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骨科3D打印 骨科妙用3D打印技能

点击:0时间:2025-04-11 02:03:25

王拂晓

每一件3D打印的假体都是艺术品

60岁的陈先生9个月前下楼时不小心摔了一跤,登时整个左髋部连着整条腿都动弹不得,特别痛苦,陈先生被送到家邻近的医院,查看显现陈先生髋部现已是左髋臼破坏性骨折。

陈先生说,其时这条腿整个走不起来路,并且短了将近两三厘米,几家大医院都去过,医师都以为手术难度比较大。陈先生也在医师主张下测验进行了牵引等一些保存医治,但是作用不显着。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陈先生来到医院骨科进行医治,医师运用最新医治技能和设备,为陈先生规划了医治计划,运用3D打印了陈先生的多孔人工髋臼假体,顺畅地进行了手术,术后3天痛苦显着减轻,然后根本就不疼了,腿也能自己曲折,处理了行走问题。

将患者需手术部位的印象数据传入电脑进行处理,并连接到专门3D打印机。经过几个小时到几十个小时往后,用一种可再生可降解的资料,将它1:1地以仿真模型的方式打印出来。3D打印现在最大的特色在于手术极具个性化,各人的骨头成长、关节面等状况都不相同,能够根据患者的详细病况,打造最适合患者的人工部位。现在,3D打印的定制化假体运用的是钛合金资料。钛合金资料的理化性质较为抱负,比方它的弹性模量是金属中最挨近骨的资料之一,它的生物相容性也很高,在临床上现已广泛应用于骨科的内固定钢板、人工关节、脊柱内固定,口腔科的栽培牙根,颌面外科的颌面修正体等。能够说每一件3D打印的假体都是精巧的艺术品。

已然3D技能能打印骨骼,那是否意味着骨肿瘤或许骨折的患者,都能够选用该技能来做代替骨骼?

从理论上讲是能够的,但一般状况下,这种技能应用在杂乱部位的骨头上很难,比方骨头形状结构不规则等,像简略的肱骨、股骨等,用传统技能做成的假体就能够运用;其次,要看患者的身体状况。

术前演练保证手术精准

3D打印技能除了打印假体协助患者手术修正病变之处,在骨科临床中3D打印技能还能为医师提早进行手术演练。就和战士上战场都要进行演习相同,假如做手术之前能够提早演练的话,在实在进行手术时就能够缩短手术时刻,手术的作用也会更好,关于患者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大的福音。

朱先生是一位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因为恶性肿瘤成长的方位特别,周围牵扯的血管许多,仅凭X线片难以估测手术危险,医院为他进行了肿瘤的3D打印。将肿瘤实体模型打印出来后,医师提早演练,断定怎么动刀,保证手术时愈加精准。终究,这个难度很高的手术取得了成功。

骨科医师经过模型,能够在术前了解这个病变的骨头有多长、状况怎样,应该在哪个部位装置钢板、钢钉,装置几颗钉等详细细节。然后,就能够运用这个模型进行模仿手术,制定出科学、详细的手术计划。3D打印出来的模型,并不是植入到人体里,而是运用这仿真模型做好术前的诊治计划。

比较曾经,在做这类手术时,医师一般要做一些辅佐查看,作为手术预备的根据。比方照X线片、CT印象、核磁共振等。相对来说,这些查看终究出现出来都是二维的图画,没有办法给出一个实在的、立体的感觉,对患者的伤情复原也不是很明晰全面。在运用了3D打印技能后,这个问题就得到了很好的处理。比方陈先生的多孔人工髋臼,曾经传统的手术办法是,要先翻开手术部位,找到病变区域,才干详细进行手术。消耗时刻,也会加大出血量。经过3D打印技能,骨头损坏状况80%~90%能够实在地立体地出现和仿制出来。可缩短手术时刻、削减出血量、削减手术程序。患者恢复也比较快。曾经手术后,患者最少要在病床上躺3~6个星期。经过3D打印技能,能够削减部分手术程序,能够挑选更直接的手术办法,患者恢复期也可显着缩短。

现在,应用于医疗的3D打印技能仍归于初级阶段,主要是帮患者提早规划手术,也正测验将3D打印出的骨骼“假体”,直接填充在手术残缺的部位。也就是说,往后想做什么形状的骨骼都能够,患者可依托这一技能完成“私家订制”,比方膝关节、股骨头,而不是用现在一致标准的流水线产品。未来,3D打印机或可完成人体器官的打印,为患者打印出所需求的人体个性化“零部件”。但现在,这项技能在我国还处于临床初步阶段。

相关资讯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