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使用

点击:0时间:2024-06-12 18:40:58

肖岚

[摘要] 意图 评论超声确诊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 办法 回忆性剖析48例脑梗死患者(调查组)的颈动脉超声查看状况,并与同年纪段4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超声检测成果进行比较。关键调查内-中膜厚度、有无动脉粥样斑块构成、斑块方位、回声类型及狭隘程度,进行点评和剖析。 成果 ①调查组CCA-IMT均匀厚度(1.17±0.10)mm,BIF-IMT均匀厚度(1.42±0.11)mm,对照组CCA-IMT均匀厚度(0.73±0.11)mm,BIF-IMT均匀厚度(0.97±0.10)mm,调查组CCA-IMT、BIF-IMT显着高于对照组,两组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②两组颈动脉粥樣斑块检出率及回声类型比较,调查组斑块检出率显着高于对照组(89.6% vs 22.9%,P<0.05),差异有统计学含义;调查组回声类型以软斑为主(占86.1%,37/43),对照组以硬斑为主(占54.5%,6/1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③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散布部位均以颈动脉分叉处为主,两组差异无统计学含义(60.5% vs 63.6%,P>0.05);④两组颈动脉狭隘程度比较,调查组以中重度狭隘为主(占77.1%,37/48),对照组以轻度狭隘为主(占81.3%,39/4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 定论 超声能精确地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狭隘程度,及时行超声查看能前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为临床有用防备和医治脑梗死的发作开展供给牢靠根据,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 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点评;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0-0103-04

脑梗死是一种因为脑的供血动脉狭隘或阻塞、脑供血缺乏导致脑安排坏死的脑血管疾病,又称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发作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要素之一[1]。研讨显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构成构成血流动力学改动,与脑梗死的发作、复发及梗死部位密切相关[2]。脑梗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症状较轻患者可无任何临床体现,症状较重患者可引起瘫痪乃至呈现癫痫与休克,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子质量[3,4]。因而,前期发现并诊治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防备及操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作开展具有重要含义。本文回忆性剖析48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查看材料,并与健康人群进行了比较,意图在于点评超声确诊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运用价值。

1材料与办法

1.1 一般材料

(1)脑梗死组(n=48):从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入住院医治的脑梗死患者中挑选48例设为脑梗死组(调查组),其间,男30例,女18例,年纪48~82岁,均匀64.8岁,扫除心源性、出血性、恶性肿瘤、肝病及类风湿患者。病程均在3 d之内,一切患者契合相应的脑梗死确诊规范[5],并经CT等印象学查看确诊,且与临床体现共同。(2)对照组(n=48):选取我院同期体检人群中无脑梗死者48例,其间男32例,女16例,年纪47~75岁,均匀63.5岁。两组年纪、性别等一般材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与办法

运用PHILIP公司IU elite及HD11 XE五颜六色多普勒超声确诊仪,频率为5~12 MHZ的高频线阵探头。受查看者取仰卧位,颈部放松,头略向后仰,倾向对侧,以充沛露出查看部位。探头置于颈根部,先找到颈总动脉(common cartied artery,CCA)近心端,然后沿血管走行平行向上扫查,顺次显现颈动脉分叉处(the bifurcate of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y,BIF)、颈内动脉(internal cartied artery,ICA)、颈外动脉(external cartied artery,ECA)直至入颅处,扫查时留意要接连纵横多切面扫查,仔细调查血管的形状、有无斑块及斑块的回声类型、有无狭隘,并记载和丈量内-中膜厚度(intra media thickness,IMT)及斑块巨细、方位、血管狭隘程度。

1.3 超声点评规范

临床上点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常用目标为内-中膜厚度(IMT),即动脉管腔内膜面外表与中层外外表的垂直距离,正常状况下颈总动脉IMT<1.0 mm,颈内动脉IMT<0.8 mm,颈总动脉分叉处IMT<1.2 mm,超越上述规范则视为IMT增厚,若部分IMT厚度>1.5 mm,可确诊为斑块构成[6]。横切面调查有无斑块,并丈量最大厚度,纵切面丈量斑块的上下径(长度)。对有多个斑块者,挑选面积最大的1~2个进行记载。

狭隘程度(%)=(B-A)/B×100%,其间A为狭隘处最小内径,B为狭隘处血管最大内径。轻度:狭隘率<50%,管腔有必定程度的缩小,无血流动力学改动;中度:狭隘率50%~69%,狭隘处血流显着加速,呈五颜六色花样血流;重度:狭隘率70%~99%乃至挨近阻塞,狭隘远端血流流速进一步加速,为湍流或涡流;阻塞:无血流信号。

1.4调查目标

比较两组颈动脉IMT、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状况、斑块回声类型、斑块散布方位、颈动脉管腔狭隘程度。以五颜六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调查血管血流状况,并记载相关数据。

1.5 统计学办法

选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计量材料以(x±s)标明,比较选用U查验,计数材料以[n(%)]标明,比较选用χ2查验,等级材料比较选用秩和查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含义。

2 成果

2.1超声体现

2.1.1 血管内-中膜(IMT)反常 调查组48例患者,超声确诊47例IMT增厚,占97.9%(47/48),CCA-IMT厚度1.07~1.32 mm,均匀(1.17±0.10)mm,BIF-IMT厚度1.3~1.58 mm,均匀(1.42±0.11)mm。增厚的内里膜声像图体现为鸿沟为高回声线状内膜,中心呈中低回声长条状略向管腔凸入(封三图1)。

2.1.2 动脉粥样斑块构成 调查组48例脑梗死患者中43例发现有动脉粥样斑块构成,占89.6%,声像图体现呈多样性,与斑块内成分有关,分为低回声斑块、等回声斑块、不均质回声斑块及强回声斑块(封三图1、封三图2)。

2.1.3 颈动脉狭隘 调查组48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管腔均有不同程度狭隘,37例患者有中度或以上狭隘,占77.1%(37/48)。狭隘处可见五颜六色花样血流,流速显着加速(封三图3)。

2.2 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比较

调查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均匀(1.17±0.10)mm,颈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BIF-IMT)均匀(1.42±0.11)mm,对照组CCA-IMT均匀(0.73±0.11)mm,BIF-IMT均匀(0.97±0.10)mm,急性脑梗死组CCA-IMT、BIF-IMT显着高于对照组,两组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见表1。

2.3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及斑块回声类型比较

调查组48例患者中有43例检出斑块(89.6%,43/48),对照组48例患者有11例检出斑块(22.9%,11/48),两组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含义(χ2=22.761,P<0.05)。调查组以软斑(低至等回声斑及不均质回声斑)为主,占86.1%(37/43),对照组以硬斑(强回声斑)为主,占54.5%(6/1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

2.4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散布部位比较

两组斑块散布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均以颈总动脉分叉处为主,其次为颈总动脉骨干,次之为颈内动脉开始处,见表3。

2.5两组颈动脉狭隘程度比较

调查组轻度狭隘占22.9%(11/48),中度以上狭隘占77.1%(37/48),对照组轻度狭隘占81.3%(39/48),中度及以上狭隘占18.7%(9/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见表4。

3评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累及全身动脉血管的缓慢非炎症性、增生性病变,因为动脉发作局限性变性、坏死、纤维化、钙化、类脂质堆积,动脉壁结构反常等,致使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构成,首要累及大中动脉内膜,是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学根底[7]。跟着年纪的添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处的动脉内-中膜增厚、斑块构成以至于狭隘乃至阻塞。斑块内富含的脂质和胶原纤维可使血液中血小板激活,然后发动凝血机制致血栓构成,是脑梗死的重要风险要素之一。

研讨显现,颈动脉狭隘与缺血性脑病的发作密切相关[8]。颈动脉粥样狭隘一般好发于颈内动脉开始段[9]。颈部血管方位表浅,易露出,能够选用超声查看直接调查颈动脉状况。本文调查成果中,健康体检者与脑梗死患者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作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这与国内文献研讨证明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存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添加、斑块检出率高的超声印象特色[10,11]相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简单构成脑梗死的原因首要有:①斑块掉落后易发作致使颅内动脉阻塞的栓子;②颈动脉狭隘引起狭隘处和狭隘远端血流发作湍流而加重脑血流低灌注状况。③狭隘处血流速度显着高于斑块处血流速度然后促进斑块外表纤维帽破损进而发作血栓决裂然后发作血栓、引发梗死[12-14]。本研讨中斑块发作部分以颈动脉分叉处为主,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散布方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含义。原因可能为该部位血流方向俄然改动,血液流入时发作湍流和涡流,然后损害血管内膜,后者有利于脂质蛋白堆积在内膜下,促进斑块的构成,成为粥样斑块的好发部位。本文脑梗死患者组中斑块回声类型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以软斑为主,这与软斑的内容物有关,以往研讨标明软斑(低至等回声斑及不均质回声斑)为不安稳斑块,其成份以脂质类斑块及纤维斑块为主,并含炎性细胞,简单呈现斑块内出血及安排坏死,掉落,构成血栓,与脑梗死的构成联系密切。而硬斑(强回声斑)为钙化后构成的斑块,不易决裂,相对安稳,发作脑梗死的概率较低,与本研讨中健康体检者组中斑块以强回声斑为主(占54.5%)相符。因而,超声查看中若发现上述软斑应着重描绘斑块类型及方位,以利于临床猜测患者脑梗死的发作和开展机率。

五颜六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超声查看可发现颈动脉狭隘程度,狭隘程度<50%者血流成像不会呈现显着变化,中度以上狭隘(50%~69%)则血流成像呈现相应改动,速度加速,呈五颜六色花样湍流,本研讨脑梗死患者组中狭隘以中重度为主(占77.1,37/48),进一步标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脑梗死联系密切。查看中应留意五颜六色多普勒取样点的挑选,应挑选狭隘血流最亮堂处取样,以利于测到最高流速。

综上所述,经过剖析两组研讨目标的颈动脉超声查看成果,超声能够精确地显现和丈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调查斑块巨细、部位、数量及回声类型,并经过二维及五颜六色多普勒进一步点评血管狭隘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状况,关于呈现不安稳斑块的患者主张定时随访,及早进行防备和医治,能够有用下降脑梗死的发作[15]。对临床脑梗死前期防备及医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超声操作简洁、无创、用时短、可重复动态扫查,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黄跃金,杨鸿群,邬至平.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剖析[J]. 我国有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5):4-5.

[2] 洪玉娥,吴倩,贺军.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风险要素与脑梗死的联系[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9,22(3):21-213.

[3] 谭风华. 五颜六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剖析[J]. 底层医学论坛,2012,16(2):211-213.

[4] 任芳. 五颜六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确诊价值[J]. 我国现代医师,2010,48(19):84-85.

[5]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确诊关键[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6-381.

[6] 郭万学,主编. 超声医学[M]. 第6版,北京:公民军医出版社,2016:689-690.

[7] 高瑞锋,张全斌,崔艳华.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体现与脑梗死的联系评论[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3):309-311.

[8] 林萍,张丽,王婧洁,等. 颈动脉超声查看点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卒中[J]. 我国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3,21(5):389-393.

[9] 金泽宏,李强翔,邓惠姣. 彩超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研讨及临床价值[J]. 海南医学,2010,21(3):82-83.

[10] 董智强,陈旭,苏敬敬,等.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性质、部位与缺血性卒中的联系:回忆性病例对照研讨[J]. 世界脑血管病杂志,2011,19(3):199-203.

[11] 刘会峰,朱社奎,白焕芳,等.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剖析[J]. 我国有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8):62-64.

[12] 李毓萍,王慧宇,李卫,等. 多普勒超声点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狭隘程度与脑梗死的联系[J]. 中华晚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9):695-697.

[13] 李秀玲,李宏,庞秀英,等. 五颜六色多普勒超声调查颈动脉粥样硬化与2型糖尿病的联系[J]. 我国晚年学杂志,2010,(13):1897-1898.

[14] 李斐,杨珊,陈国新. 五颜六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樣硬化斑块的临床点评[J]. 广西医学,2012,31(10):1378-1379.

[15] 周琦,赵洪建. 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病患者中的临床运用[J]. 我国民康医学,2015,27(22):39-40.

(收买日期:2016-08-07)

相关资讯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