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形成三叉神经痛的原因 三叉神经痛,别再当牙痛!

点击:0时间:2025-02-18 04:53:33

每天说不定什么时候左下颌就痛起来,特别剧烈,人都要痛昏过去。不敢洗脸、不敢刷牙、不敢笑、不敢活动,生怕一个小动作就引发苦楚。一开端很多人都以为是牙疼,可看了口腔科,一口牙齿差不多拔光了,仍是疼,这其实就是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声称“天下第一痛”,本病确诊虽简单,但许多患者数十载无法治好,不少患者在医治的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请看本期名医谈病——

87岁的老齐家住乌市水磨沟区,从60岁起,牙疼就开端与他相伴,他也为此频频就医。清洁口腔、清洗牙结石、替换牙膏、查看龋齿……他简直把一切能想到、能做到的办法都试过了,可牙疼仍是如影随形。

牙疼!拔!仍是疼!接着拔……历时10年,当老齐将一口牙悉数拔光后,苦楚依然没止住。假牙不敢戴,吃饭靠牙龈,真实深恶痛绝,老齐到医院就诊才发现,这么多年他误把三叉神经痛当成了牙疼,“惋惜了我这口牙!”

三叉神经痛有时也被称为“脸痛”,是在一种在面部三叉神经散布区内重复发生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一种疑难杂症,被称为“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经痛在国内计算的发病率52.2/10万,女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纪而添加。好发于中晚年人,右侧多于左边。

“第一流”的苦楚

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幻想三叉神经痛发生的的苦楚感触。有人曾以“闪电样”“刀割样”“炙烤样”“来无影去无踪”来描述这固执性的令人痛不欲生的剧烈性苦楚。

假如将苦楚划分为10级,0级为无痛,10级为痛苦,那么0~3级为轻度苦楚,到达4级就会影响睡觉;4~6级为中度苦楚,到达7级会无法入眠:7级以上为重度苦楚,有患者的三叉神经痛可重达9、10级,可谓“第一流”的苦楚!说话、洗脸、刷牙或和风拂面,乃至走路都会引起阵发性的剧烈苦楚。苦楚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然后突然中止。苦楚呈周期性发生,发生间歇期同正常人相同。跟着病程发展,苦楚缓解的时刻越来越短,发生的时刻却越来越长。

65% 的患者第一次被确诊为三叉神经痛后,第2次发生的时刻不超越5年;77%的患者不超越10年。1/3的患者苦楚发生于晚上。苦楚发生时,一些患者可存在结膜充血、流泪、鼻塞或流涕、眼睑水肿、上睑下垂以及面部出汗。

苦楚病因的3种解说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颅神经疾病,常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散布区内重复发生的阵发性剧烈痛为首要体现。苦楚多沿神经分支而散布。如第一支(眼支)苦楚的部位在眼的表浅或深处、上睑及前额;第二支(上颌支)苦楚部位在颊部、上唇和齿龈;第三支(下颌支)苦楚部位在下唇、齿龈。苦楚可较长时刻局限于一支散布区域,可一同侵略二支,但三支一同受侵略者不多。

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于桥小脑角、三叉神经根或半月神经节部位的肿瘤、血管变形、动脉瘤、蛛网膜炎及多发性硬化等疾患)。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现在没有找到切当病因及发病机制的三叉神经痛,中医以为归于肝肾问题,西医现在有以下3种解说——

1.周围病原学说:因为三叉神经所分配的安排器官的炎性病灶或外伤性病灶的缓慢影响,导致感觉根脱髓鞘病变而引起三叉神经痛。

2.部分压榨:大约 60%~95% 的患者或许是因为血管压榨三叉神经所引发的三叉神经痛。但现在关于血管是怎么压榨三叉神经导致三叉神经痛的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明晰。

3.缺血学说:曾有运用血管扩张剂而停止了苦楚发生的报导,因而估测或许存在因缺血而形成苦楚发生。

西医:首选药物,手术为辅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应在清晰确诊后,首选药物医治,在药物医治无效后方选用手术等非药物医治。

1.药物医治

(1)卡马西平:卡马西平是现在医治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其机制是下降脊髓三叉神经核的神经元对影响的反响。初服200毫克,1~2次/天,症状不能操控时,每天添加100毫克,直至苦楚缓解或呈现不良反响。每天最大剂量为 1000~1600毫克。不良反响约见于30%的病例,某些为剂量依赖性,如:头晕、嗜睡、眼球震颤等;另一些为非剂量依赖性,如药物性肝炎、骨髓按捺、低钠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皮疹等,孕妈妈忌用。运用卡马西平常,周期性监测血象十分必要,开端2个月每周1次,今后每年4次。剂量调整首要依托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和是否呈现不良反响,血药浓度测定没有协助。

(2)苯妥英钠:其机制或许也是下降脊髓三叉神经核的神经元对影响的反响。现在仅用于复发或不能耐受卡马西平的病例,200~500毫克/天。与抗癫痫医治不同,血药浓度与苦楚操控的作用不相关。不良反响有皮疹、肝脏危害、骨髓按捺等。

(3)七叶莲:为木通科野木瓜属又叫假荔枝的一种草药。口服,每次0.4克,4次/天。止痛作用达60%左右。无严峻不良反响,少量可有口干、中上腹不适、胃口减退、细微头昏等,停药后可恢复。与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合用可进步作用。

(4)巴氯芬:为氨酪酸的衍生物。作用机制或许是在氨酪酸受体突触前与之结合,按捺兴奋性氨基酸的开释,按捺单突触反射和多突触反射,缓解痉挛状况。5毫克/次,3次/天。常见的不良反响有厌恶、皮疹、头昏、嗜睡、肝功用影响、诱发癫痫等。

2.手术医治

(1)三叉神经及半月神经节关闭术。通过打针药物直接作用于三叉神经,形成传导阻滞,而得以止痛。半月节关闭术也能止痛,但这两种医治都有复发的问题。

(2)半月神经节经皮射频热凝医治。使用三叉神经内的痛觉纤维对温度耐受性存在差异的特性,能够有挑选性地损坏半月神经节内传导面部痛觉的细纤维,而保存对热力抵抗力较大的传导触觉的粗纤维,到达立刻止痛,又保存面部感觉的意图。该手术作用可达90%。

(3)伽马刀立体定向放射医治。选用立体定向原理,通过集合的办法,将许多束细微的伽马射线集合于三叉神经根照耀,毁损神经根。适用于通过各种医治后均无效或重复发生的固执性三叉神经痛患者。

(4)微血管减压术。是现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手术医治首要考虑的医治办法。假如手术指征适宜,绝大多数患者术后苦楚当即消失,并保存正常的面部感觉和功用,不影响日子质量。微血管减压术的办法是在全麻下,通过显微镜对三叉神经走行区进行探查,将一切或许发生压榨的血管、蛛网膜条索都松解开,并将这些血管用垫片与神经根阻隔,一旦担任血管被阻隔,发生影响的本源就消失了,因而得以缓解苦楚。

此外,关于一些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根底病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晚年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手术医治难以承受,可选用阿霉素打针来医治三叉神经痛。将装备好的阿霉素打针液打针到三叉神经外周分支内,能够挑选性损坏相应的三叉神经节细胞,起到“化学性堵截”三叉神经节,阻断痛觉传导通路的作用,然后按捺苦楚发生的意图。因为不做手术,对安排的损害较小,局麻下门诊即可医治,操作简洁,这一办法现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通过各种保存医治无效,又不能或不肯承受手术医治的患者,能够测验一下这个办法。

中医:分型论治,或有良效

三叉神经痛属中医“面痛”、“颊痛”、“偏头痛”等领域,古医书中有“首风”、“头风”等称号记载。三国时,曹操终年受头痛的摧残,历三十余年。据《三国志》载:“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曹操曾招其时名医华佗诊治,不过,“佗身后,太祖头风未除”。这说明“头风”之疾是一种固执而难治之疾。

中医以为,三叉神经痛致病要素杂乱,但与风、寒、火之邪侵袭关系密切。因头居最高,风邪易犯头面;寒邪阴凝,简单气血痹阻;火邪上炎,也常累及头面。面痛实证多于虚证,中医医治首要以祛风、活血等法为主,具体办法包含中药、针灸,或针药并用,合作按摩、食疗、外敷等,看病时可灵敏施用。

一、中药汤剂

中药汤剂煎服医治三叉神经痛,有针对性强、作用继续、副作用少的长处,但选药时要求分型论治,方能取满足之效。

1.风寒外袭型

体现:面部抽痛有紧束感,遇寒易发(或加剧),间有得热痛缓,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浮紧。常因遭受风寒影响而发生。

治则: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用药:方选川芎茶调散加减。川芎、羌活、僵蚕、钩藤各15克,荆芥、白芷各12克,防风9克,细辛6克,石决明30克。水煎服,每日1剂,7剂为1个阶段。若有四肢厥冷或干呕,可加吴茱萸、半夏;晚年体弱者可加黄芪、当归。

2.风热侵扰型

体现:痛势如火灼或胀且痛,遇热加剧,得凉稍舒,口干喜冷,大便干,小便黄,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浮弦。

治则:疏风散热,清络止痛。

用药:方选芎芷石膏汤加减。川芎、藁本、地龙各15克,白芷、菊花、羌活、全蝎各10克,生石膏30克,蜈蚣2条。水煎服,每日1剂,5剂为1个阶段。怒火盛者,可加钩藤、石决明;便秘者,加大黄。

3.肝胆火盛型

体现:面子阵发性电击样痛苦,脸颊火热,面红目赤,晕厥,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胸胁满闷,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常因忧思暴怒或情志影响而诱发。

治则:清肝泻火。

用药: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柴胡、木通各9克,山栀、生地、黄芩各15克,川芎、当归、泽泻各12克,蜈蚣、全蝎各6 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剂为1个阶段。

4.胃火上攻型

体现:面部时间短痛苦,痛若火燎肉裂,牙痛欲脱,口臭,大便干,舌红苔黄厚,脉洪数。素常喜食辛辣厚昧,致使炎热内生而发生。

治则:清胃泻火,散风通络。

用药:方选芎黄散加减。川芎20克,生石膏、板蓝根各30克,金银花、僵蚕各15克,白芷、升麻各10克,枳壳、生大黄各9克,全蝎6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连服3~5剂。

5.淤血阻络型

体现:苦楚重复发生,部位固定不移,痛若锥刺,日久不愈,或午后加剧,舌质昏暗或见淤点,脉细或细涩。此证多久病拖延不愈,引起气血淤滞所造成的。

治则:活血化淤,通络止痛。

用药:方选通窍活血汤。川芎、牛膝、地龙、生地各15克,柴胡、桃仁各9克,当归、赤芍各12克,红花、桔梗、蜈蚣、全蝎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连服7剂。

6.风痰阻络型

体现:脸颊阵发性痛苦,胸脘痞闷,厌恶吐逆,吐逆清涎稀水,脸颊时有麻而胀,舌胖,边尖有齿痕,苔白腻而滑,脉弦或滑。

治则:分散风邪,化痰通络。

用药: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各12克,生姜、防风、蔓荆子各10克,大枣3枚,僵蚕、全蝎各5克(研未冲服为好)。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1个阶段。

7.肝肾阴虚型

体现:脸颊抽搐痛苦,两颧潮红,五心烦热,失眠,健忘,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而干,脉象细数。

治则:滋阴降火,清络止痛。

用药:方选知柏地黄丸加味。知母、黄柏、生地、丹皮、泽泻、茯苓各12克,山萸肉15克,牛膝、玄参、白僵蚕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7剂为1个阶段。抽搐甚者,加全蝎、地龙、蜈蚣各6克(可研末冲服);痛剧者,加白芷、川芎各10克,细辛6克。

二、针灸

针灸操作简洁、止痛作用快,针刺以部分为主,循轻取穴为辅。如能针药并用,作用更佳。主选穴道:

1.第一支痛(眼支):眼角以上,脑门,眼眉。可取攒竹、阳白、头维、丝竹空、合谷等穴;

2.第二支痛(上颌支):眼角到嘴角。宜选四白、颧髎、上关、迎香、合谷穴为主;

3.第三支痛(下颌支):嘴角以下。可取承浆、颊车、下关、合谷穴。

配穴:风寒型配风池或列缺;风热型加曲池、尺泽;气滞血淤型配太冲、三阴交穴;肝胃郁热可配内庭或行间;肝肾阴虚配太溪、太冲。

针灸办法:风寒外袭、肝胃郁热一般用泻法,可留针10~20分钟,或不留针;风寒型可加艾灸;肝肾阴虚可先泻后补或平补平泻。针灸每日1次,7~10次为1个阶段。

三、指压按摩

服药或针灸后,结合指压按摩,有助进步作用。发生时,选用指压也有助暂时缓解苦楚。

指压取穴:以下关、合谷为主穴。目光区痛者加配太阳、鱼腰;上颌区痛加配四白、迎香;下颌区痛加配颊车、翳风。混合痛者各支取穴结合,也可取阿是穴(痛点)。

操作办法:患者取座位或平卧,以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穴道。指压时患者先深吸一口气,按压呈现放射性的酸胀感最好,继续按压10秒钟后将手脱离穴道,再嘱患者深吸气,如此重复10次。每日操作2遍,接连5~10天。

日常日子留意事项

1.饮食要有规则,宜挑选质软、易嚼食物。因咀嚼诱发苦楚的患者,可进流食。忌吃油炸、影响性、过酸过甜食物以及热性食物等。饮食要养分丰厚,能够多吃些含维生素丰厚及有清火解毒作用的食物。多食新鲜生果、蔬菜及豆制品。少食肥肉。

2.吃饭、漱口、说话、刷牙、洗脸等动作应轻柔,避免碰触“触发点”而引起三叉神经痛。

3.留意头、面部保暖,避免部分受冻、受潮,不必太冷、太热的水洗面。

4.坚持精力愉快,避免精力影响。起居规则,室内环境应安静、整齐,空气新鲜。平常应坚持情绪稳定,不宜激动,常听柔软音乐,心境平缓,坚持足够睡觉。留意卧室不受风寒侵袭。恰当参与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5.留意卫生,避免感染。三叉神经节内存在的炎性滋润,或许与某些感染性疾病有关(如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急性中耳炎、牙髓炎、牙龈炎、牙周炎等)。因病原体可发生毒素并导致养分代谢妨碍,对三叉神经发生不良影响,然后诱发或加剧本病。

6.用木梳一把(最好用牛角的),于清晨起床后、午休后、晚睡前梳头,从前额经头顶到枕部,开端每分钟20~30次,今后逐步加快速度;梳头时用力要恰当,以不刮破头皮为度。每次梳5~10分钟。本法对缓解眼支苦楚发生的作用好。坚持月余可使苦楚大大减轻,坚持2~3个月乃至可望治好。

>>相关链接

辅佐食疗方

1.猪瘦肉150克,丹参、川芎各15克,共放沙锅中,加水适量炖煮,调味服食。每日1次,连服10~15天。适用于淤血内阻之三叉神经痛。

2.川芎10克,鸡蛋2个,葱5根,一同放锅中加水煮,蛋熟后去壳吃蛋喝汤。每日1次,连服数日。适用于风寒犯上之三叉神经痛。

3.芹菜根茎250克,鸡蛋2个,同煮。蛋熟加少量调料品,吃蛋喝汤。每日1剂,连服1周。适用于肝阳上亢型三叉神经痛。

4.菊花15克,粳米100克。加清水先将米煮熟后,再加菊花煮5分钟,即可食用。每日吃早饭时食用最好,连吃1周。适用于风热或怒火上火型三叉神经痛。

5.白萝卜100克,海带30克。海带浸泡后冼净先煮熟,再放入萝卜片煮熟,当菜吃,连吃数周。适用于痰湿内阻型三叉神经痛。

6.香附9克,玫瑰花3克,白芷6克,粳米(或糯米)100克,白糖适量。将香附、白芷加清水煮15分钟后取汁,再将药汁与粳米一同熬粥,米熟后参加玫瑰花和白糖慢火煮5分钟左右即成。每日1剂,连吃5天。适用于肝郁气滞型三叉神经痛。

相关资讯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