后主张患者进食养分丰厚的清淡饮食,多食生果、蔬菜,忌食油腻及刺激性食物,戒烟酒。留意劳逸结合。

1.2.5 统计学办法 将原始数据输入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材料用t查验,计数材料用χ2 查验的办法进行统计分析。

2 成果

2.1 研讨目标的一般材料

86例研讨目标中,男49例,女37例;年纪18岁~80岁,平均年纪(47.09±14.88)岁;脓肿部位:头颈部18例,躯干部51例,四肢及腋窝17例;脓腔巨细:2.0cm×2.0cm×1.0cm~5.5cm×5.0cm×4.5cm。两组患者的性别、年纪、脓肿部位、脓腔巨细,经查验差异无统计学含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2)。

2.2 两组患者创伤愈合状况

两组患者创伤愈合状况见表3。由表中的成果可见,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创伤渗出削减时刻、创伤愈合时刻均显着缩短,换药次数显着削减。

3 评论

本研讨成果显现,纳米银抗菌敷料用于皮肤浅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创伤换药效果显着优于凡士林纱条,患者创伤渗出削减时刻、创伤愈合时刻均显着缩短,换药次数显着削减;在价格上,纳米银敷料比一般敷料每个部位换药费用添加35元,但均是在乡村合作医疗和医保报销范围内的,故引荐临床运用纳米银抗菌敷料。

3.1 凡士林油纱的缺陷:凡士林纱条是油性纱条,透气性差。因其无吸收性,在脓性渗出较多的感染创伤运用时不只不能吸收渗液,反而使炎症加剧,甚至会导致周围的皮肤浸渍,加剧损害[3];换药时易与肉芽粘连,加剧患者痛苦。

3.2 纳米银抗菌敷料的优势:纳米银抗菌敷料透气性好。纳米银敷料是网状纤维结构,因此更有利于创面渗出和引流,纳米颗粒具有较强的皮肤渗透性,可发生热效应,改进部分微循环,能促进安排细胞成长,加快创面愈合与肉芽安排构成[4]。银是一种白色重金属,其抗菌消炎机制是银离子与细菌病原体的DNA碱基结合,使DNA不能仿制,银离子与细菌病原体蛋白质结合,构成银蛋白,可使细菌失活[5];纳米银敷料触摸创伤后,敏捷并耐久地开释纳米银粒子,快速有效地杀灭侵入创伤的细菌、真菌及其他病原体,使感染得到操控。替换敷料时不粘连创面,削减替换敷料时出血和痛苦的现象,削减损害重生的肉芽安排,有利于创伤愈合,银不光能够杀灭微生物、促进创伤愈合,并且具有抗炎止痛的效果,其止痛机制可能与银的抗炎特性、削减致痛物质和炎性介质的开释、缓解炎症反响及阻断离子通道、影响痛苦的传导有关[6]。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外科学[M].第五版.北京:公民卫生出版社,2000:176-181.

[2]付向阳,郭春兰.纳米银抗菌敷料在糖尿病并發浅表脓肿切开引流创伤换药中的使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9):1818-1819.

[3]付向阳,郭春兰.纳米银抗菌敷料在糖尿病并发浅表脓肿切开引流创伤换药中的使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9):1818-1819.

[4]毛庆龙.使用纳米银抗菌敷料医治烧伤后期剩余创面的调查[J].我国误诊学杂志,2009,24(9):848-849.

[5]张媛媛,孙皎.纳米银作为抗菌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讨进展[J].中华医疗器械杂志,2007,31(1):36-38.

[6]郭春兰,王萍.爱可欣敷料在防备外科手术部位切断感染的研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4):511-512.

相关资讯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