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启动“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主题宣传活动,心灵画展、打卡康复明信片引领精神卫生日新风尚
2025年10月10日,“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市安定医院启动。活动由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天津市残疾人联合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及天津市红十字会联合主办,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来自政府部门、医疗机构、高校、康复群体及社会各界的2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启动仪式
凝聚共识“一个都不能少”
启动仪式由天津市安定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徐广明主持。院党委书记闫忠芳在欢迎辞中表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不仅是党和国家对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视,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与愿景。他强调,“心理健康服务,一个都不能少”,号召各界携手将精神卫生服务落到实处,共建健康天津、健康中国。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刘先夺在讲话中系统回顾了天津市在精神卫生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并提出“网络夯基、人才倍增、数字治理、社会共治”四项工程,为下一阶段工作指明方向。他强调,要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城市治理与公共服务的方方面面,真正实现“人人享有”。
天津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李东则聚焦残疾人心理关爱,呼吁全社会共同营造“理解、尊重、关爱”的文明氛围。他指出,残疾人群体因身体与社会因素更易面临心理挑战,必须加强专业服务与社会支持,助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启动仪式后,该院康复医学科赵秋丽分享了《自助互助理念与实践经验》,两名精神康复者现场讲述“从受助到助人”的康复历程,令在场嘉宾无不动容。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杨春教授围绕“全民心理健康服务实现路径”作学术报告,天津市安定医院尹慧芳主任则聚焦“儿童青少年心理守门人”主题,提出早期识别与干预的具体策略。
康复画展
每一笔色彩都是心灵的释放
作为本次活动的亮点之一,“心灵之画”——由患者们创作的画作在医院门诊大厅正式开展。展览汇集了近百幅来自精神疾病患者的绘画作品,从水彩到素描,从抽象到写实,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是一个真实而动人的康复故事。
该院康复医学科护士张瑜在采访中介绍,画展从今年年初开始筹备,旨在通过艺术疗愈的方式,帮助患者“表达内心无法言说的情感,整合内心的冲突,并重建自我价值感”。她指出,“这些画作中的每一笔色彩、每一个符号,都可能是一次情绪的释放,一次自我的发现”。
画展不仅是康复过程中的治疗手段,更成为公众理解精神疾病、消除偏见的重要窗口。许多参观者在画作前驻足良久,感受到患者在艺术中展现的生命力与希望。
明信片打卡
让康复故事“被看见”“被传递”
与画展同步推出的,还有由患者们拍摄的摄影作品制作的“康复明信片”。每张明信片右上角附有一个二维码,扫码即可聆听康复者的真实故事——从受助到助人,从迷茫到重拾信心。背面还设有打卡盖章区,市民可以在观展后盖章留念,并将明信片分享至社交平台。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轻松、互动的方式,加深公众对心理健康议题的理解与记忆,并将‘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的主题传递到更广阔的社会圈层。”张瑜说。
系列活动持续至月底
推动服务走进“家门口”
据悉,自10月10日起至本月底,天津市安定医院还将陆续推出系列活动,包括在线发布科普短视频,线下心理健康讲座,专家社区义诊等,持续将心理健康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医院将以此次启动仪式为起点,持续推进“精神卫生服务年”各项任务,加快构建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座城市对人民健康的庄严承诺。在天津,精神卫生事业正以艺术为桥、以科技为翼、以人文为基,一步步从愿景走向现实,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着天津智慧与天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