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形式封闭 我国网络无障碍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饶培伦+周廉慧+孙娜+钟润婷
摘要:网络无妨碍指的是任何人,包含残障人士、晚年人等特别集体,在任何状况下都能相等地、方便地、无妨碍地获取网络上的信息。国内的网络无妨碍建造一直以来是一个被忽视的论题,罕见网站选用无妨碍办法,缺少相关的方针和推行安排,乃至有关网络无妨碍的研讨也十分少。因而,本文旨在讨论国内网站的无妨碍展开水平和展开趋势,为我国网络无妨碍的展开供给主张。以2009年和2013年为时刻节点,两次选用相同的办法评价我国常用网站的无妨碍水平。评价成果标明,没有网站可以满意最基本的无妨碍要求,而且网站中存在的妨碍从2009年到2013年略有添加,这或许是由于网页内容添加和杂乱程度前进所构成的。可是,电子政务网站在这四年期间有了很大的前进,从妨碍最严峻的网站提高到无妨碍水平最高的网站之一,这说明无妨碍问题引起了政府的注重,并采取了相关的手法前进电子政务网站的无妨碍水平。其他,无妨碍评价成果提醒了五个我国网站上遍及存在的妨碍,这为改善我国网络无妨碍供给了技能主张。
关键词:信息无妨碍;我国干流网站;无妨碍标准;关键查看
一、导言
互联网现已敏捷融入了咱们日子的方方面面:信息、教育、求职、健康、经济、文娱等,任何一方面的信息获取都离不开互联网这个前言;更重要的是网络已不只仅是信息的来历,还扮演着交流前言的人物,咱们经过互联网和朋友进行交流与交流,建立起比过去更为宽广的社会关系圈。因而,让每一个人都能运用网络,具有重要的含义。
推行网络无妨碍可认为以下几类人群带来优点。首要是高龄人群。跟着经济和医疗技能的展开,晚年人不只寿数延伸,对日子质量的要求也前进,互联网是协助晚年人足不出户与干流社会坚持密切联系的有用办法。高龄用户与年轻人有相同的上网需求,因而干流网站在规划开发过程中应当考虑到高龄用户的运用特色,为其供给方便。其次是残障用户集体。国家核算部分2008年的查询标明,残障人口占我国人口总数的6.34%,再加上由于疾病和事端构成临时性功用妨碍的人,这个集体将愈加巨大。完成网站无妨碍是让残障人士参加社会日子,享用相等的学习、作业、文娱时机的起点。再次是在各种特别状况下运用网络的用户。每个网民上网办法是不同的,他们或许是初度上网的新手,或许运用着老版其他浏览器,或许依然运用拨号上网,或许经过手机、电子信息亭、网络电视接入网络,或许眼睛、耳朵或手在做着其他的作业。将这些不同的上网状况考虑到网站的规划中来无疑会给这些人供给方便。终究网络无妨碍将有益于每个网民。合理的结构、精心挑选的色彩调配、清楚理解的文字、完好的信息可以改善每个网民的上网体会。
在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中,每一个人不管其年纪、学历、言语、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怎么都应当相等地享有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时机。网络无妨碍可以成为迈向和谐社会简略而又重要的一步。
二、网络无妨碍现状
万维网联盟(W3C)安排于1999年发布了网站内容无妨碍标准1.0(WCAG 1.0),这是榜首个被广泛承受和认可的国际性无妨碍标准,WCAG标准已于2008年12月11日晋级至2.0版别。此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针对本国网站自身的特色,相应发布了自己的无妨碍标准,其间最著名的有美国的Section 508和英国的Pas 78等标准。
可是很多评价成果标明,网络无妨碍现状适当不容乐观。在美国,许多安排机构对网站打开了无妨碍评价,这其间包含对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网站的评价[1,2]、对效劳类网站的评价[3]、对企业网站的评价[4]。英国[5]、澳大利亚[6]、韩国[7]等其他国家也纷繁安排过相似的网站无妨碍评价。除了政府和企业等特别功用的网站之外,也有一些评价针对用户每天触摸的群众类网站[8]。这些研讨成果标明,各国网站的无妨碍水平遍及较低,网站开发人员没有对无妨碍标准和办法予以满意的注重。
在国内,有关网络无妨碍评价的研讨比较少。有学者按照WCAG1.0标准评价了国内324个地方政府网站主页[9],并将评价成果和澳大利政府网站主页的评价成果进行比较[10],成果标明国内的政府网站无妨碍状况要远远劣于澳大利亚政府网站。尽管评价成果仅针对政府类网站,但依然可以反映出国内差强人意的网络无妨碍现状和网站开发人员单薄的无妨碍认识。为了具体了解国内的无妨碍现状,亟待展开更多的相关研讨。
三、研讨办法
(一)样本选取
本研讨的意图是了解国内网站无妨碍的大致状况,因而需求挑选有代表性的网站样本进行评价,样本既要考虑到网站自身的受欢迎程度,也要考虑到网站被老龄用户和残障用户运用的或许性。为了使挑选的网站样本具有代表性,咱们经过运用Alexa网站流量排名效劳(www.alexa.com)找出国内流量最大的前100个网站,然后将这些网站分类,在晚年人和残障人士最有或许运用的类别中取样,并参加特别人群或许用到的公共效劳类网站,终究构成评价样本。
2009年的研讨样本包含38个网站,分为11类:查找引擎和导航、门户、新闻、交际网站、电子商务、视频、电子邮件、公共效劳、政府网站、晚年人网站、残疾人网站。2013年的研讨样本包含50个网站,14个类别,与2009年比较,添加了2个类别:电子银行和百科。这两个类其他网站在这四年期间展开很快,进入了流量最大的前100个网站。在评价过程中,选取样本网站的主页进行关键查看,主页在必定程度上反响了整个网站的无妨碍水平。
(二)评价办法
本研讨选用关键查看的办法,即依据无妨碍标准的各项关键对网页的内容逐条查看。选用WCAG 1.0作为查看关键,首要经过Hera软件主动查看网站内容,生成查看陈述,然后对陈述中遗失的关键和内容进行手动查看,构成终究的评价陈述。值的一提的是,本研讨选用前期的WCAG 1.0关键,而不是最新发布的WCAG 2.0关键,是由于在榜首次进行评价时(2009年),只要少部分主动查看软件支撑WCAG 2.0关键,而这些软件无法对部分门户网站和新闻网站进行评价,由于这些网站的内容过多。可见,我国网页遍及内容过多,这一现象将导致网站无妨碍的方针更难以到达。
四、评价成果
两次评价的一切样本网站都没有满意WCAG 1.0中榜首优先级的一切关键,WCAG 1.0的榜首优先级关键是完成网络无妨碍最基本的要求,可见一切的样本网站都没有满意网络无妨碍的基本要求。在接下来的剖析中,只考虑网站对榜首优先级关键的查看状况。
(一)无妨碍水平
2009年的评价中只要一个网站(我国残疾人联合会网站)经过了主动评价,可是这个网站没能经过接下来的手动评价。在2013年的评价中,有14个网站经过了主动评价,但这些网站都没有经过随后的手动评价。依据网站违背关键的数量,将网站分为4个类别[11],如表1所示。
无妨碍网站:经过一切关键的网站可以视为无妨碍网站,表明网站满意了无妨碍的基本要求。在两次评价中,没有网站到达这一水平。
中等无妨碍网站:违背1~3个关键的网站视为中等无妨碍。2009年评价的38个样本网站中,有2个网站到达了中等无妨碍,别离是土豆网(www.tudou.com)和我国残联网站(www.cdpj.cn)。2013年评价的50个样本中,12个网站到达了中等无妨碍的水平。份额从5%前进到24%,可见部分网站的无妨碍水平有所前进。
有妨碍网站:违背4~6个关键的网站视为中等有妨碍。2009年的评价中,29个网站归于中等有妨碍;2013年的评价中,28个网站中等有妨碍。份额从2009年的76%下降到2013年的56%。
严峻有妨碍网站:违背6个以上关键的网站视为严峻有妨碍。2009年的评价中有7个网站严峻有妨碍,2013年的评价中有10个网站严峻有妨碍。严峻有妨碍网站的份额有小幅前进,从2009年的18%到2013年的20%。可见部分网站的无妨碍水平在这四年期间有所下降。
(二)不同类别网站的无妨碍水平比较
为了比较不同类别网站在无妨碍建造方面的展开,本研讨别离核算了各类别网站均匀违背的关键数量,其成果如表2所示。悉数样本网站的均匀违背关键数量从2009年的5.3前进到2013年的5.6,略有上涨,可见这四年期间我国网站的均匀无妨碍水平没有前进,反而略有下降,这种无妨碍水平下降的改变趋势在之前的研讨中也有发现[12,13]。
在2009年的评价中,无妨碍水平最高的是视频网站,其次是电子邮件和残疾人相关网站;无妨碍水平最低的是电子政务网站、新闻网站和门户网站。在2013年的评价中,残疾人相关网站的无妨碍水平最高,其次是查找导航网站和电子政务网站;无妨碍水平最低的是新闻网站、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网站。
从比较成果可以看出,从2009到2013年,只要政府网站、残疾人相关网站和效劳类网站无妨碍水平有所前进,其他大部分类其他网站无妨碍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是由于现在的网站上呈现了越来越多的内容,导致达到无妨碍水平越来越困难;而网站的办理人员一般只考虑一般人群,疏忽了特别人群的上网需求,没有在无妨碍方面作出满意的尽力。因而,我国需求拟定相关准则,标准网站办理,前进网站的无妨碍水平。
电子政务网站的无妨碍水平从2009年到2013年有了明显的前进,从无妨碍水平最低的网站提高到无妨碍水平最高的网站之一。这说明政府部分认识到了网络无妨碍的重要性,并现已采取了相应的办法前进政府网站无妨碍水平。国务院在2012年6月公布了622号令《无妨碍环境建造法令》,提出了建造信息无妨碍的要求。同年12月,我国通讯标准化协会推出《网站规划无妨碍技能要求》和《网站规划无妨碍评级测验办法》。2013年5月,多个部分联合展开了“美丽我国——2013我国政务信息无妨碍举动”,旨在建造省部级门户网站的信息无妨碍系统。我国政府在网络无妨碍方面的尽力成效,很好地体现在了本研讨的成果中,为其他网站起到了带头作用。
(三)首要的无妨碍问题
经过核算违背每个关键的网站数量,可以看出网站遍及存在的无妨碍问题,成果如下页图1和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2009年的妨碍会集在6个关键上,这6个关键被对折以上的网站违背,意味着超越对折的网站在这些问题上存在妨碍。而2013年的妨碍品种更多,这是由于网页的内容数量和杂乱程度添加,导致更多的妨碍发生。
2009年的6个关键中有5个到2013年依然是首要妨碍,有对折以上的网站违背。这5个首要妨碍别离是:(1)关键1.1,为一切的非文本内容供给代替文本;(2)关键4.1,在卷标中经过lang特点标示运用言语的品种,一起关于页面中言语的改变和指向另一个言语页面的链接也应经过hreflang特点予以标示;(3)关键6.3,保证网站禁用Script、Applets时依然可以运用,假如不能运用,为Script、Applets内容供给等价代替信息;(4)关键8.1,Script和Applets可以直接被辅佐技能运用;(5)关键11.4,在网站自身无法满意无妨碍的时分供给链接到另一个供给相同内容和功用的无妨碍网站。这些首要妨碍一起为前进网络无妨碍供给了技能主张。
五、定论
对我国干流网站的无妨碍水平的评价成果显现,我国的网站全体无妨碍水平较低,无一网站满意网络无妨碍最基本的要求,约五分之一的网站被划为严峻有妨碍的网站。比较2009年和2013年两次评价的成果发现,部分网站现已认识到了网络无妨碍的重要性并作出了活跃的改善,比方电子政务网站和残疾人相关网站;但仍有部分网站无妨碍水平呈现下降,比方电子邮件和视频网站。前进最大的是电子政务网站,从无妨碍最差的网站提高到无妨碍水平最高的网站之一,这是由于国务院在2012年发布了建造无妨碍环境的要求,随后相关部分发布了信息无妨碍的建造标准,并重办了屡次信息无妨碍举动,如2013年的我国政务信息无妨碍举动。到2014年,信息无妨碍举动从政府网站扩展到干流媒体,展开了旨在完成“我国百城政府政务信息无妨碍”和“我国百家干流媒体信息无妨碍”的“双百举动”。在我国政府和相关单位的活跃尽力下,我国网站的信息无妨碍水平势必会逐步前进,晚年人和残障人群的日子质量也会得到相应提高。
参考文献
[1]Ceaparu I, Shneiderman B. Improving web-based civic information access: a case study of the 50 US States[C]. Technology and Society, 2002.
[2]Stowers G. The state of federal websites: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J]. E-government,2002.
[3]Mills J E, Han J H, Clay J M. Accessibility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Websites A Challenge for Visually Impaired Persons[J]. Cornell Hospitality Quarterly, 2008,49(1): 28-41.
[4]Loiacono E T. Cyberaccess: web accessibility and corporate America[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04,47(12): 82-87.
[5]Sloan D, Gregor P, Booth P, Gibson L. Auditing accessibility of UK Higher Education web sites[J]. Interacting with Computers, 2002,14(4): 313-325.
[6]Shi Y. The accessibility of Queensland visitor information centres' websites[J]. Tourism Management, 2006,27(5): 829-841.
[7]Hong S, Katerattanakul P, Joo S. Evaluating government website accessibility: A comparative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Decision Making, 2008,7(03): 491-515.
[8]Sullivan T, Matson R. Barriers to use: usability and content accessibility on the Web's most popular sites[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n the 2000 conference on Universal Usability,2000.
[9]Shi Y. The accessibility of Chinese local government web sites: An exploratory study[J].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2007,24(2): 377-403.
[10]Shi Y. E-Government Web Site Accessibility in Australia and China A Longitudinal Study[J].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2006,24(3): 378-385.
[11]Lazar J, Schroeder-Thomas C, Jones A, Greenidge K, Beere P, Clements J. Detour Ahead: Current Roadblocks to Web Accessibility[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003 Conference on Universal Access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2003:990-994.
[12]Lazar J, Greenidge K D. One year older, but not necessarily wiser: an evaluation of homepage accessibility problems over time[J]. Universal Acces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006,4(4): 285-291.
[13]Hackett S, Parmanto B, Zeng X. A retrospective look at website accessibility over time[J]. Behaviou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5,24(6): 407-417.
栏目修改 / 杨 怡.终校 / 丁 尧
参考文献
[1]Ceaparu I, Shneiderman B. Improving web-based civic information access: a case study of the 50 US States[C]. Technology and Society, 2002.
[2]Stowers G. The state of federal websites: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J]. E-government,2002.
[3]Mills J E, Han J H, Clay J M. Accessibility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Websites A Challenge for Visually Impaired Persons[J]. Cornell Hospitality Quarterly, 2008,49(1): 28-41.
[4]Loiacono E T. Cyberaccess: web accessibility and corporate America[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04,47(12): 82-87.
[5]Sloan D, Gregor P, Booth P, Gibson L. Auditing accessibility of UK Higher Education web sites[J]. Interacting with Computers, 2002,14(4): 313-325.
[6]Shi Y. The accessibility of Queensland visitor information centres' websites[J]. Tourism Management, 2006,27(5): 829-841.
[7]Hong S, Katerattanakul P, Joo S. Evaluating government website accessibility: A comparative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Decision Making, 2008,7(03): 491-515.
[8]Sullivan T, Matson R. Barriers to use: usability and content accessibility on the Web's most popular sites[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n the 2000 conference on Universal Usability,2000.
[9]Shi Y. The accessibility of Chinese local government web sites: An exploratory study[J].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2007,24(2): 377-403.
[10]Shi Y. E-Government Web Site Accessibility in Australia and China A Longitudinal Study[J].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2006,24(3): 378-385.
[11]Lazar J, Schroeder-Thomas C, Jones A, Greenidge K, Beere P, Clements J. Detour Ahead: Current Roadblocks to Web Accessibility[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003 Conference on Universal Access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2003:990-994.
[12]Lazar J, Greenidge K D. One year older, but not necessarily wiser: an evaluation of homepage accessibility problems over time[J]. Universal Acces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006,4(4): 285-291.
[13]Hackett S, Parmanto B, Zeng X. A retrospective look at website accessibility over time[J]. Behaviou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5,24(6): 407-417.
栏目修改 / 杨 怡.终校 / 丁 尧
参考文献
[1]Ceaparu I, Shneiderman B. Improving web-based civic information access: a case study of the 50 US States[C]. Technology and Society, 2002.
[2]Stowers G. The state of federal websites: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J]. E-government,2002.
[3]Mills J E, Han J H, Clay J M. Accessibility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Websites A Challenge for Visually Impaired Persons[J]. Cornell Hospitality Quarterly, 2008,49(1): 28-41.
[4]Loiacono E T. Cyberaccess: web accessibility and corporate America[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04,47(12): 82-87.
[5]Sloan D, Gregor P, Booth P, Gibson L. Auditing accessibility of UK Higher Education web sites[J]. Interacting with Computers, 2002,14(4): 313-325.
[6]Shi Y. The accessibility of Queensland visitor information centres' websites[J]. Tourism Management, 2006,27(5): 829-841.
[7]Hong S, Katerattanakul P, Joo S. Evaluating government website accessibility: A comparative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Decision Making, 2008,7(03): 491-515.
[8]Sullivan T, Matson R. Barriers to use: usability and content accessibility on the Web's most popular sites[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n the 2000 conference on Universal Usability,2000.
[9]Shi Y. The accessibility of Chinese local government web sites: An exploratory study[J].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2007,24(2): 377-403.
[10]Shi Y. E-Government Web Site Accessibility in Australia and China A Longitudinal Study[J].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2006,24(3): 378-385.
[11]Lazar J, Schroeder-Thomas C, Jones A, Greenidge K, Beere P, Clements J. Detour Ahead: Current Roadblocks to Web Accessibility[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003 Conference on Universal Access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2003:990-994.
[12]Lazar J, Greenidge K D. One year older, but not necessarily wiser: an evaluation of homepage accessibility problems over time[J]. Universal Acces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006,4(4): 285-291.
[13]Hackett S, Parmanto B, Zeng X. A retrospective look at website accessibility over time[J]. Behaviou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5,24(6): 407-417.
栏目修改 / 杨 怡.终校 / 丁 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