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有什么医治 晚年糖友须警觉夜间低血糖
吴艺捷+蒋婷
孙伯父患上糖尿病将近两年,通过一段时刻的药物调整,而且,孙伯父也一向很听医师的话,努力地操控着饮食,并坚持运动训练,血糖根本能够降到正常规模。不过,就在上星期三的早上,老伴却俄然发现孙伯父不省人事,赶忙叫来救护车将孙老伯送往医院。医师确诊孙老伯为“低血糖昏倒”,通过不懈的奋力抢救,孙伯父于3天后才苏醒过来。
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孙伯父,平常测得的血糖总是偏高或许正常,为何会俄然在深夜发生低血糖反响呢?
低血糖其实是糖尿病医治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类问题,既能够发生在白日,也能够发生在夜间。夜间低血糖发生时,往往状况会和白日相似,比方有的患者会呈现头晕、出汗等症状而被吵醒;当然,还有一些人则是浑然不知,呈现昏倒的状况,然后导致继续的、更严峻的低血糖反响。后一种状况,也被称为“夜间未发觉低血糖”,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假如是承受长效口服降糖药、打针胰岛素、年纪偏大、形体偏瘦及肝肾功用差者,当血糖现已操控在正常规模内时,也要警觉这类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血糖并非“越低越好”
低血糖作为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特别简单发生在晚年糖友身上。而且,不少晚年糖友都存在一个误区,以为“血糖降得越低,病况操控越好”。殊不知,低血糖的危害并不少。
低血糖的规范究竟是多少?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3.9mmol/L时,就称为低血糖。但一般来说,血糖只要到达更低水平常,才会导致一系列症状,即临床所说的“低血糖症”,其确诊规范为:男<2.8mmol/L,女<2.5mmol/L(饥饿72小时后正常男性、女人最低值)。
晚年人之所以简单成为夜间低血糖的高发人群,主要与以下4点有关:(1)晚年人消化吸收才能差;(2)肝脏分化药物和肾脏分泌药物才能显着下降;(3)口服降糖药或是胰岛素使用不当或过量;(4)大都患者一起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根底疾病。特别是第四点,导致患者对低血糖症状反响差,加剧了低血糖对机体的危害。
所谓降糖药或胰岛素使用不当,包含如下一些状况:例如,晚餐前打针过混合胰岛素,但晚睡前没有加餐;或晚睡前打针一般胰岛素后,忘记了少数加餐,可呈现夜间低血糖。再如,打针混合胰岛素剂量过大,一般胰岛素与长效胰岛素份额使用不适当,如长效胰岛素用量大于一般胰岛素时,常常形成日间尿糖、尿量较多,夜间呈现低血糖。
夜间低血糖危害极大
低血糖发生时,患者一般都会有汗流浃背、心慌、头晕等体现。白日发生这种状况,必定都能及时发现。可是,夜间睡觉过程中,假如发生低血糖,有些人就不易发觉,特别是晚年人群,反响本来就比较愚钝,很或许直至堕入昏倒,都未能发觉。
而一旦不小心堕入低血糖昏倒,脑安排就会严峻受损,即便后期通过抢救苏醒过来,患者的记忆力、反响才能、认知功用等都有或许呈现不同程度的妨碍或减退。比方短期记忆力下降、反响迟滞、思维混乱、亲疏不分等,严峻者乃至会发生晚年性痴呆。特别需求提示的是,晚年人的机体反响才能差,一旦呈现低血糖,无任何前驱症状,很快进入嗜睡、昏倒状况,乃至呈现癫痫样抽搐。假如低血糖继续超越6小时,脑细胞就会呈现不可逆危害,然后导致脑死亡,乃至猝死。因而,夜间低血糖的危害肯定不容小觑。
噩梦、多梦也是低血糖“警报”
夜间低血糖大多发生在深夜12点至清晨2点左右,正是熟睡的时分,假如白叟本身的自我感知才能较差,一般都很难发现。不过,要防止这类状况的发生,也并非毫无办法。
比方,糖尿病患者假如感觉夜间某个时刻段特别简单出汗、心慌、做噩梦,第二天起床今后还会头痛,感觉没睡好、乏力,都要置疑自己或许呈现过夜间低血糖的体现。当然,这些症状一开始会比较轻,简单被患者忽视,因而也更要引起警觉。
其间,最简单被我们疏忽的是,血糖过低往往是噩梦发生的一个重要诱因。对這种现象的一种解说是,由于正常睡觉分为快波睡觉和慢波睡觉两个时段,快波睡觉时,以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人的神经振奋性增高,脑蛋白质组成加速。当血糖过低时,大脑能量供给缺乏,蛋白质组成受阻,致使快波睡觉时刻延伸,神经振奋更为增高,或许发生多梦、做噩梦的状况。
留意临睡前及夜间血糖监测
假如平常血糖操控得很好,近期没有什么原因却俄然呈现早晨血糖升高的状况,就要高度置疑夜间是否有低血糖的现象,此刻有必要要加强夜间血糖的监测。需求提示的是,监测夜间血糖,不应由患者自己来测,而是应该请家族调好闹钟、定好时刻,晚上守时醒来协助患者丈量血糖,患者则尽量坚持睡觉或是歇息的状况,避免影响丈量值的准确性。
此外,临睡前的血糖检测也很重要。假如是承受口服药物及胰岛素医治的患者,临睡前的血糖值偏低,或是现已处于正常值的底限,也要引起高度警觉,由于这或许也是夜间低血糖发生的诱因。
而关于早晨血糖俄然升高且置疑夜间低血糖者,能够把晚上的药量略微削减一些,调查一下第二天早晨的血糖是否有所下降。假如有所好转,就极有或许是夜间低血糖的问题。针对这种状况,最好是到医院内分泌科去做专业的夜间血糖监测。
防备夜间低血糖4主张
如上所述,夜间低血糖一旦发生,对患者的身心都会形成极大的危害。因而,活跃防备这类状况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夜间低血糖的防控,有如下主张:
1.调整药量。患者假如有相似夜间低血糖的状况,应在复诊及随访时及时奉告主治医师,并在专科医师指导下,依据夜间血糖及24小时血糖动摇状况来调整用药。切忌自行调整用药剂量,避免血糖动摇过大。
2.饮食守时定量。饮食对血糖的影响是十分显着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调整好饮食,做到守时定量。晚餐要吃,而且碳水化合物要有确保。特别是有些人晚餐应付只喝酒、不吃饭菜,就会短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更简单发生夜间低血糖。
3.日子规则、运动适量。坚持规则日子,活跃运动训练,确保能量的耗费能跟上节律,耗费量也能跟饮食和药量相合作,以坚持血糖的安稳。俄然的、过量的运动,皆会导致能量过度耗费,血糖俄然下降,并不可取。临床研讨也显现,有些人餐后运动过量,也简单发生夜间低血糖的问题。
4 .加强血糖监测。患者应于三餐前后、晚睡前和清晨3时监测血糖。空腹血糖操控在4.4~6.7mmol/L,餐后血糖低于10mmol/L,晚睡前血糖在 5.6~7.8mmol/L,清晨3时血糖不低于4mmol/L。运动前后应测血糖,若血糖值偏低,则应少数进食后再运动。
总归,夜间低血糖的患者要进步警觉,发现后应活跃合作医师医治,本身也应从日子、饮食、运动等各方面进行调整。当然,假如现已呈现夜间低血糖症状,且状况比较危殆,可赶快吃些糖块或饮用糖水,并敏捷监测血糖。若低血糖反响继续发生,状况比较严峻,呈现神志不清、突发昏倒等,家族应及早将患者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查看和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