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冰糖葫芦的做法 从为黄贵妃看病谈冰糖葫芦
顾大龙
传说,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皇帝最宠爱的黄贵妃病了,御医用了许多名贵药品,贵妃的病也不见好。后来请了一位游方道士。他为面黄肌瘦,不思饮食的贵妃号了脉今后说:“只需抨‘棠棣子(即山楂)与红糖折磨,每饭前吃五到十枚、半月后病准会好。贵妃按药方,每饭前都吃几枚酸脆甜香的糖山楂,公然病就按期痉愈了。
这种吃法逐步流传到民间。在其时的市场上,它被叫做“蜜弹弹”,是出单个山楂沾糖而做成。到明末清初,人们将山楂洗净去核,用竹棍穿心,挂上糖衣,制成长达数尺的糖葫芦串,红莹如玉,鲜脆诱人。难怪其时有一位诗人,趣味盎然地写了赞美诗:“三尺不坚定风欲折,葫芦一串蘸冰糖。”现在,每到冬春两季,无论是四季长绿的南边,仍是天寒地冻的北疆,市场上都有冰糖葫芦出售,男女老少皆爱食之。连外国朋友及港澳同胞有时电购上几串,大饱口福。确实,那冰糖葫芦既美观又好吃,实为人世佳果。
糖葫芦能够看病,主要是山楂的药用。
祖国医学早就把山楂作为一种名贵药材。《本草纲目》中说:“山楂,性微温,无毒,有消积、化滞、行淤的成效,适用于饮食积滞、胸腹痞满、疝气,产后凡枕疼、恶露不尽、血淤闭经等症。”现代医学以为,山楂的乙醇浸出物可使血压缓慢而耐久地下降;山楂的流浸膏有下降血胆固醇的效果,进步卵磷脂与胆固醇之比,下降器官的胆固醇冷静;山楂中提出的总黄酮有降压、强心效果,并能舒张冠状血管,焦山楂煎剂对各型痢疾杆菌及绿脓杆菌均有显着的抑制效果。因而,临床用20%山楂煎剂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用山楂、毛冬青煎服,医治高胆固醇症,用山楂与冰糖煎服,医治心绞痛和冠心病,用山植制成浸剂服用,医治高血压;用山楂制成丸剂服用,医治饮食积滞及消化不良等症。此外,还可用鲜山楂加槟榔口服,医治蛲虫病;用山楂、麦芽、鲜竹叶、甘草煎煮口服,医治荨麻疹,冻疮初起,取山楂烤熟捣烂成泥去子,外涂冻伤处,可止痛消肿。但孕妈妈及消化道溃疡病者应慎食山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