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胆总管结石和胆囊结石 ERCP联合LC医治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调查

点击:0时间:2021-01-14 15:04:29

唐丽江 密亚琦 姚红

【摘要】 意图 剖析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医治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的临床作用。办法 96例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患者, 依据医治办法的不同分为研讨组和比较组, 每组48例。比较组选用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医治, 研讨组选用ERCP联合LC医治, 比较两组患者的医治作用、手术各目标及并发症发作状况。成果 研讨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97.9%)明显优于比较组(72.9%), 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χ2=12.042, 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含义(t=0.175, P>0.05);研讨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刻均明显优于比较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t=10.315、29.129, P<0.05)。研讨组患者并发症发作率(6.3%)明显低于比较组(29.2%), 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χ2=8.649, P<0.05)。定论 ERCP联合LC医治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作用好, 手术成功率更高, 且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降低了并发症的发作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2.021

胆囊结石是临床上的常见病, 一般约有10%~20%胆囊结石患者兼并有胆总管结石[1, 2]。单纯胆囊结石的医治较简略, 一般行胆囊切除术便可治好, 但一旦患者兼并胆总管结石, 不只医治计划愈加杂乱, 并且患者要遭受更多的苦楚。传统的开腹手术尽管医治费用低, 可是手术伤口大, 并且医治时刻长, 对高龄及耐受才能差的患者來说特别不习惯。跟着医学技能的不断进步, 微创手术得以广泛应用, 本文就ERCP联合LC医治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的临床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评论, 现陈述如下。

1 材料与办法

1. 1 一般材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医治的96例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讨目标, 依据医治办法的不同分为研讨组和比较组, 每组48例。比较组患者中, 男28例, 女20例, 年纪最大78岁, 最小44岁, 均匀年纪(60.5±5.9)岁, 病程最长4年, 最短2个月, 均匀病程(2.5±0.5)年。研讨组患者中, 男30例, 女18例, 年纪最大76岁, 最小46岁, 均匀年纪(61.4±4.9)岁, 病程最长3.5年,

最短3个月, 均匀病程(3.0±1.2)年。两组患者年纪、性别、病程等一般材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办法

1. 2. 1 比较组 选用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医治, 详细为:患者施行全身麻醉后, 摆放患者呈平卧位, 对手术部位进行惯例消毒, 并铺无菌巾, 取经腹直肌堵截, 解剖胆囊三角, 游离出胆囊管和胆囊动脉, 结扎后缝合胆囊床[3];胆囊切除后用盐水纱布塞住网膜孔, 避免胆汁溢出而流入网膜腔内;用注射器抽吸胆汁, 纵行切开胆总管前壁, 用招引器取石钳取出结石, 随后用纤维胆道镜查看胆总管内有无结石存留或胆总管壶腹部括约肌是否疏通;将已剪好的“T”管置入胆总管内, 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T”管周围的胆总管堵截, 随后注入50 ml的生理盐水到管腔内, 调查胆总管缝合处周围有无渗漏, “T”管别的开口引出腹外, 温盐水清洗富足, 放置引流管;封闭腹腔, 逐层缝合堵截, 并将“T”管固定于皮肤上, 切勿折叠, 坚持引流疏通, 衔接无菌引流袋。

1. 2. 2 研讨组 选用ERCP联合LC医治, 详细为:患者术前12 h禁食, 选用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摆放患者呈俯卧位或左侧卧位, 将十二指肠镜顺次经过食管、胃插至十二指肠降段, 找到十二指肠乳头[4];经活检管道内刺进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 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 清晰胆管结构、结石巨细、数量及方位等, 选择性胆管插管, 抽吸胆汁;沿胆总管走向切开括约肌10~15 mm, 行内镜下网篮取石术, 关于加大的结石先用碎石囊碎石后再用取石囊取出, 随后再次行胆管造影查看有无结石存留;待患者病况安稳3 d后, 行LC;全身麻醉后, 采纳仰卧位, 于剑突下1 cm处切10 mm的横堵截, 由此进入气腹针, 树立气腹, 腹腔内压到达12~13 mm Hg

(1 mm Hg=0.133 kPa)后刺进10 mm套管针, 作为首要操作孔, 刺进电凝钩;于锁骨中线、肋缘下1 cm切开5 mm堵截, 刺进5 mm套管针, 作为胆囊抓钳的操作孔;于腋前哨、肋缘下切开5 mm堵截, 刺进5 mm套管针, 作为辅佐操作孔;置入腹腔镜, 解剖胆囊三角, 用电凝钩于胆囊壶腹处切开浆肌层, 暴露并游离胆总管、胆囊管、肝总管, 承认三管联系后, 别离胆囊管周围的安排, 距胆总管3~5 mm处用钛夹钳钳夹并堵截距胆总管3~5 mm处的胆囊管, 于胆囊三角内侧钝性别离寻觅胆囊动脉, 暴露胆囊动脉无误后, 钳夹堵截胆囊动脉[5];提起胆囊颈部, 剥离胆囊, 充沛电凝处理胆囊床上的渗血, 承认腹腔内无活动性出血、无胆管及腹腔内其他脏器损害之后, 将胆囊置入标本袋中, 再将腹腔镜移到剑突下, 经脐部堵截将胆囊取出体外;放出CO2, 消除气腹, 留置胆囊床腹腔引流管, 术后48 h拔除。

1. 3 调查目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医治作用(手术成功及失利状况)、手术目标(手术时刻、术中出血量、住院时刻)及并发症(腹腔感染、堵截感染、消化道出血、胰腺炎、胆漏)的发作状况。

1. 4 统计学办法 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材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明, 选用t查验;计数材料以率(%)表明, 选用χ2查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含义。endprint

2 成果

2. 1 两组患者医治作用比较 比较组患者中, 手术成功35例, 失利13例, 成功率72.9%;研讨组患者中, 手术成功47例, 失利1例, 成功率97.9%。研讨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明显优于比较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χ2=12.042, P<0.05)。

2. 2 两组患者手术目标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含义(t=0.175, P>0.05);而研讨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刻均明显优于比较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t=10.315、29.129, P<0.05)。见表1。

2. 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作状况比较 研讨组患者并发症发作率(6.3%)明显低于比较组(29.2%), 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χ2=8.649, P<0.05)。见表2。

3 评论

胆总管结石兼并胆囊结石是常见的外科疾病, 约有10%~

20%的胆囊结石的患者兼并有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结石兼并胆囊结石的医治相关于单纯的胆囊结石较为杂乱, 患者所接受的苦楚也更大。胆总管结石兼并胆囊结石的医治一般选用传统的剖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联合T管引流术进行医治, 该办法合适各种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的患者, 且医治费用相对较低[6]。可是, 对高龄患者或体质差及耐受才能较差的患者, 很难选用或习惯, 由于该手术不只手术伤口大, 并且医治时刻长, 患者要带一根T管出院, 1~2个月或更长时刻后再次住院, 行T管胆道造影承认无胆总管结石残留等病变后, 拔除T管;若有胆总管结石残留, 则需行胆道镜取石, 对患者的日子形成严峻的影响。跟着ERCP、LC和胆道系统诊断技能的开展, 胆总管结石兼并胆囊结石的微创诊治计划得到广泛应用。ERCP联合LC医治胆总管结石兼并胆囊结石, 即先用非手术办法在内镜下将胆总管内结石取出, 再在腹腔镜下完结胆囊切除, 不只手术时刻短, 伤口相对较小, 并且对兼并其他系统疾病、兼并胰腺炎或急性胆管炎的危重患者以及高龄患者也相同适用。但值得留意的是, 该手术也有必定的缺点, 首要是医治费用较高, 且在内镜下取石, 特别是在切开括约肌后, 胆管远端括约肌功用简单受损, 形成胆肠返流, 一起有导致胰腺炎和出血的风险[7-12]。因而, 手术医治时要分外留意, 严厉依照过程及无菌操作的要求施行。

本次试验中, 比较组患者选用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医治, 研讨组选用ERCP联合LC医治, 医治后, 研讨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97.9%)明显优于比较组(72.9%), 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χ2=12.042, 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含义(t=0.175, P>0.05);而研讨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刻均明显优于比较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t=10.315、29.129, P<0.05)。研讨组患者并发症发作率(6.3%)明显低于比较组(29.2%), 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χ2=8.649, P<0.05)。

综上所述, 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患者的医治中, 选用ERCP联合LC进行医治, 不只临床作用好, 手术成功率更高, 并且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降低了并发症的发作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萍, 邓涛. ERCP/EST联合LC医治胆总管结石兼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 医学研讨杂志, 2016, 45(7):36-39.

[2] 陈淦, 曹葆强, 龚仁华, 等. ERCP、EST联合LC医治胆囊结石兼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剖析.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5(6):448-450.

[3] 石玉琪, 许春芳. 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医治胆总管结石兼并胆囊结石術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风险要素剖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6, 33(10):689-692.

[4] 黄三雄, 吴育连, 唐成武, 等. 两种不同微创办法医治晚年胆囊结石兼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比照. 我国晚年学, 2014(24):

6930-6932.

[5] 徐中英, 赖良, 张国平. 双镜联合医治胆囊结石兼并胆总管结石并发症的调查及护理. 我国有用护理杂志, 2015, 31(6):423-425.

[6] 刘志毅, 金虎, 李亚刚, 等. LC+EST一期医治胆囊结石兼并胆总管结石.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5, 30(7):541-543.

[7] 慎华平, 张国雷, 张鸣杰, 等. ERCP+EST联合LC医治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效果点评.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4, 26(5):

359-361.

[8] 李达周, 张志坚, 王蓉, 等. ERCP联合LC医治胆总管结石兼并胆囊结石临床领会.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9, 21(5):299-300.

[9] 黄永德, 胡团敏, 张成华, 等. ERCP联合LC医治胆囊结石兼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 现代消化及介入医治, 2011, 16(5):

332-334.

[10] 黄小龙, 韩霖, 翁杰, 等. ERCP联合LC医治胆囊结石兼并胆总管结石34例临床剖析. 海南医学, 2011, 22(4):70-72.

[11] 邓杰. ERCP联合LC医治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32例临床调查. 我国社区医生(医学专业), 2010, 12(13):47-48.

[12] 汤厚阔, 全竹富. ERCP联合LC医治胆囊结石兼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剖析. 肝胆外科杂志, 2016, 24(4):273-275.

[收稿日期:2017-09-06]endprint

相关资讯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