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麻醉复苏:复苏期专项护理对手术麻醉作用及术后状况的影响
林海洁++++++余季辉++++++丁红++++++肖敏仪
[摘要] 意图 评论复苏期专项护理对手术麻醉作用及术后状况的影响。 办法 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1月行静吸复合全麻术的103例患者作为研讨目标,随机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在复苏期,实验组采纳专项护理形式,对照组采纳惯例护理形式,比较两组自主呼吸、睁眼、拔管时刻,烦躁状况和不良反应发作率。 成果 实验组自主呼吸、睁眼、拔管时刻短于对照组,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烦躁发作率分别为15.38%和35.29%,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作率分别为13.46%和33.33%,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 定论 复苏期专项护理使用于全麻术患者能显着改进其麻醉作用,下降术后烦躁发作率和不良反应发作率,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进步麻醉的安全性。
[关键词] 全麻术;复苏期;专项护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b)-0127-03
跟着医学技能的不断进步,全身麻醉被越来越广泛使用于临床。在麻醉复苏期,由于麻醉药物不行能在患者术后即悉数代谢出体外,所以患者的一些保护性反射及生理功能都还没有彻底康复,在麻醉复苏期存在许多的潜在危险要素,若护理不妥则不利于患者康复,严峻时会对患者的生命形成严峻威胁[1-2]。对全麻术后患者进行麻醉复苏期护理是围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的康复作用、并发症发作状况等[3]。本院对收治的全麻患者进行复苏期专项护理,调查其使用作用。
1 材料与办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1月行全身麻醉术的患者103例,其间男性59例,女人44例,年纪9~73岁,均匀(47.8±4.3)岁,其间脑外科手术11例,心脏手术8例,腹腔镜手术13例,骨科手术32例,颅内肿瘤切除术2例,整形科手术2例,妇产科手术19例,胸外科手术16例,随机将一切患者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在复苏期,对照组选用惯例护理办法,实验组选用专项护理办法,一切患者均在麻醉康复室承受调查。两组患者的性别、年纪、手术办法等一般材料比较差异无计算学含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办法
1.2.1 对照组 采纳惯例护理办法,首要包含时刻紧密监控患者生命体征的改变状况;协助患者采纳适宜的体位,以坚持患者呼吸道晓畅,避免异物堵塞呼吸道;持续对循环系统进行监测;时刻留意患者病况改变状况,若有反常及时陈述医师;仔细调查手术创伤渗血、渗液状况,避免创伤呈现继发性出血。
1.2.2 实验组 在对照组的根底上,施行专项护理,首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完善术后镇痛办法,患者术后易呈现烦躁不安的原因之一是缺少镇痛办法,应给予患者镇痛药物缓解痛苦;②坚持患者正常体温,麻醉康复室坚持适宜的温度对患者进行保暖,最佳温度以22~25 ℃为宜;③避免意外损害,由于麻醉剂的作用,患者康复进程中易发作烦躁、坠床等安全隐患,因而医护人员应做好相应的防护办法;④给予恰当的心思护理,尽管全麻术后患者认识不是彻底清醒,可是仍存在必定的焦虑感和恐惧感,进行恰当的心思护理十分必要;⑤防备低血氧症、舌后坠、喉痉挛等并发症发作。
1.3 调查项目
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睁眼、拔管时刻,并对患者术后复苏期烦躁状况和不良反应发作率进行比较。烦躁评分标准[4]为0分:安静、无显着烦躁;1分:受影响时肢体有显着活动;2分:无影响时呈现挣扎、烦躁,但不需强制按压;3分:无影响时呈现挣扎、烦躁,需强制按压。>2分即判定为烦躁,烦躁发作率=(2分例数+3分例数)/总例数×100%。
1.4 计算学办法
选用SPSS 17.0计算软件对数据进行剖析和处理,计量材料以x±s表明,选用t查验,计数材料选用χ2查验,以P<0.05为差异有计算学含义。
2 成果
2.1 两组术后自主呼吸、睁眼、拔管时刻的比较
实验组自主呼吸、睁眼、拔管时刻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表1)。
表1 两组术后自主呼吸、睁眼、拔管时刻的比较(min,x±s)
2.2 两组复苏期烦躁状况的比较
实验组中烦躁评分为2、3分的患者分别为6、2例,烦躁发作率为15.38%;对照组中烦躁评分为2、3分的患者分别为13、5例,烦躁发作率为35.29%;实验组烦躁发作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表2)。
表2 两组复苏期烦躁状况的比较[n(%)]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作状况的比较
对照组中呈现厌恶3例,吐逆4例,创伤痛苦9例,噩梦1例,不良反应发作率为33.33%;实验组中呈现厌恶1例,吐逆2例,创伤痛苦4例,不良反应发作率为13.46%,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作状况的比较[n(%)]
3 评论
全麻术后患者麻醉的康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生理进程,患者病况呈现多变的特色[2,5]。在此期间,患者呈现麻醉术后并发症的概率也增大,因而加强对患者麻醉康复期的有用监控对进步患者康复速度和质量十分必要。研讨发现,麻醉及术后1 h内,需求进行愈加精心的护理,由于绝大多数损害患者生命的麻醉并发症都是在这一时段呈现[6-7]。患者麻醉后复苏期通常是在术后康复室中进行,这样能够最大极限地下降患者复苏期并发症的发作[8-9]。可是,在上述根底之上采纳复苏期专项护理对患者认识康复阶段施行针对性的护理,易于及时发现麻醉并发症,然后采纳相应的对应办法,使患者安全、平稳地度过麻醉复苏期。一起,复苏期专项护理也对手术室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含责任心、调查力等,在护理进程中护理应具体记载患者的生命体征改变,对各种仪器进行检查[10-11]。
本研讨中,使用复苏期专项护理的实验组自主呼吸、睁眼、拔管时刻均比对照组短,烦躁发作率及不良反应发作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阐明对全麻术后患者施行复苏期专项护理可显着改进患者的麻醉作用,有用下降患者术后呈现烦躁和不良反应的危险,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护理办法。
[参考文献]
[1] 徐信红.全身麻醉复苏期护理[J].黑龙江医药,2010,23(2):304.
[2] 陈易,俞一瑾,倪新莉.术后康复质量量表剖析全麻复苏期烦躁的预警目标[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8):782-784.
[3] 孙维国,胡祖荣,王金兰.全麻复苏期烦躁的原因剖析[J].世界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9):2829-2833.
[4] 李岩.舒芬太尼用于全麻术后复苏期的作用调查[J].我国有用医药,2013,8(4):173-174.
[5] 朱巧梅.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烦躁原因剖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6):65-66.
[6] 杨天凤,唐晓凤,赖庆利,等.全麻术后患者麻醉康复期并发症临床评价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4):19-20.
[7] 张粉婷,王宁,牛晓丽.全麻术后患者麻醉康复期并发症的临床评价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0,25(18):24-26.
[8] 束华涛,王学山,卞德峰,等.全身麻醉术后并发症原因剖析及处理[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7):424.
[9] 罗惠莲.全身麻醉复苏期烦躁状况的调查研讨[J].我国医药科学,2012,2(14):121.
[10] 姬小蔓,崔海丽.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复苏期并发症的发作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30):2793-2794.
[11] 陈荣珠,董明,李成太,等.手术室护理干涉对胸科手术复苏期烦躁程度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9(33):3041-3042.
(收稿日期:2014-06-10 本文修改:李亚聪)endprint
[摘要] 意图 评论复苏期专项护理对手术麻醉作用及术后状况的影响。 办法 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1月行静吸复合全麻术的103例患者作为研讨目标,随机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在复苏期,实验组采纳专项护理形式,对照组采纳惯例护理形式,比较两组自主呼吸、睁眼、拔管时刻,烦躁状况和不良反应发作率。 成果 实验组自主呼吸、睁眼、拔管时刻短于对照组,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烦躁发作率分别为15.38%和35.29%,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作率分别为13.46%和33.33%,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 定论 复苏期专项护理使用于全麻术患者能显着改进其麻醉作用,下降术后烦躁发作率和不良反应发作率,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进步麻醉的安全性。
[关键词] 全麻术;复苏期;专项护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b)-0127-03
跟着医学技能的不断进步,全身麻醉被越来越广泛使用于临床。在麻醉复苏期,由于麻醉药物不行能在患者术后即悉数代谢出体外,所以患者的一些保护性反射及生理功能都还没有彻底康复,在麻醉复苏期存在许多的潜在危险要素,若护理不妥则不利于患者康复,严峻时会对患者的生命形成严峻威胁[1-2]。对全麻术后患者进行麻醉复苏期护理是围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的康复作用、并发症发作状况等[3]。本院对收治的全麻患者进行复苏期专项护理,调查其使用作用。
1 材料与办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1月行全身麻醉术的患者103例,其间男性59例,女人44例,年纪9~73岁,均匀(47.8±4.3)岁,其间脑外科手术11例,心脏手术8例,腹腔镜手术13例,骨科手术32例,颅内肿瘤切除术2例,整形科手术2例,妇产科手术19例,胸外科手术16例,随机将一切患者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在复苏期,对照组选用惯例护理办法,实验组选用专项护理办法,一切患者均在麻醉康复室承受调查。两组患者的性别、年纪、手术办法等一般材料比较差异无计算学含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办法
1.2.1 对照组 采纳惯例护理办法,首要包含时刻紧密监控患者生命体征的改变状况;协助患者采纳适宜的体位,以坚持患者呼吸道晓畅,避免异物堵塞呼吸道;持续对循环系统进行监测;时刻留意患者病况改变状况,若有反常及时陈述医师;仔细调查手术创伤渗血、渗液状况,避免创伤呈现继发性出血。
1.2.2 实验组 在对照组的根底上,施行专项护理,首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完善术后镇痛办法,患者术后易呈现烦躁不安的原因之一是缺少镇痛办法,应给予患者镇痛药物缓解痛苦;②坚持患者正常体温,麻醉康复室坚持适宜的温度对患者进行保暖,最佳温度以22~25 ℃为宜;③避免意外损害,由于麻醉剂的作用,患者康复进程中易发作烦躁、坠床等安全隐患,因而医护人员应做好相应的防护办法;④给予恰当的心思护理,尽管全麻术后患者认识不是彻底清醒,可是仍存在必定的焦虑感和恐惧感,进行恰当的心思护理十分必要;⑤防备低血氧症、舌后坠、喉痉挛等并发症发作。
1.3 调查项目
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睁眼、拔管时刻,并对患者术后复苏期烦躁状况和不良反应发作率进行比较。烦躁评分标准[4]为0分:安静、无显着烦躁;1分:受影响时肢体有显着活动;2分:无影响时呈现挣扎、烦躁,但不需强制按压;3分:无影响时呈现挣扎、烦躁,需强制按压。>2分即判定为烦躁,烦躁发作率=(2分例数+3分例数)/总例数×100%。
1.4 计算学办法
选用SPSS 17.0计算软件对数据进行剖析和处理,计量材料以x±s表明,选用t查验,计数材料选用χ2查验,以P<0.05为差异有计算学含义。
2 成果
2.1 两组术后自主呼吸、睁眼、拔管时刻的比较
实验组自主呼吸、睁眼、拔管时刻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表1)。
表1 两组术后自主呼吸、睁眼、拔管时刻的比较(min,x±s)
2.2 两组复苏期烦躁状况的比较
实验组中烦躁评分为2、3分的患者分别为6、2例,烦躁发作率为15.38%;对照组中烦躁评分为2、3分的患者分别为13、5例,烦躁发作率为35.29%;实验组烦躁发作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表2)。
表2 两组复苏期烦躁状况的比较[n(%)]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作状况的比较
对照组中呈现厌恶3例,吐逆4例,创伤痛苦9例,噩梦1例,不良反应发作率为33.33%;实验组中呈现厌恶1例,吐逆2例,创伤痛苦4例,不良反应发作率为13.46%,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作状况的比较[n(%)]
3 评论
全麻术后患者麻醉的康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生理进程,患者病况呈现多变的特色[2,5]。在此期间,患者呈现麻醉术后并发症的概率也增大,因而加强对患者麻醉康复期的有用监控对进步患者康复速度和质量十分必要。研讨发现,麻醉及术后1 h内,需求进行愈加精心的护理,由于绝大多数损害患者生命的麻醉并发症都是在这一时段呈现[6-7]。患者麻醉后复苏期通常是在术后康复室中进行,这样能够最大极限地下降患者复苏期并发症的发作[8-9]。可是,在上述根底之上采纳复苏期专项护理对患者认识康复阶段施行针对性的护理,易于及时发现麻醉并发症,然后采纳相应的对应办法,使患者安全、平稳地度过麻醉复苏期。一起,复苏期专项护理也对手术室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含责任心、调查力等,在护理进程中护理应具体记载患者的生命体征改变,对各种仪器进行检查[10-11]。
本研讨中,使用复苏期专项护理的实验组自主呼吸、睁眼、拔管时刻均比对照组短,烦躁发作率及不良反应发作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阐明对全麻术后患者施行复苏期专项护理可显着改进患者的麻醉作用,有用下降患者术后呈现烦躁和不良反应的危险,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护理办法。
[参考文献]
[1] 徐信红.全身麻醉复苏期护理[J].黑龙江医药,2010,23(2):304.
[2] 陈易,俞一瑾,倪新莉.术后康复质量量表剖析全麻复苏期烦躁的预警目标[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8):782-784.
[3] 孙维国,胡祖荣,王金兰.全麻复苏期烦躁的原因剖析[J].世界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9):2829-2833.
[4] 李岩.舒芬太尼用于全麻术后复苏期的作用调查[J].我国有用医药,2013,8(4):173-174.
[5] 朱巧梅.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烦躁原因剖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6):65-66.
[6] 杨天凤,唐晓凤,赖庆利,等.全麻术后患者麻醉康复期并发症临床评价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4):19-20.
[7] 张粉婷,王宁,牛晓丽.全麻术后患者麻醉康复期并发症的临床评价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0,25(18):24-26.
[8] 束华涛,王学山,卞德峰,等.全身麻醉术后并发症原因剖析及处理[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7):424.
[9] 罗惠莲.全身麻醉复苏期烦躁状况的调查研讨[J].我国医药科学,2012,2(14):121.
[10] 姬小蔓,崔海丽.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复苏期并发症的发作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30):2793-2794.
[11] 陈荣珠,董明,李成太,等.手术室护理干涉对胸科手术复苏期烦躁程度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9(33):3041-3042.
(收稿日期:2014-06-10 本文修改:李亚聪)endprint
[摘要] 意图 评论复苏期专项护理对手术麻醉作用及术后状况的影响。 办法 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1月行静吸复合全麻术的103例患者作为研讨目标,随机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在复苏期,实验组采纳专项护理形式,对照组采纳惯例护理形式,比较两组自主呼吸、睁眼、拔管时刻,烦躁状况和不良反应发作率。 成果 实验组自主呼吸、睁眼、拔管时刻短于对照组,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烦躁发作率分别为15.38%和35.29%,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作率分别为13.46%和33.33%,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 定论 复苏期专项护理使用于全麻术患者能显着改进其麻醉作用,下降术后烦躁发作率和不良反应发作率,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进步麻醉的安全性。
[关键词] 全麻术;复苏期;专项护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b)-0127-03
跟着医学技能的不断进步,全身麻醉被越来越广泛使用于临床。在麻醉复苏期,由于麻醉药物不行能在患者术后即悉数代谢出体外,所以患者的一些保护性反射及生理功能都还没有彻底康复,在麻醉复苏期存在许多的潜在危险要素,若护理不妥则不利于患者康复,严峻时会对患者的生命形成严峻威胁[1-2]。对全麻术后患者进行麻醉复苏期护理是围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的康复作用、并发症发作状况等[3]。本院对收治的全麻患者进行复苏期专项护理,调查其使用作用。
1 材料与办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1月行全身麻醉术的患者103例,其间男性59例,女人44例,年纪9~73岁,均匀(47.8±4.3)岁,其间脑外科手术11例,心脏手术8例,腹腔镜手术13例,骨科手术32例,颅内肿瘤切除术2例,整形科手术2例,妇产科手术19例,胸外科手术16例,随机将一切患者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在复苏期,对照组选用惯例护理办法,实验组选用专项护理办法,一切患者均在麻醉康复室承受调查。两组患者的性别、年纪、手术办法等一般材料比较差异无计算学含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办法
1.2.1 对照组 采纳惯例护理办法,首要包含时刻紧密监控患者生命体征的改变状况;协助患者采纳适宜的体位,以坚持患者呼吸道晓畅,避免异物堵塞呼吸道;持续对循环系统进行监测;时刻留意患者病况改变状况,若有反常及时陈述医师;仔细调查手术创伤渗血、渗液状况,避免创伤呈现继发性出血。
1.2.2 实验组 在对照组的根底上,施行专项护理,首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完善术后镇痛办法,患者术后易呈现烦躁不安的原因之一是缺少镇痛办法,应给予患者镇痛药物缓解痛苦;②坚持患者正常体温,麻醉康复室坚持适宜的温度对患者进行保暖,最佳温度以22~25 ℃为宜;③避免意外损害,由于麻醉剂的作用,患者康复进程中易发作烦躁、坠床等安全隐患,因而医护人员应做好相应的防护办法;④给予恰当的心思护理,尽管全麻术后患者认识不是彻底清醒,可是仍存在必定的焦虑感和恐惧感,进行恰当的心思护理十分必要;⑤防备低血氧症、舌后坠、喉痉挛等并发症发作。
1.3 调查项目
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睁眼、拔管时刻,并对患者术后复苏期烦躁状况和不良反应发作率进行比较。烦躁评分标准[4]为0分:安静、无显着烦躁;1分:受影响时肢体有显着活动;2分:无影响时呈现挣扎、烦躁,但不需强制按压;3分:无影响时呈现挣扎、烦躁,需强制按压。>2分即判定为烦躁,烦躁发作率=(2分例数+3分例数)/总例数×100%。
1.4 计算学办法
选用SPSS 17.0计算软件对数据进行剖析和处理,计量材料以x±s表明,选用t查验,计数材料选用χ2查验,以P<0.05为差异有计算学含义。
2 成果
2.1 两组术后自主呼吸、睁眼、拔管时刻的比较
实验组自主呼吸、睁眼、拔管时刻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表1)。
表1 两组术后自主呼吸、睁眼、拔管时刻的比较(min,x±s)
2.2 两组复苏期烦躁状况的比较
实验组中烦躁评分为2、3分的患者分别为6、2例,烦躁发作率为15.38%;对照组中烦躁评分为2、3分的患者分别为13、5例,烦躁发作率为35.29%;实验组烦躁发作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表2)。
表2 两组复苏期烦躁状况的比较[n(%)]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作状况的比较
对照组中呈现厌恶3例,吐逆4例,创伤痛苦9例,噩梦1例,不良反应发作率为33.33%;实验组中呈现厌恶1例,吐逆2例,创伤痛苦4例,不良反应发作率为13.46%,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作状况的比较[n(%)]
3 评论
全麻术后患者麻醉的康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生理进程,患者病况呈现多变的特色[2,5]。在此期间,患者呈现麻醉术后并发症的概率也增大,因而加强对患者麻醉康复期的有用监控对进步患者康复速度和质量十分必要。研讨发现,麻醉及术后1 h内,需求进行愈加精心的护理,由于绝大多数损害患者生命的麻醉并发症都是在这一时段呈现[6-7]。患者麻醉后复苏期通常是在术后康复室中进行,这样能够最大极限地下降患者复苏期并发症的发作[8-9]。可是,在上述根底之上采纳复苏期专项护理对患者认识康复阶段施行针对性的护理,易于及时发现麻醉并发症,然后采纳相应的对应办法,使患者安全、平稳地度过麻醉复苏期。一起,复苏期专项护理也对手术室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含责任心、调查力等,在护理进程中护理应具体记载患者的生命体征改变,对各种仪器进行检查[10-11]。
本研讨中,使用复苏期专项护理的实验组自主呼吸、睁眼、拔管时刻均比对照组短,烦躁发作率及不良反应发作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计算学含义(P<0.05),阐明对全麻术后患者施行复苏期专项护理可显着改进患者的麻醉作用,有用下降患者术后呈现烦躁和不良反应的危险,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护理办法。
[参考文献]
[1] 徐信红.全身麻醉复苏期护理[J].黑龙江医药,2010,23(2):304.
[2] 陈易,俞一瑾,倪新莉.术后康复质量量表剖析全麻复苏期烦躁的预警目标[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8):782-784.
[3] 孙维国,胡祖荣,王金兰.全麻复苏期烦躁的原因剖析[J].世界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9):2829-2833.
[4] 李岩.舒芬太尼用于全麻术后复苏期的作用调查[J].我国有用医药,2013,8(4):173-174.
[5] 朱巧梅.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烦躁原因剖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6):65-66.
[6] 杨天凤,唐晓凤,赖庆利,等.全麻术后患者麻醉康复期并发症临床评价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4):19-20.
[7] 张粉婷,王宁,牛晓丽.全麻术后患者麻醉康复期并发症的临床评价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0,25(18):24-26.
[8] 束华涛,王学山,卞德峰,等.全身麻醉术后并发症原因剖析及处理[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7):424.
[9] 罗惠莲.全身麻醉复苏期烦躁状况的调查研讨[J].我国医药科学,2012,2(14):121.
[10] 姬小蔓,崔海丽.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复苏期并发症的发作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30):2793-2794.
[11] 陈荣珠,董明,李成太,等.手术室护理干涉对胸科手术复苏期烦躁程度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9(33):3041-3042.
(收稿日期:2014-06-10 本文修改:李亚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