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物养心 养心 忘心 专注
胡子民
人到晚年期望健康长寿。但怎么做到摄生又养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奇招。我的观念是:摄生不如养心,养心不如忘心,忘心不如专注。环绕心气做文章,才干延年益寿,健体强身。
养心不如忘心
摄生不如养心的道理我们都知道,而养心的要害是“忘心”。所谓“忘心”就是正视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年纪,忘掉年纪,忘掉疾病,忘掉烦恼,忘掉过节,忘掉对立,忘掉财富,忘掉赤贫,忘掉引诱。这么多忘掉归根结底就是郑板桥的一句话:“难得糊涂”。有人用恬淡人生来归纳“忘心”,恬淡名利、恬淡荣辱、淡忘年纪、淡忘形体、淡化衣食、淡漠情怀、淡水结交。总归,与“忘心”休戚相关。人到晚年,许多工作已不可更改,比方年纪、变老、疾病、无能为力。倒不如爽性忘了它,顺从其美,这就是“忘心”。
忘心不如专注
“忘心”不是没有心,是该忘的忘,该记的记,乃至某些要害工作上还得“专注”。
我有两个朋友,年纪都愈七旬。一位是退休教师,退休后沉迷门球运动,不光喜欢打球还喜欢写球,他写的关于门球方面的文章常在北京门球杂志刊登,还出了介绍门球的专著。前不久,他率队代表我国参加了在韩国举办的门球国际比赛。回国后转战江西九江、安徽淮南,忙得不亦乐乎。他的博客也疏于办理,访问的网友质问他时,他答复:“心无二用,眼下专注于门球工作,恕不网聊了。”这就是他的“专注”。七十多岁的人,精力矍铄,耳聪目明,一点点没有老态。
别的一位朋友与他不同,以静制动,连续了爱写作的专长。专注致志地笔耕不辍,文章遍及全国各地报刊,现已出文集数册,得到许多好评。每天除了迟早漫步外就专注于写作,案牍勤劳,愉脑悦心,收成甚丰。他对我说:“我现在忙得连死的时刻都没有了。”意思是说,专注到没有时刻考虑生老病死的问题。七十多岁,一点病痛都没有,仅有的缺点就是眼疾,或是用眼过度的原因。
从两个朋友身上,我看到了晚年人养身不如养心,养心不如忘心,忘心不如专注的道理。人老了,忘掉存亡,忘掉病痛,专注于喜欢的工作,不光有所收成并且还能够到达养心、摄生的意图,然后有望益寿延年,尽享落日的夸姣。 (修改 林 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