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骨折固定视频 微创下内固定术医治上肢骨折的临床效果
龚永清 程丹萍
[摘要] 意图 调查微创下内固定术医治上肢骨折的临床作用。 办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住院部收治的上肢骨折患者88例,将其依照医治办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调查组44例选用微创下内固定术医治,对照组44例选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术医治。调查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功率、并发症发作率、手术时刻、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刻以及负重时刻。 成果 调查组上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总有功率97.73%、并发症发作率2.27%、手术时刻(93.61±29.41)min、术中出血量(289.51±11.42)mL、伤口愈合时刻(11.72±2.65)周、负重时刻(13.11±2.82)周,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P<0.05)。 定论 上肢骨折患者使用微创下内固定术医医治效显著,能有用地改进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削减并发症发作率以及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行及使用。
[关键词] 微创;内固定术;上肢骨折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12-007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pper limb fractures. Methods A total of 88 patients with upper limb fracture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observation group (n=44) was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fixa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n=44)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he time of operation,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the time of wound healing and the time of weight-bearing i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97.73%,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2.27%, the operation time(93.61±29.41) min,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289.51±11.42) mL, the wound healing time (11.72±2.65) weeks and weight-bearing time (13.11±2.82) week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internal fixation in patients with upper limb fractures is effective ,which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effectivel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Minimally invasive; Internal fixation; Upper limb fractures
上肢骨折是臨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跟着我国工业和交通职业的开展,每年上肢骨折的发作率逐步在添加,患者呈现骨折后,若不及时进行医治,会诱发多种并发症,进而严峻影响患者的日子和作业[1]。我院为了研讨微创下内固定术医治上肢骨折的临床作用,选取上肢骨折患者88例,其间44例选用微创下内固定术医治,现报导如下。
1 材料与办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住院部收治的上肢骨折患者88例,将其依照医治办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调查组44例选用微创下内固定术医治,对照组44例选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术医治。调查组男22例,女22例;年纪19~56岁,均匀(36.41±2.31)岁;病程1~3个月,均匀(2.25±0.45)个月;骨折原因:交通事故伤10例、重物揉捏伤12例、高空掉落伤15例、其他7例;文化程度:小学7例、初中12例、高中10例、大专10例、本科5例。对照组男21例,女23例;年纪18~55岁,均匀(36.38±2.28)岁;病程1~4个月,均匀(2.30±0.44)个月;骨折原因:交通事故伤12例、重物揉捏伤10例、高空掉落伤14例、其他8例;文化程度:小学8例、初中11例、高中9例、大专9例、本科7例。两组患者的基本材料(性别、年纪、病程、骨折原因、文化程度)方面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比照性。
归入规范[2]:①契合上肢骨折的确诊规范;②赞同参与研讨,并签署知情赞同书,经医院道德委员会同意;③闭合性骨折,不存在敞开性伤口。扫除规范:①患有神经体系妨碍疾病;②呈现骨质疏松;③破坏性骨折;④呈现全身感染性疾病;⑤病情严峻,且不合作医治的患者。
1.2 办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钢板内固定术医治,对患者进行惯例消毒,麻醉,在伤肢处齐截切断,对骨膜进行剥离后置入钢板,进行固定,缝合伤口,给予抗生素医治。
调查组:给予微创下内固定术,嘱患者取仰卧位,进行惯例消毒和麻醉,在骨折部位近端作切断,切断深度在骨膜外为宜,将软组织和骨膜进行别离,在C型臂X线机的协助下,选用血管钳等东西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复位完成后置入钢板进行内固定,缝合伤口,给予抗生素医治。
1.3 调查目标
依据住院随访的材料,调查两组上肢骨折患者的临床症状等状况,点评医治的作用,而且记载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作率、手术时刻、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刻以及负重时刻。
1.4 作用鉴定规范[3]
依据Harris评分成果断定临床作用:显效:分数大于90分,骨折部位康复杰出,患者的苦楚、部分肿胀消失,经X线查看复位精确,肢体能正常进行活动;有用:分数在60~89之间,部分肿胀逐步缓解,伤口逐步愈合,肢体活动细微受限;无效:分数小于60分,患者的苦楚、部分肿胀未缓解,反而加剧,伤口愈合不良,肢体活动严峻受限。总有功率为上肢骨折患者的单组总概率(44例,100%)减去无效点评概率的差值。
1.5 计算学办法
本文数据选用SPSS20.0 软件体系进行计算处理,计数材料用%表明,比较选用χ2查验;计量材料用均数±规范差(x±s)的方式表达,比较选用t查验,P<0.05代表差异有计算学具有含义。
2 成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作用比较
调查组患者的临床总有功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作率比较
调查组患者的并发症发作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的手术状况比较
调查组患者的手术时刻、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刻以及负重时刻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评论
上肢骨折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是指手部、上臂、肩部、前臂、腕部以及肘部等部位骨折;若不及时进行处理或许处理不妥会导致患者呈现较为严峻的后遗症,如关节功用妨碍、骨折部位不愈合以及感染、坏死等[4-6]。一般由外力损害导致,如交通事故、硬物砸伤、高处掉落、打架斗殴等,多见于青少年人群,可呈现为破坏性和敞开性骨折,导致骨折创面周围的软组织发作较为严峻的损害,引起供血缺乏等,进而导致其骨折端愈合愈加困难,诱发一系列并发症,如皮肤坏死、感染、浆液积累等,且伴有韧带和血管的损害,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形成严峻影响。临床上一般选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法医治,可是通过试验后发现存在许多坏处,如手术伤口大、出血量多、骨膜剥离等,会严峻影响骨折部位的血运状况,最终导致伤口无法愈合,而且一般钢板和螺钉间不存在确定成果,简单促进骨折端的对位不稳定,导致骨折下骨骼呈现缺血坏死等现象[7-10];因而我院选用微创技能,在微创下进行内固定,其具有以下优势:①手术伤口小,然后削减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刻;②给患者带来的苦楚少[11-14];③康复快,对预后有着促进作用;④能够维护骨折端周围的骨膜和软组织;⑤骨折部位供血好,伤口愈合率高[15]。上述优势不只确保了患者伤口的漂亮,且能够加速骨折的康复,促进患者上肢功用康复杰出。
本研讨中,调查组患者的临床总有功率[97.73%]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微創下内固定术医治的临床作用优于传统钢板内固定术医治的临床作用;调查组患者的并发症发作率(2.27%)低于对照组(P<0.05);调查组患者的手术时刻(93.61±29.41)min、术中出血量(289.51±11.42)mL、伤口愈合时刻(11.72±2.65)周、负重时刻(13.11±2.82)周,调查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微创下内固定术能够有用的削减出血量,加速患者术后的功用康复。
综上,上肢骨折患者选用微创下内固定术医治具有显着的作用,能有用改进患者的临床症状,削减并发症发作率及术中出血量,临床上值得推行及使用。
[参考文献]
[1] 邓中华. 微创下内固定术医治上肢骨折的临床作用调查[J]. 海南医学,2014,25(3):407-408.
[2] 李洪帅,李坤,张鹏. 液体骨结合微创内固定医治跟骨骨折的作用[J]. 我国医药导报,2016,(12):85-88.
[3] 王勇,杜昭. 微创与传统术式医治Sanders 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作用比较[J]. 医学总述,2016,(6):1212-1214.
[4] 丁童. 微创下内固定术与惯例固定办法医治上肢骨折的临床作用比较[J].我国持续医学教育,2015,7(6):86-87.
[5] 薛子超,姜朝来,秦晖,等. 微创前置钢板固定技能对肱主干中下段血供影响的解剖学研讨[J]. 中华伤口骨科杂志,2014,16(10):881-884.
[6] 杨戟. 赵俭. 何志文. 无肌松剂条件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上肢骨折内固定术中的使用研讨[J].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1):1606-1608.
[7] 蒙更耀,梁小军,谭毅贤. 微创下内固定术医治上肢骨折的作用调查[J]. 我国当代医药,2015,22(6):46-47.
[8] 王小军. 上肢骨折32例给予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医治的作用调查[J]. 我国持续医学教育,2016,8(13):101-102.
[9] 冯彬,何滨. 微创内固定体系医治股骨远端骨折作用剖析[J]. 我国现代医师,2015,53(5):59-61.
[10] 马祥海,史培芹,中文瑞. 微创下内固定术医治上肢骨折的临床作用调查[J]. 我国卫生规范办理,2016,7(13):75-76.
[11] 周雁,黄伟,赵尹松. 确定加压钢板联合镇压植骨医治肱骨近端骨折作用剖析[J]. 现代有用医学,2016,28(6):718-720.
[12] 成锋. 方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医治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撤除术后再骨折作用调查[J]. 现代有用医学,2014, 26(11):1407-1408.
[13] 卢冰,刘攀,王跃. 弹性髓钉在医治儿童尺桡骨双骨折中的使用[J]. 中华医学杂志,2014,(24):1882-1885
[14] 豆青军,刘景一. 腕关节镜辅佐下手术医治桡骨远端C型骨折作用调查[J]. 山东医药,2014,54(25):63-65.
[15] 林庆培,谢道远,罗伟初,等. 负压关闭引流与外支架固定及邮票植皮术医治上肢敞开性骨折并软组织残缺剖析[J]. 中外医学研讨,2014,12(19):119-120.
(收稿日期:2017-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