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会自愈 甲状腺有病,还能吃海鲜吗
有人说,甲状腺功用减退症(简称甲减)患者要多吃海鲜,甲状腺功用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千万别吃海鲜,得了甲状腺结节也不能吃海鲜……面临甘旨的海鲜,甲状腺疾病患者该何去何从?
海鲜的那“碘”事儿
纠结吃不吃海鲜,其实是纠结海鲜里边所含的碘。
一般所说的海鲜,包含藻类、鱼类、虾类和贝类。这些海鲜的含碘量其实有大相径庭:藻类含碘量最高,其间100克干海带含碘36240微克,100克紫菜含碘4323微克;其次是贝类和虾皮,100克贻贝含碘346微克,100克虾皮含碘264.5微克;含碘最少的海鲜是鱼类,100克墨鱼含碘13.9微克,100克小黄花鱼含碘5.8微克,100克带鱼也只要5.5微克碘。
那么,咱们怎么来看待海鲜里的碘呢?拿咱们常常食用的碘盐来比较,我国碘盐均匀含碘量为每公斤30毫克,即每1克碘盐含碘约30微克,简直为100克带鱼含碘量的6倍!再来看世界卫生组织的主张:健康成人(非孕妈妈)每天需摄入碘150~300微克。相比之下,100克带鱼的含碘量真是何足挂齿,更甭说烹饪后还将丢失部分碘。
谣言与本相
关于海鲜,甲状腺疾病患者应该敬而远之仍是能够定心享受?坊间的说法许多,但本相怎么呢?
谣言1:甲亢患者千万别吃海鲜。
本相:甲状腺运用碘组成排泄过多的甲状腺素形成甲亢。甲亢患者在医治后,如甲状腺功用还未正常,或许还伴有甲状腺肿大,若此刻摄入较多碘,会让病况落井下石。此刻有必要禁碘饮食。
若甲状腺功用现已正常,甲状腺无显着肿大,可挑选含碘量较少的小黄鱼、带鱼、墨鱼。烹饪时最好运用无碘盐。偶然少数尝尝这类海鲜,对病况不会有太大影响。
在妊娠3个月后,胎儿的甲状腺开端发育,需求依靠母体供给很多的碘自己组成甲状腺素,哺乳期也是如此。因而患有甲亢的孕妈妈需求储藏满意的碘来满意胎儿需求。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引荐,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每天要确保至少250微克的碘摄入量。按我国每1克碘盐含碘约30微克、每天摄入碘盐6~10克核算,一般每天可摄入180~300微克碘。除掉碘在烹饪及体内代谢时的损耗,摄入的碘或许无法到达250微克/天。所以在食谱里,也不用把海鲜列入黑名单,可是要防止进食海带和紫菜这类高碘海鲜。能够经过查看尿碘,判别体内的碘营养状况(孕期及哺乳期尿碘应维持在150~249微克/升),然后在医师指导下进食海鲜,一起监测甲状腺功用,如甲亢加剧需求调整口服药物剂量。
谣言2:甲减患者要多吃海鲜。
本相:各种不同的病因均可导致甲减发作。如缺碘时甲状腺素的组成缺乏,引起甲减,海鲜对缺碘引起的甲减是有协助的;但其他原因,比方由高碘诱发的桥本氏甲状腺炎所引起的甲减,摄入过多海鲜就会有反作用,甲状腺细胞将遭到更大危害,然后加剧甲减。
因而甲减患者应留意摄入适量的海鲜。缺碘引起甲减的患者理应加强碘摄入,可适度多吃海带、紫菜等高碘海鲜,但关于碘足够乃至过量患者,就不宜挑选藻类海鲜了,偶然吃一点海鱼没有问题。那么,怎么知道自己是缺碘仍是碘足够呢?仍是要监测尿碘,儿童及成人(非孕妈妈)尿碘应尽量控制在100~199微克/升。
谣言3:得了甲状腺结节不能吃海鲜,不然会加剧病况。
本相:甲状腺结节包含甲状腺囊肿、腺瘤及甲状腺癌,其发作的原因除了与遗传、电离辐射、吸烟、焦虑等有关,还与体内缺碘或高碘状况有关。甲状腺结节伴有甲亢或甲减者,海鲜的摄入可参阅无甲状腺结节的甲亢、甲减患者;甲状腺功用正常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也最好在尿碘的监测下来决议海鲜摄入的品种和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