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陈旧木罐 陈旧罐疗巧治咳嗽

点击:0时间:2025-04-28 20:50:05

来要水

陈旧的医术——拔罐,现在风行全球,因其效果显著、简略廉价已成为很多患者的不贰挑选。拔罐疗法又称“负压疗法”“吸筒疗法”,古称“角法”,是以罐为东西,使用焚烧、抽气等办法使罐中发生负压,把罐吸附于施术部(穴)位,发生温热、负压等影响,导致部分充血、瘀血现象,到达防备和医治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办法。很多人咳嗽时往往都会挑选药物医治,殊不知拔罐疗法也能在医治咳嗽疾病上大显神威。

咳嗽疾病多见于现代医学所确诊的气管及支气管炎、哮喘、咽炎、间质性肺炎、肺气肿、扁桃体炎、支气管扩张等系列疾病。那么,怎样进行罐疗才干更有用果呢?

穴道要选对

主穴包含:定喘穴、大椎穴、肺腧穴、膈腧穴、膻中穴、脾腧穴、天突穴。

定喘穴 坐落背部,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为经外奇穴,善治咳喘。

大椎穴 坐落第七颈椎棘突下洼陷中。为督脉清热之要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之交会穴,能注册诸阳之会,解热泄暑,发汗解表,使暑热豁但是解。

肺腧穴 坐落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系五脏之腧穴,为肺气集合转输之处,具有调肺气、止咳喘、实腠理之成效,是医治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腧穴。

膈腧穴 坐落背部第七胸椎棘突,正中线旁开1.5寸处,有降膈上下气逆的效果。

膻中穴 坐落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为心包募穴,又是八会穴之气会,是宗气集聚之处,具有调度人体气机的效果。

脾腧穴 坐落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调理脾胃功用的要穴,取培土生金之意。具有抗过敏、改进气道炎症、下降气道高反响性、进步机体免疫力的效果。在此穴拔罐,有利于哮喘的长时刻安稳,操作简洁、经济实用。

天突穴 坐落颈部,当时正中线上,两锁骨中心,胸骨上窝中心。有理气宣肺、利咽止咳之功。

办法要正确

取俯卧位,充沛露出背部,并坚持背部相对平整。依据年纪和体型挑选合适直径的玻璃火罐,每一罐选一穴,用带酒精棉的止血钳,点着后使火在罐内盘绕1~2圈,敏捷退火,将火罐罩在穴道上。留罐时刻10分钟左右,至部分皮肤潮红为度,年纪较小者有或许一罐能拔俩穴,留罐时刻相应缩短,罐内负压相对下降,避免损害皮肤。隔日1次,1周为1个阶段,1个阶段完毕后仍未康复者,则进行第2个阶段医治。

起罐有技巧

先用左手抓住火罐,右手拇指或食指在罐口周围悄悄按压一下,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顺势将罐取下,切不可硬行上提或旋转选拔,避免损害皮肤。

留意事项

1.调查火罐吸附及皮肤状况,以皮肤紫红为宜。

2.拔罐方法要稳、准、快,避免罐口过热而损害皮肤。

3.起罐后血管扩张,腠理开泄,应避开风口,留意保暖。部分患者部分呈现小水泡,可涂黄连素油或百多邦软膏后敷无菌纱设防感染,1~2天可自行吸收。

4.天突穴罐不宜久留,时刻5~10分钟即可。

拔罐疗法临床使用广泛,操作简洁易行,经济有用,苦楚小,阶段短,效果高,免打针吃药之苦,又无药物的毒副效果,易于被成人及儿童承受。

相关资讯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