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达莫和血塞通 银杏达莫和血塞通医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比照
刘海峰+刘林+孙欢欢
【摘要】 意图 评论银杏达莫和血塞通医治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办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研讨组和对照组, 各50例。研讨组给予银杏达莫医治, 对照组给予血塞通医治。比照两组医治前及医治后2周脑卒中神经功用残缺评分。成果 医治前两组脑卒中神经功用残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医治后2周研讨组神经功用残缺评分为(10.6±0.7)分, 对照组为(13.4±1.5)分, 研讨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研讨组和对照组出院12个月的病死率分别为2%、12%,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定论 相对于血塞通, 银杏达莫医治急性脑梗死效果更为必定, 对改进患者预后效果必定。
【要害词】 银杏达莫;脑梗死;血塞通;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5.100
跟着年纪的增加, 脑卒中发生率显着进步。脑卒中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严重影响患者生计质量。急性脑梗死发生后首要以溶栓、抗凝、改进神经细胞功用为首要医治计划[1]。因而本次拟以2014~2015年本院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讨目标, 评论银杏达莫和血塞通的医治价值。现陈述如下。
1 材料与办法
1. 1 一般材料 搜集本院2014~2015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研讨组和对照组, 各50例。研讨组男35例、女15例、均匀年纪(48.5±6.5)岁、均匀病程(8.4±1.8)h;对照组男34例、女16例、均匀年纪(49.7±8.1)岁、均匀病程(8.7±2.6)h。两组一般材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当选及扫除规范 当选规范:①本次就诊临床材料完整;②无认知功用危害者。扫除规范:①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者;②房室传导阻滞、恶性心律失常者;③对银杏达莫、血塞经过敏者。
1. 3 医治办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根底医治均相同:甘露醇降颅压、铲除自由基、按捺血小板集合、调整血脂、降压、调整血糖等。
1. 3. 1 研讨组 选用银杏达莫注射液(通化谷红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2026139)医治, 运用办法20~25 ml参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 1次/d, 连用14 d。
1. 3. 2 对照组 选用血塞通注射液(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53020664)医治, 运用办法0.2 g血塞通注射液参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 1次/d, 连用14 d。
1. 4 查询目标 ①比较两组医治前及医治后2周脑卒中神经功用残缺评分。②比较两组出院12个月的病死率。
1. 5 统计学办法 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剖析。计量材料以均数±规范差( x-±s)标明, 选用t查验;计数材料以率(%)标明, 选用χ2 查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2 成果
2. 1 两组医治前及医治后2周脑卒中神经功用残缺评分比较 医治前两组脑卒中神经功用残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医治后2周两组脑卒中神经功用残缺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出院12个月的病死状况比较 研讨组和对照组出院12个月的病死率分别为2%(1/50)、12%(6/50),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
3 评论
脑梗死是以局灶性神经功用缺失为首要特征的疾病, 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色, 据流行病学查询显现2015年我国脑梗死新发患者到达200万余人。因为脑部神经元能量储藏少, 对缺血、缺氧灵敏, 因而促进血流再通和防止脑安排进一步损害为医治的要害[2, 3]。
本次研讨发现研讨组在根底医治上加用银杏达莫医治后, 医治结束时在神经功用残缺评分上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银杏达莫是由银杏叶提取物与双嘧达莫组成的复方制剂, 具有改进微循环、抗自由基的效果, 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中[2]。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扩血管、进步红细胞变形才能、按捺神经细胞凋亡、改进回忆、防备发呆等效果, 进步损害大脑损害细胞的增殖率。双嘧达莫具有按捺血小板集合、免除血管痉挛、进步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减轻全血粘稠度等效果。一起能够反转缺血脑安排线粒体下降的膜流动性, 削减脑安排缺血后乳酸的升高[4-6]。有学者剖析发现[3]联合银杏达莫医治的研讨组在医治结束时, 血浆粘度、红细胞集合指数显着优于对照组。相同有学者[4]动态剖析脑梗死运用银杏达莫后的脑CT图画, 成果发现研讨组在病灶缩小或密度改进上显着优于对照组。动物试验标明银杏达莫能够经过下调CASPASE-2蛋白的表达削减脑缺血再灌注损害[5]。
综上所述, 相对于血塞通, 银杏达莫医治急性脑梗死效果更为必定, 对改进患者预后效果必定。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用残缺程度评分规范.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2, 29(6):381-382.
[2] 张春和, 金艳, 代国军, 等. 缺血性脑卒中生物标志物研讨进展. 世界查验医学杂志, 2012, 33(18):2231-2233.
[3] Wu B, Liu M, Liu H, et al. Meta-ana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for ischemic stroke. Stroke, 2012, 8(6):1973-1979.
[4] 王小姗, 狄晴, 曹辉, 等. 银杏叶提取物对缺血再灌注鼠脑维护效果的研讨.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2, 19(5):53-54.
[5] 孟范文, 王涛, 张士喜, 等. 杏丁注射液医治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查询及其对血浆SOD、MDA和LPO的影响. 我国新药杂志, 2013, 11(6):242.
[6] 饶明俐. 我国脑血管病防治攻略. 北京:公民卫生出版社, 2007:65-66.
[收稿日期:2016-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