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里的腐虫 乾隆的养生之道
■高建琨
我国封建社会的皇帝中,即位时刻最久,寿数最高的皇帝莫过于清朝的乾隆。他25岁登基即位,做了60年皇帝后,又当了4年太上皇才死去,享年89岁。比起爱新觉罗氏的另一位皇帝同治,竟差上70年的寿数(同治死时19岁) 。并且,在他当太上皇的几年里,仍旧以身作则,抓权不放。可见,乾隆晚年的生命质量也是很高的。
乾隆的养生之道能够归结为以下3个方面:
强身健体由始至终
乾隆皇帝每年都参与春天和秋天的打猎运动,从不间断。据史书记载,他在80岁今后的高龄里,还要进行"木兰秋狩",并且,最长的时刻是四十多天。置身于大自然中,露宿风餐,对那些养尊处优的人来说,有意想不到的健身作用。此外,乾隆东剿西讨,征战很多,跨马奔驰,弯弓射箭;又六次南巡,博览江南大好风景,这大约和今日发起的旅行健身不约而同吧。这些有利活动,无疑为这位皇帝日后的长命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习惯激变掌握平衡
一个人的心态,对健康有直接影响。当不良影响发作时,就看你怎么掌握。史书记载:乾隆平定走回疆,虏回一位绝色女子,十分喜欢,封为香妃。但是这位刚烈女子,守身如玉,誓死不从帝意。乾隆见了,反而更加喜爱,现在北京新华门的彩楼,就是乾隆为此妃所建。一介帝王皇帝,各样曲迎于一个虏奴,可谓用心良苦。就是这样,乾隆也没有让这位香妃心回意转。皇太后怕儿子有什么闪失,趁着皇帝走开一两日,命令赐香妃死。皇帝回来知道后,那份心痛不必言表,但是他自能泰然自若,并未形成怎样的冲击。而另一位皇帝顺治则否则。顺治有一位心爱的妃子董鄂死了,真使皇帝断肠裂肺,寻死觅活,闹着落发,成果家没出成,24岁年岁便早逝而去。相形之下,两位皇帝对激变的处置才能是有很大距离的。所以要想长命,就要学会正确掌握心态,平衡心思,善待生命。
训练大脑不行忽视
脑细胞生机的减退,常常是中老年朋友比较烦恼的工作。许多人稍有些年岁,便觉得"脑力不行",体现为记忆力减退,懒于考虑,一段文字要看上半天,再好的电视节目看不了一瞬间,便失去了爱好,正可谓"人老先老脑"。这是一种缺少脑力训练的根本体现。乾隆这位皇帝关于训练大脑是很有考究的,前面讲过,他到了85岁的年岁,尚不能稍有松懈,事事关怀。据史书记载,这位皇帝御制诗文有四万一千多首。这是个很惊人的数字。宋朝有位诗人范成大,写诗一万多首。陆游一生中也写下诗词9300首。而比起乾隆皇帝来说,尚缺乏其1/4。当然,乾隆的诗,可能有捉刀之作,但四万多首诗,均匀89年中每天写诗1.3首,这种锲而不舍的勤勉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对诗名的琢磨,恰恰是训练大脑的最好办法,其它如书法、棋奕、写日记、背英文单词等,也都是训练大脑的最佳挑选。能够说,那些笔耕不止、创造不断的脑力劳动者,长命的期望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