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白叟股骨头骨折 比照不同麻醉计划应用于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的效果与安全性
王韬 郭瑞 杨纲华 李瑞钰 王立勋
【摘要】 意图 评论不同麻醉计划使用于高龄股骨头置换术中的作用及安全性。办法 78例行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患者为研讨目标,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 各39例。A组行腰硬联合麻醉, B组行硬膜外阻滞麻醉, 对两组患者麻醉作用、阻滞状况、安全性进行调查。成果 A组抵达最高阻滞平面时刻显着短于B组, Bromage分级评分高于B组, 不良反响发作率15.38%低于B组的35.90%, 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定论 腰硬联合麻醉使用于高龄股骨头置换术中作用更为满足, 也能进步麻醉安全性, 值得推行。
【要害词】 股骨头置换术;硬膜外阻滞麻醉;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安全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1.084
高龄人群因机体功用阑珊, 大多数伴有骨质疏松症, 导致骨折危险性添加, 股骨颈骨折发作率较高, 手术为首选医治计划[1]。高龄股骨头置换术为骨科大手术, 因晚年患者兼并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并发症, 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麻醉等要素, 致使手术危险性较大[2]。因而, 挑选一种安全性高、作用满足的麻醉计划, 是保证手术顺利开展的要害。硬膜外阻滞麻醉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均为常见的麻醉类型, 可是关于两种手术使用于高龄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没有清晰。
1 材料与办法
1. 1 一般材料 挑选本院2014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78例行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患者为研讨目标,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 各39例。A组中男21例, 女18例, 年纪80~89岁, 均匀年纪(84.2±7.5)岁;体重51~78 kg, 均匀体重(63.8±7.1)kg;手术时刻124~186 min, 均匀手术时刻(158.1±51.8)min;兼并高血压28例、糖尿病25例、心脏疾病31例。B组中男23例, 女16例, 年纪81~87岁, 均匀年纪(84.9±7.2)岁;体重50~76 kg, 均匀体重(63.1±7.8)kg;手术时刻129~181 min, 均匀手术时刻(155.9±51.2)min;兼并高血压29例、糖尿病27例、心脏疾病28例。两组患者一般材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 存在可比性。归入规范:具有手术指征者;80岁以上;与本研讨合作者。扫除规范:兼并血液疾病者;严峻免疫性疾病者;恶性肿瘤患者。
1. 2 办法 一切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敞开上肢静脉, 20~30 min内输注500 ml羟乙基淀粉酶130/0.4氯化钠打针液, 随后以晶体∶胶体=1∶1, 装备乳酸钠林格液进行输注。肌肉别离时, 输注液体抵达800 ml左右。依据尿量、中心静脉压及血压等调整输液速度。麻醉时取侧屈膝卧位, L3~4脊空隙穿刺, B组:穿刺后以头向置管办法, 注入0.75%罗哌卡因3 ml, 5 min后若无不适, 分3次推注麻醉药, 每次距离4~5 min。A组:腰椎穿刺后以头向置管办法, 以0.1 ml/s打针速度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1.5 ml, 以同向置入硬膜外导管, 对麻醉平面进行调查, 15 min后若无法抵达T10, 调整麻醉平面, 在硬膜外空隙注入罗哌卡因。手术过程中, 心率<60次/min时, 可运用阿托品静脉打针;依据状况静脉打针麻黄素。
1. 3 调查目标 ①选用Bromage分级评分对下肢运动状况予以评价[3], 分为0~3级。0分无阻滞, 肢体可委曲;3分为各关节均无法委曲;②记载两组患者抵达最高阻滞平面时刻、最高感觉阻滞平面;③调查不良反响发作状况。
1. 4 统计学办法 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材料以均数±规范差( x-±s)标明, 选用t查验;计数材料以率(%)标明, 选用 χ2 查验。P<0.05标明差异有统计学含义。
2 成果
2. 1 阻滞作用剖析 两组患者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A组抵达最高阻滞平面时刻显着短于B组, Bromage分级评分高于较B组, 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见表1。
2. 2 安全性剖析 A组不良反响发作率为15.38%低于B组的35.90%, 差异有统计学含义(χ2=4.3034, P<0.05)。见表2。
3 评论
跟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 晚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也随之添加, 因各种原因发作股骨头坏死或股骨颈骨折较为常见, 股骨头置换术是医治股骨颈骨折与股骨头坏死的最佳计划, 可是高龄患者大多患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缓慢疾病, 其生理功用严峻阑珊, 使得代偿才能、脏器储藏功用下降, 在手术麻醉时会有较大的危险[4]。因而, 针对高龄患者施行股骨头置换术, 需求挑选更为安全的麻醉计划,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与硬膜外阻滞麻醉均为临床常用的麻醉计划, 本研讨成果显现, 两组患者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A组抵达最高阻滞平面时刻显着短于B组, Bromage分级评分高于较B组(P<0.05), 标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能缩短抵达最高阻滞平面时刻, 也能获得满足的阻滞程度, 然后获得满足的麻醉作用[5]。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结合了硬膜外麻醉与脊麻的长处, 具有杰出的可靠性, 肌松满足, 且镇痛完善[6]。有研讨显现[7], 高龄患者使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能使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 削减机体应激反响。可见,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使用于高龄股骨头置换术中具有可行性。
本研讨显现, A组不良反响发作率为15.38%低于B组的35.90%(P<0.05), 可能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可以缓解术中血流动力学动摇相关, 然后进步安全性。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中, 使用针内针技能能进步麻醉操作准确性, 在术中也能削减对体循环及呼吸的影响, 削减应激反响发作, 然后最大程度下降麻醉危险, 也利于术后前期康复[8]。
归纳上述,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使用于高龄股骨头置换术中具有满足的麻醉作用, 也能获得较高安全性, 下降麻醉危险, 利于手术顺利开展, 值得临床推行。
参考文献
[1] 陈百康. 两种不同麻醉办法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研讨. 河北医学, 2014, 20(4):552-554.
[2] 柯纬祺, 王玉婷, 郭绪铿, 等. 两种麻醉办法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的使用比较. 广东医学, 2016, 37(12):1854-1856.
[3] 王高华. 不同麻醉办法对晚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认知功用的影响.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4, 33(2):173-174.
[4] 刘俊, 梁佳佳, 杨光, 等. 不同麻醉办法用于高龄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围术期安全性比照. 四川医学, 2015, 36(7):976-978.
[5] 章沁丹, 张建南, 徐敏逸, 等. 腰硬联合麻醉在晚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临床使用. 有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19):
145-147.
[6] 张玉良, 黄涛, 尹尧, 等. 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两种椎管内阻滞麻醉的作用调查. 西南国防医药, 2013, 23(2):176-179.
[7] 李蕊.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髋部及下肢骨科手术中的使用. 中华有用确诊与医治杂志, 2013, 27(1):72-73.
[8] 柏平, 彭明清, 郭林選, 等.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晚年股骨头置换术中的使用. 重庆医学, 2012, 41(12):1216-1217.
[收稿日期:2016-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