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吉碟中谍 在班吉品味蚱蜢
新 苓
中非的班吉,是一个酷热多雨的城市,每当傍晚降临之际,成群的蚱蜢,从邻近的草丛、树丛、河边等处,蜂拥飞来。一时间,天上、地下、墙面、电线杆等处,到处是鳞次栉比休息的蚱蜢,实为一大景象。这种蚱蜢身长4~5厘米,呈草绿色或淡蓝色。看着这些“手舞足蹈”的怪虫,真叫咱们这些初来乍到的“老外”心惊胆战!
但是,这儿的清道夫和清闲的居民们,却挥着长长的大扫帚,“刷、刷”地将它们扫堆起来,装人一只大口袋,然后用小板车推上街头,以每袋10美元(约30千克1袋)的价格,销售给批发商。批发商拿回去今后,剪去头尾、羽翅,再进行转手倒卖,还可赚得一笔钱呢。别的,在班吉的人行道两边,人们常摆张条桌,架一口铁锅,将蚱蜢与干面、葱末、姜末、蒜泥、香菜、辣椒、盐巴、味精、食糖等佐料谐和后,用夹子夹出一只只“面泥”蚱蜢,放入滚滚的油锅内炸熟,销售给门客,生意非常兴旺。在中非,就连上档次的宾馆、酒楼,都有这种油炸蚱蜢。
一天,咱们的领队、常驻中非的商贸代表杨先生宣告:今日放假,我带你们去班吉尝尝鲜。咱们听了,当然拍手附和。谁知一走进市区,杨先生也不跟咱们商议,竟然大模大样地带咱们步入了一家蚱蜢店。咦——咱们不由宣布一阵嘘声。可杨先生佯装没听见似的,洋洋得意地抽着烟,点着头,哼着小曲。待咱们坐定今后,杨先生亮着喉咙高喊:“酸奶六杯,蚱蜢两盘。”不到一刻钟,六杯酸奶和两盘热呼呼、金灿灿的油炸蚱蜢便摆在了面前。杨先生款待着,见咱们迟迟不敢动又便抢先演示着,又了一只蚱蜢送入口中。蚱蜢在他的嘴里宣布咝咝的脆响,再看他上下唇一合,蚱蜢便进了胃袋。接着又端起酸奶杯,咕噜喝了一大口,然后咂咂嘴,哈哈地大笑着,“咱们甭忧虑,今日我请客。”并鼓舞咱们说:“别怕,好吃着呢!哪位无妨先来一只。”
我将信将疑地又起一只蚱蜢,怯生生地送入口中。开端尽管有点儿怕,只一嚼,“嗬,滋味可美哪!外脆里酥,爽口适意。可与我国的油炸大闸蟹、油炸江虾相媲美哩。”
咱们听我这么一说,全都垂涎欲滴,像吃山珍海味一般,美美地大嚼大吃起来。据杨先生介绍,在非洲,蚱蜢仍是一种贵重的药虫,它具有清热排毒的奇效。特别在非洲的热带雨林中,有许多凶狠的毒虫、毒蛇,人们一旦被咬伤后,要不了多久,便会全身胀痛,乃至中毒身亡。此刻,假使伤者能及时服用蚱蜢,便会毒排肿消,使人安然无恙。一起,蚱蜢仍是医治皮肤病、疮疖等的有用良药,在班吉,乃至整个中非地区,每当春节过节、严重喜庆日,乃至款待外国贵宾,油炸蚱蜢,是一道必不可少的“非洲名肴”哩!
“哇,本来蚱蜢还有这么多奇效呀!”火伴中有人惊叹道。
咱们边吃边饮边聊,朗朗笑声此伏彼起,溢满了整个餐厅。
(修改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