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春捂 正确“春捂”才健康

点击:0时间:2024-07-07 05:11:59

常怡勇

俗话说“春捂秋冻保健康”。“春捂”怎样“捂”,“捂”到什么程度,一直是个抽象的概念。有谚语“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等能够协助咱们正确理解“春捂”的意义。但只要这些还远远不够,只要正确“春捂”才干到达保健的意图。

◎“春捂”契合养生之道

民间常说的“春捂秋冻”具有必定科学道理,契合中医的养生之道。“春捂”的意义就是说立春今后,不要着匆促慌地脱掉厚厚的冬装换上轻盈薄透的春装。人体的肌体通过隆冬之后,在冬季的厚衣服的维护下,血管处于缩短状况,整个血液循环相对缓慢,抗病的才干也相对较弱,因而在早春记住千万不要匆忙脱衣,而应依据气候的改变,一件一件地减。此外,冬季盖的被褥也不该立刻换成春天的薄被子,而应契合“春捂”的养生之道。

◎“春捂”要重视“下厚上薄”

“春捂”并非是全身上下捂得结结实实。中医学理论以为,人体的头部及上半身方位属阳,对风寒之邪的抵挡才干较强,不需求作为“捂”的要点。而下半身方位属阴,对风寒的抵挡才干较差,也就成为捂的要点,尤其是人的双脚更应捂。因而,“春捂”应要点做好双脚和腿部保暖,厚裤和厚袜不可过早减去,并常用热水烫脚,睡觉时下半身盖厚一点。“春捂”要“下厚上薄”还由于寒气大都是由下而上侵入体内,尤其是爱美女人,不要过早地换上轻浮的裙装,不然暴露的脚趾、踝关节、膝关节易感到下肢酸胀、沉重、关节僵直、走路酸痛等,严峻的还可致关节病、心血管疾病和各种妇科病等。

◎“春捂”要在冷空气到来前1~2天

医疗气候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顶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继续的时刻关系密切。比方消化不良,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争先恐后。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突然添加。因而,“春捂”的最佳机遇,应该在气候台预告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再晚便成了雨后送伞了。

◎“捂”与“不捂”看气温

春天的气温,前一天仍是春风温暖,春暖花开,霎时间则或许寒潮涌动,“花开又被风吹落”,让你回味冬日的肃杀。面临“孩儿脸”似的春天,你得随气候改变加减衣服。现在以为,日夜温差大于8℃是该捂的信号。研讨标明,对大都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求“春捂”者来说,15℃能够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继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守时,就能够不捂了。

别的,“捂”着的衣衫跟着气温上升总要减下来。而减得太快,就或许呈现“一贯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由于你没捂到位。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冷需求加衣御寒,即便尔后气温上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才干习惯。减得过快有或许冻出病来。

◎ 缓慢病患者是“春捂”的要点人群

春季是常见病的多发时节,特别是缓慢支气管炎、哮喘、类风湿关节炎及过敏性疾病等,一遇到气温骤变,或许粉尘飞扬,症状就会呈现;再加上“倒春寒”往往简单让身体抵抗力下降,因而诱发或加剧原发疾病。这类人群在“春捂”的一起应该在平常日子中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也能够用中药黄芪、党参、大枣适量,煮成茶水饮用,以补气护卫,进步机体免疫力。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能够喝一些姜枣糖茶,即取生姜10克,大枣10枚,加水煎煮成茶,少加红糖,日日饮用;患有关节痛苦的人,生姜是不可短少的食物,能够生吃,亦能够到超市买糖姜片食用。此类患者,不可食用冰冷食物,亦不可过量食用辛辣温热之品,以防出汗过多,腠理开泄,诱发伤风等疾患。

◎“春捂”不能忘开窗通风

“春捂”并不表明在家里要成天封闭门窗,每天开窗通风是十分必要的。大大都家庭都喜爱在早晨翻开门窗通气,然后就一天门窗紧锁,这样欠好。至少要在午睡后和晚睡前对居室进行通风换气。运用空调的家庭更不能一天24小时门窗紧锁,彻底依托空调的换气功能来坚持室内空气新鲜是不可的。每天换气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别的,通风换气还要挑选恰当的机遇,最好在太阳出来后再开窗换气,不然室外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对人体健康晦气。

◎“春捂”不合适我国南边

“春捂”一般只合适我国北方城市,对部分南边城市并不合适。如广东江门一带。江门在气候学上处于无冬区,也就是长夏无冬秋去春来,即便是感觉较冰冷时,平均气温仍然处于10℃以上,比华夏地带及其他地域显着温暖,事实上,江门的春天来得很早。因而,南边市民只需跟着冷暖替换,做到一般的保暖就能够,没必要故意捂着。

相关资讯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