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猝死最主要原因 警觉运动性猝死
顾菊康
日前,一位在沪的路跑爱好者在世纪公园夜跑时俄然发作猝死。此事给咱们敲响了警钟。跑步固然是一项活跃健康的运动项目,备受许多运动爱好者的热心,但也需力所能及,而不能一味顺从,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根据自己运动可接受的规模进行运动,呈现不适要及时停下来歇息,并求助医师。
运动性猝死并不仅仅发作在运发动身上,中老年人因体育训练过于剧烈或运动时刻过长发作意外的事情也不在少数。所谓运动性猝死,是指在以往健康状态下因非创伤性原因引起意外心脏骤停,并于6小时内逝世。逝世原因多为严峻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80%以上运动性猝死发作于进行高强度运动的年轻人,其间在马拉松、足球、篮球等竞技运动中猝死者占2/3。
运动性猝死者多存在与遗传要素有关的心脏病,常见的是肥厚型心肌病(占1/3以上)。一般人群的肥厚型心肌病患病率为1/5000,但许多患者终身都未被检出。这种病虽大都首发症状为猝死,但只要1/4死者发作过胸痛、头昏、昏厥等病史。隐性冠心病是35岁以上成年人运动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是遗传性心脏病,如Brugada综合征、长Q-T综合征、马方综合征及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等。冠状动脉变形、心肌炎、左房室瓣(二尖瓣)脱垂、主动脉决裂、预激综合征等,也是导致运动性猝死的原因。以上这些高风险要素约1/2是有预警和可辨认的,还有1/2猝死患者生前被认定为健康人。
因而,对一切参与竞技运动的人初检之后距离几年要做一次健康评价,每次健康评价都应做惯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等相关查看,特别是有猝死宗族史的一切血缘关系成员及早发心血管病宗族史(男50岁,女45岁)者,除做上述查看外,必要时还应做心肌电生理及相关基因筛查,以尽早发现藏匿的高危患者。健康评价对专业的和非专业的运发动平等重要,经过系列查看可使运动性猝死发病率削减80%。
中老年人体育训练也应定时做健康体检,对有猝死或早发心血管宗族史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患者也应做健康评价。体育训练要坚持有氧运动的准则,中年人每次训练时刻不该超越2小时,老年人不宜超越1小时,以防止发作运动性猝死的悲惨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