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教材 与《针灸学》教材“简洁取穴法”商讨
[摘要] 临床运用简洁取穴法取穴定位有较大的差错。本文试以解放后一套统编《针灸学》教材为例,对其间简洁取穴定位法进行了相关的研讨和实例剖析,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研制出操作简洁、定位精确的“腧穴体表定位等分尺”,继而生成“骨度等分丈量法”来代替简洁取穴法,使废止传统的简洁取穴法定位和手指比量法成为可能。
[关键词] 腧穴定位办法研讨;简洁取穴法;骨度折量法;骨度等分丈量法;腧穴体表定位等分尺
[中图分类号] R22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4-0076-03
凡习医者皆知,针灸取穴法是辅导腧穴定位的条件,腧穴定位又是针灸临床操作的重要环节,因而取穴定位办法先进与否,直接左右着取穴定位的精确程度,然后对临床效果发生直接的影响。因而,历代针灸医家对取穴定位办法都非常重视,发明和总结了多种取穴定位办法,其间简洁取穴法就是临床常用的取穴定位办法之一。简洁取穴法具有取穴办法简洁、易于操作与回忆等特色,故为教育及临床所常用。又因为简洁取穴法定位办法随意性较大,有学者[1]对其研讨发现,定位效果呈现差错者甚多、精确率极低。而我国一般高级中医药类统编《针灸学》教材[2-9](1961年初版至今,以下简称教材)中,均录入了简洁取穴法的部分内容,这无疑对后学者发生了必定的负面影响。因而,笔者不揣浅陋,对传统的简洁取穴法试以剖析之,并试以腧穴定位简洁办法之新法与之商讨,旨在规范腧穴定位操作,供给一点参阅。
1与简洁取穴法相关的研讨
1.1简洁取穴法与指寸法相关
简洁取穴法的界说多为:以患者的手作为规范比量腧穴方位的办法。指寸法的界说是根据被取穴自己手指所规则的尺度以量取腧穴的办法。指寸法自《千金方》初次记载以来,虽经很多医家的不断发挥,临床常用的指寸已有3种不同的比量方式(拇指同身寸、中指同身寸、一夫法),并一向沿用至今,其原因是临床运用简洁易行,手指比量即得,故难舍难弃。笔者以为,从上述两种定位办法的界说来看,指寸法是用手指比量腧穴方位的办法,这与简洁取穴法用手比量腧穴方位的办法有其共性,即手包含了手指在内,应归于简洁取穴法的一种,应归类于简洁取穴法。这一点有清晰的必要,因为指寸法的运用在腧穴定位操作中,常占相当大的比重,运用规模比简洁取穴法要大得多。我国《针灸学讲义》[2]、《针灸学》[5]、《腧穴学》[6]教材是将简洁取穴法与指寸法两种作为不同的取穴办法进行描绘和介绍,而再版《针灸学讲义》[3]、《针灸学》[4]、《腧穴学》[7]教材及新世纪《经络腧穴学》[8,9]教材中,虽未提及简洁取穴法,但在此前惯用简洁取穴的腧穴的取法,实际上保存或沿用了以往的简洁取穴办法的表述,仍未脱节对简洁取法的偏心。
1.2简洁取穴法与骨度折量法相关
在清晰简洁取穴法实质上包含了指寸法的联络后,咱们再来剖析简洁取穴法与骨度折量法的联络。骨度折量法的界说是以体表骨节为首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尺度,用于腧穴定位的办法。从表面上看,它与简洁取穴法不相关,骨度折量法与简洁取穴法是两种不同的取穴定位的办法,临床均可独立运用。但实质上,简洁法中的指寸法是硬性把指寸当骨度折量寸运用,指寸法不能与骨度折量法混为一谈,“骨度折量法的操作与指寸法不存在联络,而指寸法与骨度折量规律有必定的联络,指寸比量是用在人体各骨度所设定的折量部位上。在临床操作时,极易误将指寸套用骨度折量寸,不免有的医者片面理解为,经穴定位的设定寸,是运用折量寸,仍是选用指寸,因均惯称以法,以为选用简洁的指寸也未尝不行[10]”,这一点也有清晰的必要。因为,凡运用骨度折量寸所取腧穴,相同能运用指寸定取,且不少医者对指寸情有独衷。
2以百会、风市、列缺三个穴道简洁取法举例剖析
运用简洁取穴法,取穴定位其精确性常遭质疑。近年来,不少学者经过实测比照发现,简洁取穴法与骨度折量取穴法的实测比照数据确有较大的差错,举例剖析如下.
教材[2-9]中百会穴定位为“折耳,两耳尖向上连线的中点。前后发际正中连线的中点向前1寸洼陷中”。有学者用简洁取穴法定位百会穴与骨度折量法定位百会穴的具体方位进行了实测比照,效果彻底不相符,一切人均大于后发际上7寸,其间以2~5 cm者最多(占70%以上)[11]。丁氏发现取前发际上5寸的百会穴时,简洁取穴法所取的百会穴仅坐落骨度尺度取穴法的前发际上3.3寸,显着偏于前发际[1]。
教材[2-9]中风市穴定位“直立垂手,中指尖所指洼陷中。当腘横纹上7寸,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相同用骨度折量法定风市穴具体方位与其对照,其效果无一例契合,其间均大于腘窝上7寸,其数值以7~8 cm者最多(24%),其次为10~12 cm者(占18%),4~6 cm者占20%。两种办法的对照效果距离较大[11]。丁氏用简洁取穴法取风市穴,在400例自身对照丈量中,无一例与骨度尺度取穴法相符[1]。有报导以风市穴为例,对100例进行丈量,其效果是骨度尺度法与垂手中指端的差异动摇规模很大,垂手中指端标记在膝上6~11寸之间,与文献记载膝上7寸相吻合者仅占10%,而在膝上8~9.5寸者相对偏多[12]。
教材[2-9]中列缺穴定位为“两虎口穿插,食指尖抵达的两筋骨洼陷中是穴。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仍用上述办法对100例进行列缺穴丈量比照,其效果为用简洁取穴法定位本穴契合者28例,不符者72例,其间大于腕横纹上1.5寸者以0.1~1cm例数占32%,小于腕横纹上1.5寸者以0.5~1cm例数占28%[11]。丁氏以为,以手做出各种姿态作为一种取穴办法(包含指寸法),精确率极低。如用两虎口穿插,中指尖抵达处取列缺时,简洁取穴法与骨度尺度折量取穴法的契合率为0.5%[1]。
“简洁取穴法一般不用作正式定位法,仅作取穴的辅佐参阅办法[13]”,从以上三个穴例的取法能够看出,每个穴道的定位表述均有两种取法,即简洁取法叙说在前,骨度法跟随这以后。两句之间不是用并排的顿号而是用句号标点,这显然是突出了简洁取穴法的运用。又从三个穴例实测对照效果来看,测出的方位多极不一致,相差很大,契合率极小,也表明晰用两种办法一起介绍同一穴道的取法,这关于后学者来说,或是莫衷一是;或是越简越爱用,书本知识,首选居前,照搬照套,没有理由阻挠其挑选运用。但是,定位禁绝,影响效果,问题是清楚明了的。二法决议取舍,理应保存骨度法。故有学者主张“简洁取穴法应弃之[12]”及“能够不录下手指比量法和简洁取穴法,以防止这些办法的误用和乱用对腧穴定位形成的负面影响[14]”;乃至还有人提出“禁用简洁取穴法[15]”观念的。endprint
咱们还可进一步剖析,上述三个穴道也都别离介绍了运用“寸”的取法。教材[2-9]中,对经穴定位的设定寸的取穴定位操作并没有作出任何规则,故临床仍有不少医者惯用指寸代替骨度折量寸。原因也很简单,嫌骨度折量中的折量繁琐,自然是越简越爱用。估测古人提出指寸法的初衷,很可能是为了骨度折量操作行简而设,其原意可理解为服务于骨度折量定位法的,但是古今对指寸定位法存争议者也不在少数,例如:马氏用指寸定位与骨度定位进行过实测比照,总丈量比较次数的98.68%均有差异[16],问题也是清楚明了的。因而也有直接叫停指寸法的,如“手指同身寸取穴法应废止[17]”。
3探求处理办法
根据包含指寸法在内的简洁取穴法取穴定位存在差错,已是不争的现实问题。又根据简洁取穴法定取的腧穴均有其骨度尺度数作根据,而骨度尺度折量法又是中医针灸界遍及认可的且无可厚非的取穴定位办法。因而,笔者企图从提高骨度折量操作技能下手,使骨度折量简洁化,以适应很多医者习气嗜简定位的现实问题。经过探求与实践,使用橡筋刻度带(笔者称之“腧穴体表定位等分尺”)用于骨度折量操作定位而催生出“骨度等分丈量法”,既完结了等分骨度寸的精确性,又完结了取穴操作的简洁性。
“腧穴体表定位等分尺”可作为腧穴简洁定位的辅佐工具。该尺选用两根长50cm的橡筋松紧带,在两带原长的单面上,各规划并制作出4段不同长度的各19等分的刻度线及数字(合计8段规范,医者可根据不同人体的各部骨度灵敏选用),用两节以上的不锈钢支撑片置于两根单面刻度尺的中心起支撑效果,两刻度尺的两端及支撑片的两端用暂时封口夹固定。取穴时,将该尺的一端置于人体某骨度的一端,经过挑选拉动弹性等分尺与人体某骨度设定寸数相对应的刻度等尺度数进行重合后,用手指暂时固定弹性等分尺的一端来完结某骨度的腧穴丈量定位;若用于头部腧穴,则要折叠支撑架,单用弹性等分尺丈量定位。
“腧穴体表定位等分尺”是衡量骨度断定穴道的尺子。是使用拉动橡筋松紧刻度带能平等伸长的特性来完结各骨度的自行折量操作,由传统的折量转化为科学的丈量,然后找到了较为抱负的骨度折量中的简洁折量办法,把需要用骨度折量定位的很多腧穴,用等分尺均可测出,然后敞开了折量办法的简捷途径,有效地完结了骨度等分丈量法,且实践证明彻底能够代替简洁取穴法。处理了数千年来中医针灸界惯用包含手指比量法在内的简洁取穴法定位禁绝的难题。
4 结语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的部位,是针灸施术之处。腧穴的定位精确与否,能够直接影响效果。故取穴定位的精确性是值得高度重视的医学问题,取穴定位办法是腧穴定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穴道获得准,故而办法很重要。有专家指出:“办法是到达某种意图的方式与途径。科学的办法能够使咱们更快、更好地知道研讨目标的实质,而低劣的办法不只不能到达预期的意图,乃至能够把科学研讨导入歧途,因而,办法的效果较之科学自身乃至愈加重要[18]。”因而,研讨腧穴定位办法,更新腧穴取法,对取穴定位有直接的辅导效果,对针灸临床工作者至关重要。作为中医《针灸学》统编教材[2-9],是国家安排撰写的威望教材,无疑是很多针灸医家群策群力、多年研讨的效果,因而其辅导性本应无可厚非。但教材[2-9]中的简洁定取腧穴的取法,经过实例剖析,定位确存较大差错。鉴于教材[2-9]选用简洁取穴法用于腧穴定位仍存不合,虽经屡次重修改版,没有到达完美的地步,给后学者带来的影响不行小觑,故对其讨论仍具有必定的教育及临床意义。因而,笔者活跃附和《针灸学》教材“不录下手指比量法和简洁取穴法[15]”的观念,能否将克己的“腧穴体表定位等分尺”供给给教育和临床作为腧穴的简洁定位运用之参阅,又能否将骨度折量法更新为“骨度等分丈量法”,旨在抛砖引玉。
因为笔者专业知识浅陋,一管之见,仅供商讨,错误之处,诚望纠正。
[参阅文献]
[1] 丁一舟.谈腧穴定位的精确性[J]. 上海针灸杂志,1999, 18(1):27-28.
[2] 南京中医学院针灸教研组. 针灸学讲义[M]. 北京:公民卫生出版社,1961:16-133.
[3] 南京中医学院. 针灸学讲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28-199.
[4] 江苏新医学院. 针灸学(修订版)[M]. 上海:上海公民出版社,1975:10-62.
[5] 南京中医学院. 针灸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19-123.
[6] 杨甲三. 腧穴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6-153.
[7] 罗永芬. 腧穴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7-226.
[8] 沈雪勇. 经络腧穴学[M]. 北京:我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44-209.
[9] 沈雪勇. 经络腧穴学[M]. 第2版. 北京:我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9-212.
[10] 方进. 由指寸定位法引发整合骨度折量定位法的探求[J]. 针灸临床杂志,2012,28(2):54.
[11] 张梅林. 简洁取穴法质疑[J]. 华夏医刊,1985,12(6):22.
[12] 王启才. 风市穴定位疑误[J]. 上海针灸杂志,1985,12(3):26-28.
[13] 雎明河,王向阳,马惠芳. 关于GB/T12346-2006《腧穴称号与定位》中的风市、中渎穴定位的讨论[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0,17(2):33.
[14] 王静,徐平,张潮. 等. 腧穴定位法浅议[J]. 中医杂志,2010,51(增刊2):217.
[15] 黄继斌,杨萍,周会英. 禁用简洁取穴法以削减针刺意外[J]. 河北中医,2011,33(11):1687.
[16] 马翔,唐井钢,杨雁,等. 腧穴定位办法中指寸法与骨度尺度法的差异[J]. 天津中医药,2009,26(5):385-387.
[17] 胥荣东,张菁,牛桦.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应废止[J]. 针灸临床杂志,2000,16(11):56.
[18] 何清湖. 中西医结合思路与办法[M]. 北京:我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
(收稿日期:2014-03-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