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胆毒性 鱼胆究竟有没有毒性
钟凯
我国传统医学典籍中记载了各种鱼胆的成效,比方清热、解毒、明目等作用,因而常有人吞鱼胆看病。不仅如此,各种中医典籍还清晰记载鱼胆无毒,比方《本草纲目》《千金方》等。那么,鱼胆真的没有毒性吗?
鲤科鱼胆有毒
在我国,春节过节必吃鱼,但吃鱼除了嗓子卡刺,还有更危险的景象,那就是鱼胆中毒。鱼胆中毒大都发生在长江以南的省份,也包含港澳台区域,在东南亚和日韩等中华文化涉及区域也时有发生。
动物试验证明,鱼胆仅有细微的镇咳祛痰和降血压作用,且作用并不显着。假如用它来看病,“饥不择食”是最恰当的评语(到达医治剂量时人现已中毒)。但有学者用不同的鱼类胆汁做试验,发现并不是一切鱼胆都有毒。已知的十多种有毒鱼胆悉数来自鲤形目鲤科,包含常见的青、草、鲢、鳙四我们鱼和鲫鱼、翘嘴、团头鲂(武昌鱼)等,因而,吞任何鲤科鱼类的胆都是很危险的。
假如按毒性来排序,最毒的是鲫鱼,接下来是团头鲂、青鱼、鲢鱼、鳙鱼、翘嘴、鲤鱼、草鱼。但由于草鱼个头大、胆汁多、简单购买,因而鱼胆中毒的患者有80%是因为草鱼。
鱼胆的毒是鲤醇硫酸盐
人们从前置疑鱼胆里有某种氰化物或生物毒素,直到上世纪90年代,日本人首先从鱼胆中判定出一种叫做鲤醇硫酸盐的有毒化合物。才知道详细的有毒物质。此外,鱼胆中还发现了鲤醇、脱水鲤醇等化合物,但后来的研讨证明,鲤醇硫酸酯盐是鱼胆中毒的真凶。鲤醇硫酸酯盐不怕热,也不怕酒精,因而不论生吃、熟吃仍是泡酒,都会导致中毒。
毒鱼胆的坏处
鱼胆毒性纷歧,人有个体差异,导致中毒的量是不同的。但关于成人来说,一般只需几克胆汁就能导致中毒,假如是4~5斤重的大魚,1个鱼胆就可致人中毒。
鱼胆中毒,患者一般很快就会发病,初期症状是相似吃坏肚子的厌恶、吐逆、腹痛、腹泻。但随后就可能呈现肝肾受损,之后会逐步呈现急性肝坏死、肾衰竭、脑水肿、心肌损害等严峻症状,终究导致逝世。有的患者中毒后尽管救活了,但因神经受损导致瘫痪、大小便失禁,只能遗憾终生。
尽管传说“鱼胆明目”,但假如将鱼胆的胆汁滴到眼睛里也很危险。从前有人在剖鱼时不当心弄破苦胆,胆汁溅到眼睛里导致失明。此外,生食鱼胆还存在寄生虫感染的危险,即便泡酒也不能确保安全。
不过,毒鱼胆是鲤科特有的,像乌鱼、鲶鱼的胆是没毒的。假如你必定要按什么偏方吃鲤科鱼类的胆,自己要当心,别吃太多。如果呈现了食物中毒症状,请赶忙催吐、洗胃,并尽快到医院寻求正规医治。最终,千万不要让小孩子吃鱼胆,不论有毒没毒,当心总无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