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国丹白癜风医院冯素莲参加中西医结合儿童外治疗法学术研讨会

点击:1487时间:2020-11-25 10:51:41

崔蓓蓓

【摘要】 意图 研讨剖析新生儿院内感染相关风险要素, 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办法 回忆性剖析56例发作院内感染的新生儿的临床材料, 查询发作院内感染的风险要素, 并提出护理对策, 总结护理经历。成果 呼吸道、消化道以及败血症是最为常见的感染类型, 其间呼吸道感染19例(33.9%), 消化道感染16例(28.6%), 败血症8例(14.3%)。革兰染色阴性菌是首要的致病菌(77.4%), 其间以肺炎克雷伯菌(32.1%)、大肠埃希菌(20.8%)以及铜绿假单胞菌(13.2%)最为常见。住院时刻>2周、出世体质量<1500 g以及胎龄<32周是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独立风险要素(P<0.05)。经活跃医治及护理干涉, 55例(98.2%)患儿治好出院, 逝世1例(1.8%)。定论 住院时刻、出世体质量以及胎龄是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风险因子, 感染类型以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为主。预见性的护理干涉有助于消除新生儿院内感染高危要素露出风险。

【关键词】 院内感染;新生儿;高危要素;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8.169

新生儿各器官功用远未发育老练, 对外界抵抗力较差, 在遭到致病微生物影响后较易发作感染, 而病房内存在多种致病菌, 故新生儿院内感染并不罕见[1]。虽然现在关于新生儿的医疗技能取得较大前进, 使许多危重症新生儿取得有用医治。但关于重症院内感染的新生儿, 其逝世率仍较高[2, 3]。把握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要素有助于供给预见性护理干涉, 进而下降院内感染发病率, 保证新生儿健康安全。本文即对本院部分院内感染新生儿进行剖析总结。现陈述如下。

1 材料与办法

1. 1 一般材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本院56例院内感染的新生儿, 收集其完好临床材料并进行回忆性剖析。其间男31例, 女25例;足月儿38例, 早产儿18例;出世体质量1032~4250 g, 中位体质量2570 g。

1. 2 院内感染确诊规范 ①入院48 h后发作的感染;②在原感染基础上, 呈现新的感染灶;③在临产进程中和产后取得的感染。关于无显着感染病灶, 但存在显着的感染体现, 如白细胞计数增高或下降、频频呼吸暂停、黄疸、拒乳、安静或烦躁、体温不升或发热、降钙素原和(或)超敏C反响蛋白升高级体现的患儿, 同时列入新生儿感染。

1. 3 办法 收集临床材料, 计算患儿性别、胎龄、出世体质量、住院时刻、住院期间有无侵入性操作以及有无防备性运用抗生素等一般材料进行计算学剖析, 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 总结护理经历。

1. 4 计算学办法 选用SPSS19.0计算学软件对数据进行计算剖析。选用多要素回归剖析剖析新生儿院内感染与各露出要素的联系。P<0.05为差异具有计算学含义。

2 成果

2. 1 感染类型 呼吸道、消化道以及败血症是最为常见的感染类型, 其间呼吸道感染19例(33.9%), 消化道感染16例(28.6%), 败血症8例(14.3%), 颅内感染6例(10.7%), 皮肤软组织感染6例(10.7%), 其他1例(1.8%)。

2. 2 致病微生物 56例院内感染新生儿中, 经病原学及药敏学检测, 气道分泌物培育阳性2例(3.6%), 血培育阳性者51例(91.1%), 余3例(5.4%)细菌培育阴性。在细菌培育阳性的53例患儿中, 致病菌为革兰染色阴性者41例(77.4%), 其间肺炎克雷伯菌17例(32.1%), 大肠埃希菌11例(20.8%), 铜绿假单胞菌7例(13.2%), 鲍曼不动杆菌3例(5.7%), 嗜麦芽窄食单孢菌3例(5.7%)。革兰阳性菌12例(22.6%), 其间金黄色葡萄球菌7例(13.2%), 肠球菌3例(5.7%), 表皮葡萄球菌2例(3.8%)。

2. 3 高危要素 将胎龄、性别、住院时刻等露出要素行多要素回归剖析, 成果显现, 新生儿性别、有创操作以及防备性运用抗生素非院内感染的风险要素, 而出世体质量<1500 g (OR=1.25, P=0.026)、胎龄<32周(OR=1.32, P=0.032)以及住院时刻>2周(OR=1.37, P=0.017)是院内感染的独立风险要素。

2. 4 预后 经活跃医治及护理干涉, 55例(98.2%)患儿治好出院, 逝世1例(1.8%), 逝世原由于败血症致多器官功用衰竭。

3 评论

虽然采纳多种防备办法, 但新生儿院内感染仍未完全根绝, 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安全。关于发作院内感染的新生儿, 其发病原因既与住院期间的医疗及护理有关, 也与患儿本身特色存在必定联系[4]。新生儿器官功用不完善, 抵抗力较差, 关于早产儿而言风险性更大。把握院内感染的高危要素有助于给予防备性干涉, 下降院内感染发作率。

本研讨成果显现, 出世体质量<1500 g、胎龄<32周以及住院时刻>2周是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要素, 而与新生儿性别、有创操作以及防备性运用抗生素无显着相关。究其原因, 新生儿胎龄越小, 则出世体质量相对就越低, 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差, 进而易发作感染[5]。而病房内环境质量相对较差, 各物品及空气中存在多种致病微生物, 住院时刻越长, 则新生儿取得感染的几率越大。

呼吸道和消化道是新生儿院内感染最多见的部位, 针对上述发病特色,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病房内环境的消毒办理, 每天一次选用紫外线或空气消毒机对新生儿病房完全消毒。对病房地上、空气、墙面、物品以及医疗设备定时采样检测, 坚持环境清洁, 从源头消除风险要素。此外, 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后清洁双手, 避免医源性感染。加强对产妇的健康教育, 嘱其严厉消毒奶具, 喂奶前后清洗双手及乳头, 勤换衣物, 避免致病菌经消化道途径感染新生儿。

综上所述, 住院时刻、出世体质量以及胎龄是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风险因子, 其间以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最为多见。针对上述高危要素采纳预见性的护理干涉, 有助于从源头操控感染源, 下降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黄娅铃, 曾子耘, 徐萱, 等. 我国大陆地区新生儿院内感染病原体散布的体系点评. 重庆医学, 2016, 45(3):380-382.

[2] 廖均梅, 周渊, 王艳. 惠州市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院内感染的风险要素剖析.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6, 37(2):150-151.

[3] 张小玲, 张林, 许瑾, 等.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要素剖析及临床对策.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5, 31(4):62-64.

[4] 刘淑波, 杜柯凝, 黄艳智. 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防备及护理办法研讨. 我国医药攻略, 2016, 14(9):264.

[5] 胡黛菊, 黄惜华, 李惠怡, 等. 护理缺失所造成的新生儿院内感染原因剖析及对策.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36(3):465-466. [收稿日期:2016-05-23]

相关资讯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