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8京津冀新行政区划 京津冀中医类医院医疗资源及效劳开展现状与对策

点击:0时间:2019-03-26 22:59:53

姜威 李宗友 胡艳敏 赵阳 李彦文

摘要:意图 對京津冀区域的中医类医院医疗资源及效劳状况进行现状查询与剖析,并提出对策。办法 从《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核算年鉴》《全国中医药核算摘编》中获取2012-2016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数据,使用Excel 2013,对三地的组织数、床位数、人员数、医治量、出院人数等进行核算剖析。成果 ⑴2016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别离有中医类医院191、56、237个,占本省市医院总数的29.94%、13.30%、14.65%;床位数别离占本省市医院床位总数的20.69%、15.72%、15.30%;执业(助理)医师别离占本省市医院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21.59%、18.45%、16.61%。北京市中医类医院资源相对丰厚。⑵2016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中医类医院医治量别离4008.58万、1461.63万、2102.22万人次,北京市显着高于天津市与河北省;医师日均背负医治人次别离为12.34、12.32、4.99人次,北京市与天津市均高于河北省。北京市与天津市的医疗背负相对较重。 ⑶2012-2016年,河北省中医类医院执业(助理)医师占医院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份额维持在16%~17%;2016年,万人口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数为0.92人,低于北京市的3.62人与天津市的1.77人。执业(助理)医师与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均较为缺少。定论 应有序疏解北京市中医类医疗资源向天津市、河北省活动,厚实推进中医类医院分级医治准则施行,支撑中医药人才合理活动。

关键词:京津冀;中医;医院;医疗资源;医疗效劳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8.03.001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8)03-0001-05

Curr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ies of Medical Resources and Services in TCM Hospitals i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Areas

JIANG Wei, LI Zong-you, HU Yan-min*, ZHAO Yang, LI Yan-w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CM class hospital resource and service in Jing-Jin-Ji, and mak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Methods The data comes form China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Statistics Yearbook and Extraction& Compilation of National TCM Statistics. Use Excel2013 to make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⑴ In 2016, the total number of TCM class hospitals i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are respectively 191, 56 and 237,taking up 9.94%, 13.30% and 14.65% in hospitals. The number of beds of these hospitals take up 20.69%、15.72%、15.30% in the beds of hospitals. The number of registered (assistant) doctors of these hospitals take up 21.59%,18.45 and 16.61% in the registered (assistant) doctors of hospitals. The medical resources of Beijing is abundant relatively. ⑵ In 2016, the numbers of visits of TCM

榜首作者:姜威,E-mail: jiangwei0413@163.com

*通讯作者:胡艳敏, E-mail: huym@mail.cintcm.ac.cn

class hospitals i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are respectively 4008.58, 1461.63 and 2102.22 (10000), and the number of Beijing is higher than Tianjin and Hebei. Every physicians is responsible for 12.34, 12.32 and 4.99 outpatients everyday on average in these hospitals, and the numbers of Beijing and Tianjin are higher than Hebei. The medical burden of Beijing and Tianjin are heavier than Hebei. ⑶ The proportion of the registered (assistant) doctors of TCM taking up registered (assistant) doctors keep 16% in Hebei in nearly five years. In 2016, the number of registered (assistant) doctors of TCM every ten thousand people in Hebei is 0.92, and it is lower than the number of Beijing(3.62) and Tianjin(1.77). The registered (assistant) doctors and the registered (assistant) doctors of TCM were all insufficient.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relocate TCM class hospital resources from Beijing to Tianjin and Hebei,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ad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and support the flow of TCM talents reasonably.

Key words: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areas; TCM; hospitals; medical resources; medical services

推进京津冀协同展开是国家严重战略,其间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秉持“民众福祉改进”,在区域内完成均等化[1]。在医疗范畴,北京市从来饱尝“大城市病”困扰,而津冀区域则面对优势医疗资源相对缺少的问题。中医类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效劳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保证公民生命健康发挥方面背负着重要作用。推进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展开,完成京津冀中医药效劳均等化,首要使命是需要对三地中医类医院的医疗资源与效劳进行了解查询,然后为拟定相应的方针措施供应参阅根据。

1 材料与办法

1.1 材料来历

数据来历于2012-2016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核算年鉴》(《我国卫生核算年鉴》)、国家中医药办理局《全国中医药核算摘编》,研讨目标为京津冀三地的中医类医院。依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核算查询准则,“中医类”分为中医、中西医结合及民族医三类。

1.2 核算办法

核算目标包含组织数、床位数、人员数、医治量、出院人数等。2017年10-11月,对数据进行收集,收集完成后使用Excel 2013进行剖析。

2 成果与剖析

2.1 中医类医院医疗资源状况

2.1.1 中医类医院组织数 到2016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中医类医院数别离为191、56、237个,较之2015年末别离添加9.77%、9.80%、4.41%,北京市与天津市添加较快。2016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中医类医院别离占本省市医院总数的29.94%、13.30%、14.65%,北京市所占份额较高(见表1)。

趋势改变方面,北京市在2016年曾经的增幅出现继续放缓状况,天津市与河北省中医类医院数在2014年出现动摇,天津市添加速度较快,河北省添加速度则无显着规则。北京市中医类医院占医院总数的份额继续走高,天津市在2014年有所下降,其他年份坚持上升,而河北省这一份额则继续下降。

2.1.2 中医类医院床位数 2016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中医类医院的床位数别离为22 772、 9 050、41 438张,较2015年别离添加14.95%、3.20%、8.92%,北京市添加较快;别离占本省市医院床位数的20.69%、15.72%、15.30%。

趋势改变方面,北京市中医类医院的床位数增幅在2016年曾经出现继续放缓状况,天津市在2013年與2015年添加显着;河北省3年内的增幅均坚持在8%~9%。北京市中医类医院床位数占医院床位数的份额继续上升,天津市与河北省则改变不显着(见表2)。

2.1.3 中医类医院中执业(助理)医师、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数 2016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中医类医院的执业(助理)医师数别离为12 868、 4 728、16 778人,较2015年别离添加10.66%、4.53%、9.63%;占各省市医院执业(助理)医师数的份额别离为21.59%、18.45%、16.61%。北京市中医类医院的执业(助理)医师近几年坚持添加态势,天津市除2014年有所下降,其他年份也坚持添加态势,河北近两年添加较为快速。

北京市中医类医院的执业(助理)医师占本市医院执业(助理)医师的份额也坚持了较为平稳的添加,天津市在2014年稍有下降,其他几年较为平稳,河北省各年份所占份额适当;北京市、天津市各年的份额均高于河北省(见表3)。

2016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中医类医院的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数别离为7866、2757、6907人,万人口中医类医院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数别离为3.62、1.77、0.92人。

2.2 中医类医院医疗效劳状况

2.2.1 中医类医院医治量 到2016年末,北京市、天津市与河北省中医类医院的医治量别离为4008.58万、1461.63万、2102.22万人次;与2015年本身比较,别离添加9.09%、下降0.28%、添加11.13%;别离占本地医院2016年医治量的25.82%、19.79%、15.95%。2012-2016年,北京市、天津市与河北省三地中医类医院的医治量底子都坚持继续上升的态势,且北京市远高于河北省及天津市(见图1)。

2.2.2 中医类医院出院人数 到2016年末,北京市、天津市与河北省中医类医院的出院人数别离为41.13万、20.32万、127.67万人,较2015年别离添加23.11%、9.31%、14.50%;别离占本地医院2016年出院人数的13.87%、13.36%、14.46%。2012-2016年,北京市、天津市与河北省三地中医类医院出院人数继续上升,河北省高于北京市及天津市(见图2)。

2.3 中医类医院医师背负状况

2016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中医类医院的医师日均背负医治人次别离为12.34、12.32、4.99人次,北京市与天津市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52人次。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中医类医院的医师日均背负住院床日别离为1.25、1.35、1.96床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31床日(见表4)。

3 评论与主张

3.1 评论

3.1.1 北京市中医类医疗资源存量相对丰厚,增速放缓 北京市作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医医疗资源也相对丰厚。2016年,北京市中医类医院约占全市医院总数的1/3,而天津市、河北省远远低于这一份额;北京市中医类医院的床位数、医师数占全市医院床位总数、医师总数的百分比也均高于天津市与河北省。依照万人口中医类医院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核算,北京市万人口中医类医院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是天津市的2倍多、是河北省的4倍左右。

从近几年三地中医类医院组织数、床位数的改变趋势来看,北京市除2016年增幅较显着外,其他年份出现变缓的趋势,这首要与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完善医疗效劳系统建造,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有关。为加速非首都功用疏解,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造,推进京津冀协同展开,北京市政府严格控制市中心区域大型公立医院的新建及床位的大规模扩大。2016年北京市中医类医院组织数、床位数增幅有所上升,首要是因为民营中医类医院的添加,跟着政府鼓舞社会资本办医,不断添加健康效劳供应的方针导向,未来这种趋势有或许变得愈加显着。

3.1.2 北京市、天津市中医类医院的医疗背负较重 2016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常住人口数别离为2173万、1562万、7470万人[2],北京市、天津市的常住人口要远远少于河北省。可是,北京市中医类医院的医治量别离是天津市、河北省的2.74、1.91倍;天津市中医类医院的医治量尽管比河北省低,但也挨近河北省的70%,而天津市的常住人口仅为河北省的1/5左右。

北京市、天津市中医类医院的医师日均背负医治人次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挨近河北省的2.5倍。2016年,北京市中医类医院的出院人数较之2015年的添加幅度也显着高于天津市与河北省。从近几年三地中医类医院医治量、出院人数的改变趋势来看,三地底子均呈继续上升趋势。北京市中医类医院的医治量一向远远高于天津市与河北省,出院人数也要高于天津市。

可见,相较于常住人口众多的河北省,人口较少的北京市、天津市中医类医院承当了更为沉重的医疗使命,北京市的医疗背负更为杰出。这是“大城市病”在医疗范畴最为显着的一个表现。环京区域交通便当,患者抱有“大城市”“大医院”看病好的心思,倾向于到北京市、天津市诊治疾病;而全国各地的疑难杂症、沉痾患者也会将北京市列为医治的重要一站。因而,北京市、天津市在为本市常住人口供应中醫医疗效劳外,还承当了很多活动人口的医疗效劳使命。

3.1.3 河北省中医类医院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较为缺少 从本文查询剖析成果可知,近两年河北省中医类医院的执业(助理)医师添加速度较前几年加速;近五年其占医院执业(助理)医师的份额维持在16%~17%,相对安稳。可是,河北省中医类医院的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却显得较为缺少,人口是北京市与天津市的多倍,其万人口中医类医院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数却与之相差较远,尚缺少1人。

3.2 主张

3.2.1 继续、有序疏解北京市中医类医疗资源向天津市、河北省活动 《京津冀协同展开规划大纲》对疏解首都部分医疗功用提出了清晰要求。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推进京津冀的医疗卫生协同展开,应着眼于北京城市医疗卫生功用疏解。北京市的优质中医医疗资源,特别是核心区的中医医疗资源要活跃寻觅途径、采纳多种方法加速向河北省和天津市疏解,在疏解中完成均衡展开[3]。一方面减轻北京市中医类医院的医疗背负,一方面也可以使得天津市、河北省患者在不出本地的状况下取得高水准的中医医疗效劳。

3.2.2 厚实推进中医类医院分级医治准则施行 除了在地域上对中医类医疗资源合理布局,在中医医疗效劳系统内部也要进行优化,进一步推进中医类医院分级医治准则施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告诉》(国发〔2016〕78号)清晰了新时期医改的首要使命之一便是分级医治准则建造,鼓舞各地结合实际推广多种形式的分级医治形式,推进构成底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秩序[4]。到2017年,分级医治方针系统逐步完善,85%以上的地市展开试点;到2020年,分级医治形式逐步构成,底子树立符合国情的分级医治准则。分级医治准则的树立与完善,将有用引导京津冀三地大众就近医治,处理大医院的“虹吸效应”,缓解北京区域中医类医院压力。

3.2.3 贯彻落实相关方针,支撑中医药人才合理活动 人才是医疗效劳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要素,无论是首都医疗资源的疏解,仍是医疗效劳系统内部的优化,都离不开人才的合理活动与布局。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公布了一系列方针,《医药卫生中长时间人才展开规划(2011-2020年)》(卫人发〔2011〕15号)指出,要完善底层医疗卫生人员鼓舞保证方针,鼓舞和引导医药卫生人才向底层活动[5]。经过村庄卫生效劳一体化办理,县乡人才联动等多种途径,招引执业(助理)医师到底层医疗卫生组织作业。经过设置全科医师特设岗位等多种形式,鼓舞特设岗位医师长时间在城乡底层医疗卫生组织作业。《中医药人才展开“十三五”规划》也提出了底层中医药人才培育项目[6],到2020年,新增建造3000个底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作业室,培育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1.5万名。支撑中医药人才到底层去,到最需要他们的当地去,然后提高底层医疗卫生效劳组织的中医药效劳才能,不只可以使大众在家门口取得高质量的医疗效劳,另一方面也是医治医疗卫生范畴“大城市病”的底子之策。

参阅文献

[1] 邓琦,金煜,饶沛.京津冀协同展开规划大纲获经过[EB/OL].(2015-05-01)[2017-10-10].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501/ c1001-26935006.html.

[2]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核算概要[M].北京:我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172.

[3] 杜鑫.京津冀中医医疗协同展开面对五大问题[N].工人日报,2016-07-20(004).

[4]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告诉[EB/OL].(2017-01-09)[2017-10-10].http://www.gov.cn/zhengce/ content/2017-01/09/content_5158053.htm.

[5] 中华公民共和国中央公民政府网.卫生部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中长时间人才展开规划(2011-2020年)》的告诉[EB/OL].(2011-04-28)[2017-10-10].http://www.gov.cn/zwgk/2011-04/28/content_1854246.htm.

[6] 中华公民共和国中央公民政府网.中医药展开“十三五”规划[EB/OL].(2016-08-11)[2017-10-10].http://www.gov.cn/xinwen/ 2016-08/11/content_5098925.htm.

(收稿日期:2017-12-19)

(修回日期:2018-02-07;修改:魏民)

相关资讯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