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改动实际的心理学: 必要的方法论革新

点击:0时间:2024-03-12 15:23:39

摘要心思学需求回应国家和社会打开的实践需求,承当起了解尤其是改进实践的使命,为此,有必要在办法论各层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革新。在研讨理念层面,杰出运用导向和改动实践的才干,以处理实践问题为己任;在实证研讨办法层面,要以片面和客观变量的联络为研讨内容,注重样本的多样性,进步研讨的生态效度,合理运用各种计算办法;在理论思想方面,兼用“假定-演绎”逻辑和概括逻辑,长于提出原创性理论。

关键词心思学;办法论;运用研讨

分类号B849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7.04.008

1导言

当时国家和社会对心思学的运用需求史无前例,心思学的学科和专业教育也对运用心思学、心思学的运用研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布景下,无论是研讨者仍是学术期刊都要顺应时代打开潮流,承当起心思学“改动实践”的使命。

2017年头,《心思技能与运用》发布了“改动实践的心思学”专题论文征稿启事,搜集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心思学“研讨快报”“谈论文章”,以及将心思学原理、办法、技能运用于各职业领域或日常日子的运用计划或实践事例、咨询陈述或方针主张等。之所以搜集这类投稿,是要着重心思学在改动和改进实践方面的严峻使命,推进心思学研讨作用在国家方针、企业办理以及个人日子等层面的运用。这种征稿导向是办刊定位的要求,《心思技能与运用》定位为一本运用心思学专业学术期刊,宣布各运用心思学领域的前沿学术研讨作用,尤其是运用心思学原理、办法和技能评论经济、社会、办理、健康、教育等领域实践问题的原创性研讨作用。在《心思技術与运用》2016年第4期我撰文论说了这必定位,着重咱们要宣布那些“旨在‘了解并(或)‘改进的运用心思学原创研讨作用”(辛自强, 2016, p194)。

无独有偶,《心思学报》2016年5月发布公告,树立“以小拨大:行为决议计划助推社会打开”专栏并征稿。该专栏旨在安身我国现状,会集陈述既有用又风趣的行为决议计划研讨发现,要点评介这些充溢奇思妙想的发现在进步公民的健康、财富、夸姣等领域可供给的“小”技法和可发挥的“大”作用。

行为决议计划无疑是运用研讨的重要领域,不只如此,整个心思学都面对着“实践转向”的问题(林崇德, 辛自强, 2010),有必要更多注重我国经济社会打开的实践需求。心思学只要承当起“改进实践”的使命,才干展现出自己的力气和价值,才干取得更宽广的打开空间。

实践上,我国的研讨生教育现已开始因应这种实践需求,大力打开专业学位教育。现在全国有60多个单位能够接收运用心思硕士专业学位研讨生(简称“运用心思”专硕),专硕教育蓬勃打开。例如,我地点的中央财经大学自2015年接收榜首届运用心思专硕以来,每年考录比均超越10比1,一跃成为校园最抢手的专业之一。这些年在推进并不断反思专硕教育的进程中,咱们发现,不只仅教育要习气专业学位教育的需求,并且更重要的是,整个心思学都面对应战:若没有实践的关怀,不能承当“改进实践”的使命,心思学就难以取得耐久的生命力。

尽管2010年我的恩师林崇德先生和我从前撰文评论过打开心思学的“实践转向”问题,但我又历经几年才开始渐渐领会,心思学实践转向的最大难点是办法论的转向和革新,只要在办法论层面改动心思学研讨当下一些未必稳当的习气方式,才或许实在完结学科的实践转向。改动“实践的心思学”,才或许有“改动实践”的心思学。要打开旨在改动实践的心思学研讨,咱们需求在办法论层面做哪些革新呢?本文略述鄙见以抛砖引玉。

2八个办法论问题

(1)研讨的价值导向

研讨一般被区别为根底研讨与运用研讨,前者偏重答复“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寻求描绘、预见、特别是解说性的常识;后者偏重答复“应该怎么”“怎么做好”的问题,旨在依据依据提出处理实践问题的举动计划或主张。就价值定位而言,前者以“求真”为导向,偏重进步人类对客观规矩的“了解”;后者以“至善”为导向,协助人类依循客观规矩改动或改进实践。不了解客观规矩,就难以有用改动实践,反之,以改动实践为方针的研讨,也推进着对客观规矩的探求,因而,二者相得益彰。

可是,只是评论二者的辩证联络或许杯水车薪。当下的现状是:根底研讨和运用研讨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旨在了解的学识和旨在改动的学识之间存在巨大的距离。这种距离是学科前史和常识打开逻辑的作用,但很大程度上,也是成见、学术点评体系构成的。心思学从创始人冯特开始,就充溢成见,冯特将心思学定坐落根底科学,对立弟子研讨运用问题。1879年冯特树立试验室这个工作,严厉讲,只是标志着试验心思学的开始,把它当成整个“科学心思学”的开始,好像显得试验心思学有些傲娇。打开心思学、运用心思学的许多分支学科,都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学科来源和前史。以心思咨询为例,尽管它要从心思学这一母体学科中罗致学术养分,可是它走上了相对独立的打开轨道,体现为构成了独立的常识体系、研讨范式和师承联络。

无论怎么,现在是改动互相成见的时分了,咱们应该知道到“了解”与“改动”的学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络(辛自强, 2015)。在前史打开进程中,心思学的运用价值一再被进步到新的高度,正是巨大的运用空间,不断为心思学拓荒了新的打开路途。咱们做根底研讨的人应该向做运用研讨和运用作业的人表达充沛的敬意,由于他们能够直接改动实践,让国际和日子变得更夸姣。反过来,没有对客观规矩的“了解”,就无法合理地、体系地进行“改动”。心思学家卡尼曼由于对人类决议计划心思的研讨取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他与合作者都供认,他们研讨的那些规矩小商小贩早就在运用。可是,是他们这些学者让咱们了解了小商小贩是怎么进行经济决议计划的,没有他们的根底研讨作业,咱们就无法了解人类决议计划的实质,也谈不上有认识地用以辅导决议计划。在运用作业中被个别自发运用的常识,只要被提炼、查验并体系化,才干成为自觉的常识,成为科学常识。今日,咱们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但他“发现”之前,美洲大陆早就有人寓居。尽管“发现”一词的运用,流露出少许的西方中心主义的颜色,可是,“是哥伦布把美洲大陆这个常识和人类科学的‘干流常识联络在了一同。‘孤岛式常识是不可的(万维钢, 2014, p239)。”

当时许多学术期刊现已企图推进根底研讨和运用研讨均衡打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术点评体系也日益统筹旨在了解的作用和旨在改动的作用。就研讨者个人而言,咱们能够有所偏重,也相同能够统筹两个方面。即使宣布根底研讨的论文时,咱们也不该只是在论文“评论”部分终究趁便提几句研讨的运用价值完事,而是要更深化地考虑咱们的发现离实践运用终究有多远,详细怎么将自己的作用做“工程化”的转化。例如,咱们能够要求专业硕士研讨生在学位论文的研讨一做一个小的根底研讨,研讨二将其作用转化为举动计划或项目,乃至施行该项目,并做项目评价。总归,咱们要更多着重研讨的运用价值,推进改动实践的研讨。

(2)问题提出办法

研讨始于问題。常用的问题提出办法有两种:有什么问题没有研讨过?有什么实践问题需求处理?当时,咱们往往只选用前一办法提出问题,而对后一办法考虑不多。

打开科学研讨,有必要考虑并说明某个问题是否被研讨过。科学的立异实质决议了研讨者有必要评论新问题,用新的办法评论问题,寻求新的发现。为了断定自己研讨的立异性,要打开体系的文献总述,证明研讨的新意,只要能证明自己的研讨在某一方面超出了现有文献,就说明晰研讨的立异性和必要性。例如,许多论文的证明逻辑是这样的:关于变量A和B的联络现已被研讨过,关于B和C的联络也有说法了,而关于A和C的联络,或许关于A、B、C三者的联络没有人研讨,所以需求打开研讨。关于朴实的学术问题,咱们的确能够这样提出问题。

可是,咱们不能只从推导文献动身提出问题,还要从查询和反思实践开始提出问题,要不断反诘“有什么实践问题需求处理”。大致有三个层面的触及心思学的实践问题需求注重。一是严峻社会实践问题。人类社会,尤其是我国面对许多的社会实践问题,如医患信赖、农民工身份认同;除了负面问题外,还有许多是“怎么变得更好”的问题,如民众取得感的添加、国民素质的进步等。二是各职业实践领域的问题。心思学能够广泛运用到有人类活动的各个部门、各个职业,包含政府与非政府安排、各类企业与职业、各类人群与集体。详细问题不乏其人,如企业职工鼓舞、出资心思剖析、人才测评与选拔等。三是个人层面的问题。心思学更直接的运用是处理个人日子中的问题,如心思健康问题、智力开发问题等。

总归,咱们的研讨不能只是经过查阅和推导文献提出问题,而是要更多注重实践,研讨实践问题,退而言之,至少要清楚地说明所研讨问题的实践安身点。实践问题能够是人类面对的遍及问题,也能够是咱们国家面对的特定问题。所谓研讨的“本乡化”,就是要着重从我国实践动身,注重我国的实践问题,而非让研讨停留在验证西方理论的层面。着重研讨的运用导向和本乡化思想是内在共同的。对我国当时的实践问题或实践问题提出新的理论解说,归于根底研讨或运用根底研讨;对实践问题的处理提出依据依据的思路和计划,这算作运用研讨;若能直接打开举动来处理问题,则归于运用实践。运用研讨应该是接地气的研讨,接本乡地气的研讨。

(3)变量挑选

咱们鼓舞旨在改动实践的研讨,鼓舞关于实践问题的研讨,这就对研讨办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首要就是变量挑选问题。咱们以为,在一项心思学研讨中既要有片面变量,也要有客观变量,由于心思学是研讨片面变量与客观变量联络的科学。

心思学中的变量有两大类:片面变量和客观变量。片面变量是“心思”自身的、反映心思感触、心思活动等方面的变量,如心情、推理等。客观变量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心思活动的产品,如行为体现、作业或著作、痕迹等,常用的变量包含行为发作情况(行为频次)、行为速度(反响时、问题处理时刻)、行为强度(如博弈使命中的出资额度)、作业正确率或错误方式、著作质量、行为轨道等;二是心思活动随同的生理活动、生理体现方面的变量,如眼动特征、呼吸与心跳频率、腺体和血流特征、电生理特征(皮肤电、脑电等)、化学递质等;三是心思活动的外部条件,包含影响特征(影响的频次和结构、影响的时刻和强度、作业和使命类型)、环境条件等(如城乡布景、社会阶层、家庭结构、文明类型)。这三方面的客观变量,涵盖了心思活动的外部条件、行为和生理体现,笼统地说就是“影响”(S)和“反响”(R)。

心思学是研讨心思的科学,但鉴于心思变量自身是片面变量,被试心思无法直接由研讨者观测(研讨者能够对自身心思活动进行自我观测,但这简略堕入相对主义的困境),只能经过被试的片面内省和自我陈述(如白话陈述技能、自陈量表)来丈量。这种丈量尽管能够直逼心里,但有很强的片面性。在这种局势下,心思学反而在客观变量的操作和丈量方面打开巨大,由于客观变量的丈量在客观性、精确性上更契合心思学作为科学的要求。上个世纪初,行为主义者正是要用客观变量界说心思学的研讨目标,用客观丈量约束其研讨办法。回忆心思学的前史能够发现,咱们在客观丈量办法方面现已有了长足打开,但相比之下,迄今为止片面丈量办法的打开依然乏善可陈。

不只仅丈量办法问题,心思学研讨要“有力气”,要担任改动实践的使命,有必要考虑客观变量,要么研讨对客观国际的片面感触,要么研讨心思对客观国际的作用。例如,心思物理学评论人们对各种物理量的片面感触问题,企图在物理量(客观国际)和心思量(片面国际)之间树立函数联络。这方面的研讨作用往往具有很强的实践运用价值。卡尼曼的研讨只不过是将心思物理学的研讨办法运用于经济领域,评论金钱的片面功效问题,但研讨作用有很强的实践解说力和运用空间(假定卡尼曼只研讨片面变量,他不或许取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只要心思活动并不能改动客观国际,心思活动要藉由行为及其产品来改动客观国际,因而,咱们要更多注重心思的行为体现、行为作用。总归,心思学研讨要么注重心思的前因(客观影响),要么注重心思的作用(行为),只要说明心思的前因与作用,才干得到有实践解说力的发现,才干让心思学研讨“有力气”。

一言以蔽之,心思学是研讨片面变量和客观变量联络的科学。没有片面变量不是完好的心思学(如前期的行为主义),只要片面变量是没有力气的、存在科学性危险的心思学。例如,现在许多研讨所选的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片面变量,乃至再加个片面变量作为中介变量,如此计算来计算去,是很难说清其间的因果逻辑的。不只如此,这类研讨作用也很难具有改动实践的力气,只是就片面论片面,无法说明片面国际与客观国际的相关,研讨作用难以与实践对接。这种对客观变量,包含行为变量的忽视,现已引起一些学者的警惕。Baumeister,Vohs和Funder(2007)从1966年、1976年、1986年、1996年以及2006年这五年的《品格与社会心思学杂志》中,每年大致挑选2期,剖析了实证研讨陈述中的共304项研讨,计算这些研讨是否包含实践行为变量(对行为的操作、对行为的观测都能够管用),作用表明,在1976年,近80%的研讨运用了行为变量,1986年后这个份额敏捷下降,2006年现已低于20%。尽管心思学是研讨心思和行为的科学,但咱们今日现已没有耐性去现场观测和操作实在的行为了,而是严峻依靠被试在问卷和量表中的自陈陈述,依靠在电脑上完结试验。由此,Baumeister等人用这样的文章标题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心思学作为自陈陈述和手指活动的科学”。

(4)样本挑选

心思学研讨样本的挑选存在两个杰出的问题。一是对大学生样本的过度依靠。二是对超大样本和单个被试的研讨缺少。为此,咱们要充沛注重样本性质(少用大学生被试)和规划(大样本、超大样本、单个案)的多样性。

关于心思学研讨过度依靠大学生被试问题的诟病由来已久,可是现在不只没有好转,并且问题好像更严峻了。大学生能否代表人类或某个全体,这或许要看问题的性质。例如,关于一些公例式规矩(如格局塔学派发现的“完形”规矩)的研讨(辛自强, 2013),随意找个被试都能够证明规矩的存在及其普适性,乃至无需从样本推论全体。但心思学研讨更多评论概率性問题,需求从样本推论全体,显着在许多情况下,大学生不能代表全人类。我有一次参与博士论文答辩,该论文做的推理研讨,每个子研讨的被试都是一所国内闻名大学的本科生和研讨生,作用做的“很漂亮”,但总让人感觉这不是人类推理的一般情况。过于依靠同质样本,乃至依据某一标准选出一批“区组”被试,这有助于试验得到阳性作用,但却不利于作用的实践运用,由于实践中的人群更为杂乱多样,个别间差异很大。因而,在论文评定和宣布时,咱们应该鼓舞样本的多样性,鼓舞挑选适宜的样本。必要时,可适当约束那些对大学生样本过度运用的论文(这大多是出于研讨者找被试的便利或慵懒),心思学不能都做成“大学生心思学”。我在和搭档评论专硕毕业论文的评定导向时,定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学生有必要到大校园园外边找被试。只是猫在象牙塔里做研讨,难以体现运用导向。

心思学家习气的样本量往往是几十到几百人的规划(即一般的大样本),也有些在上千人的规划,但很少触及更大或超大的样本,也不太喜爱对单个被试或个案的研讨。全国际范围内由社会科学家打开的大型查询项目有许多,最闻名的如“国际价值观查询”,它最近一次的查询从超越50个国家和地区取样,样本量到达7、8万人。但心思学家很少掌管这么大的查询项目,近年来鼓起的大数据办法,激发了对一些超大型样本的研讨。例如,彭凯平(2014)课题组依据大数据理念,经过查找某年度新浪微博的一切数据来剖析我国人夸姣感的时空规矩。心思学家应该更多注重那些大型查询数据以及官方计管用据的运用,注重大数据办法。除了大数据、超大样本,心思学还应注重“被试量为1”(即N=1)的研讨,也就是单个案研讨。它包含个案研讨和单被试试验,前者大致是对个案的描绘性、查询性研讨,后者是对单个被试的试验研讨。

略微回忆一下前史,或许更有助于了解单个案研讨的价值。在心思学的前期前史中,对单一被试或许少数被试的研讨曾一度占有着中心的方位。不只心思物理学研讨运用少数被试,艾宾浩斯回忆研讨的目标只是研讨者自己,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研讨的被试是一条或几条狗,华生对心情的研讨也只是选用很少的被试(如小艾伯特),精力剖析学派、格局塔学派也都依靠个案或少数被试。心思学家广泛运用试验规划、大样本和推论计算这些办法是很晚近的工作,这种转向要归功于英国计算学家费舍《试验规划》一书在1935年的出书。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心思学期刊尽管还宣布一些单个案的研讨,可是这类研讨的数量敏捷削减,它们转而宣布更多的对大样本做计算剖析的研讨作用,有控制的群组规划逐步成为干流范式,研讨者依靠计算剖析断定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是否显着。这次转向后构成的办法学标准一向接连至今。可是,当咱们将群组比较的作用推行到个别层面时未必稳当,由于行为作为一种现象发作在个别层面而非群组层面;心思学作为行为科学, 有必要了解 “个别” 怎么与环境互动(Barker, McCarthy, Jones, & Moran, 2011,p18)。因而,单个案研讨的价值在今日需求被从头着重。

在许多情况下,单个案研讨往往以更直观的办法启示研讨者树立赋有生态效度的研讨定论。例如,一种临床干涉办法若有用,它应该是在一个又一个个案身上“应验”过的,这种办法有用性的定论是在个案根底上概括出来的;可是,群组研讨中,是以变量为中心在许多个案身上计算出的均匀作用,这个作用未必适用于每个个案。因而,有学者以为,单被试试验更能证明某种“实践的有用性”(如咨询实践的作用),而非刻意在试验室内调查“研讨的有用性”(Yarnold, 1992, p179)。当然,单个案研讨不只仅个样本量的问题,而有着与群组规划彻底不同的推理逻辑,下文再论。

(5)试验的生态效度

尽管或许以偏盖全,但大多数人认可,心思学作为一门科学的诞生,是以试验室树立和试验法的运用为标志的。试验法经过操作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测因变量这样的逻辑,确保得出因果性定论。心思学试验往往是操作客观变量,然后观测它对片面变量的影响,或许经过操作客观变量直接操作片面变量。“操作”就代表着某种力气,心思学试验的作用能够启示人们怎么在实践日子中操作心思、改动实践。可是,每一项心思学试验的因果力(内部效度问题)和推行价值(外部效度问题)或许并不相同,这儿要点评论外部效度、特别是生态效度问题。由于心思学要具有改动实践的力气,有必要确保试验定论能外推到实践日子中,这取决于至少如下两个要素。

一是试验处理效应的稳健程度。一项试验中设置的条件、处理、干涉办法的效应有即时效应和延时(短期、长时刻)效应的区别。许多试验操作有即时效应,可是否有延时效应呢?大多数研讨者并未考虑,也未陈述。假定一项研讨能够不只证明试验处理的即时效应,也能证明其延时效应,这就有助于试验作用的推行运用。早年间,可口可乐公司为了与百事可乐公司竞赛,研讨过配方改进问题。百事可乐更甜一点,可口可乐带点酸味。可口可乐公司做过试验,让顾客品味各品牌的一小杯可乐,作用大多数人以为百事可乐更好喝。可口可乐公司依据所谓试验作用改进了配方,使之更像百事可乐,出售作用却惨遭失利。失利原因许多,其间之一是在试验室里喝一口,与拿回家去喝一瓶的感触是两码事。许多心思学试验发现了各种暂时的效应,但其推行价值存疑。有人恶作剧说,“现在大多数的心思学试验,是‘喝一口的心思学,而不是‘喝一瓶的心思学(万维钢, 2014, p246)。”试验处理效应不只体现在持续性上,还体现在强度上。当选用特别灵敏的观测目标时,或许运用特定的检测办法时,许多试验得到了阳性作用,可是这种试验处理的效应未必满足弱小和稳健,因而难以重复和推行。例如,近几十年,社会心思学领域有关发动效应的研讨呈现井喷状况,但其作用的可重复性不断被质疑,原因之一就是这种发动效应往往很弱小(张玥, 辛自强, 2016),其可被重复查询到的难度增大,更不用说在实践日子中推行运用了。

二是试验场所问题。试验能够在试验室里进行, 也能够在现场, 也就是一种心思和行为一般发作的实在场所中进行。试验室环境简略控制,但人为性很强,简略得出“伪作用”(人为,就是“伪”;辛自强, 2012, p122)。社会心思发作在社会日子中,教育心思发作在校园中,消费心思发作在商场中,到这些实在的场景中做现场试验有助于进步心思学研讨的生态效度和运用价值。例如,咱们一项关于信赖的试验,是在北京到烟台的K285次列车卧铺车厢里完结的,以旅客为被试(辛自强, 辛素飞, 2014),火车是移动的优质试验室。更令人震慑的是下面这项研讨。研讨者在美国一家游乐园,以11万余名游客为被试,调查了他们是否情愿购买乘坐过山车时由试验员为其拍照的相片作为留念。自变量为定价办法(包含明码标价和自愿付钱)、捐献与否(一半游客被告知相片出售收入的对折将捐献给慈悲安排)。作用表明,当游客能依照自己的志愿付钱时,相同的慈悲要素让企业获益更多,由于游客经过自愿付钱表达了自己对企业社会职责的认可(Gneezy, Gneezy, Nelson, & Brown, 2010)。这种大规划的现场试验得出的定论显着比试验室试验更有说服力,更有生态效度,并且这项试验做下来还多赚了许多钱。

咱们热议的心思学试验“可重复性危机”,究其原因是许多作用是在试验室里“做出来的”,并且所发现的试验处理效应很弱小,缺少持续性,这种不稳健的效应天然难以重复,也难以发挥心思学改进实践的作用。因而,咱们应该充沛鼓舞对试验延时效应的调查,鼓舞现场试验(如教育试验、社会试验),鼓舞长时刻干涉研讨。心思学不能过火寻求试验室研讨的“细巧”,而应该展现试验干涉的强壮力气,乃至直接打开社会改造试验。

(6)计算办法

这儿要评论的不是计算办法自身,而是计算实践问题。计算办法只是研讨的东西,研讨意图不同,关于计算办法的需求和运用实践就有所差异。我在计算办法的学习方面,只是一知半解的水平,这儿仅“随意”罗列几个问题供咱们评论。

榜首,描绘计算的重要性。描绘计算是推论计算的根底,没有描绘计算作用,推论计算的作用是很难了解的,因而论文要充沛陈述描绘计算作用。假定一项研讨被归入元剖析研讨,也一般要求提取其描绘计算作用以便做元剖析。从传达作用上看,描绘计算也很重要。特别是关于方针制定者、实践者、一般大众来说,用均匀数、百分数、简略的图表来描绘的作用,或许比杂乱的变量联络方式图、拟合指数之类作用,更简略被了解,也更有力气。

第二,“计算上显着”还不行。心思计算的中心逻辑是“零假定显着性查验”,即p值办法,依据p值巨细决议是承受,仍是回绝零假定。假规划算得到的p值比临界值小,比方小于005,就在005的显着性水平上回绝零假定,而承受备择假定。这时咱们只能表述某种作用“在计算上显着”,假定显着,则意味着随机要素不能解说这个作用,而只好归结为某种“必定性”(仍是计算上的必定性)。可是,p值的巨细,并不能说明研讨作用的重要性或变量联络的强度。它只表明p值越小,回绝零假定时或许犯错误的时机或概率越小。作用量(effect size)则表明晰咱们专业上所关怀的作用和效应的巨细,比方实驗处理作用怎么,变量联络强度怎么,这是p值所不能传递的信息(辛自强, 2010)。因而,现在学术期刊都要求既陈述计算查验作用是否显着,又陈述作用量目标,如d、η2(Eta平方)、r2(决议系数)等。并且,咱们应该更注重作用量目标,由于关于许多试验,特别是干涉试验,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只是差异显着仍是不行的,并且差异程度要满足大。不然,这种干涉办法的实践运用价值,特别是经济价值缺少。假定咱们在每位白叟身上投入了1千元,用于施行某种干涉课程进步其夸姣感,尽管终究试验组白叟夸姣感与对照组计算上有显着差异,但假定高出的程度,还不如直接发放给每位白叟1千元的作用,那干涉项目就没有实在的价值了。关于作用量怎么算“大”,尽管有些主张性的解说“标准”(Kotrlik, Williams, & Jabor, 2011),但并没有什么严厉的临界值,这要依据以往相似干涉研讨的作用量巨细、方针需求、项目要求等来解说。趁便说一句,相同是作用量目标d,在单被试试验中要求的作用量一般比群组规划中大得多。例如,在群组规划中d值为08现已算是 “较大的” 作用量了,而在单被试试验中,这只能算“较小的”,d值在2、3以上也是常有的(Barker,

McCarthy, Jones, & Moran, 2011, p161)。

第三,统筹变量指向的计算办法与个别指向的计算办法。当时心思学遍及运用的是变量指向的计算办法,如相关剖析、方差剖析、回归剖析等,这些办法偏重描绘变量联络,没有将个别看作全体,而是假定个别是可交换的单元,除了随机误差之外,他们在行为打开上不存在质或量的差异,即全体具有同质性。而实践上,在心思学中,全体中的个别常常是异质的,因而应该注重以个别为中心的完好剖析(辛自强, 2013)。个别指向的计算办法是一种以个别为中心的剖析办法,它的使命是断定心思和行为打开的个别差异或异质性。它假定就变量怎么彼此相关而言,全体是异质的,样本中或许存在异质性的个别亚组。经过个别指向的计算办法,如聚类剖析、装备频次剖析、方式打开的探究式剖析、依据模型的聚类剖析等,能够辨认被变量的相关方式描绘的个别亚组,辨认依据纵向轨道方式的个别亚组,辨认在不同时刻点上的个别亚组,以调查方式结构的稳定性和个别的稳定性(详见杨之旭, 辛自强, 2016)。以干涉项目为例,能够用变量指向的计算办法提醒干涉作用的一般趋势,而个别指向的计算办法能够辨认出契合与不契合一般趋势的亚组并剖析其原因,兼用两种办法将有助于全面评价干涉项意图作用。

第四,“中介”和“调理”的是与非。在大陆心思学专业期刊里检索可见,2000年前后的时分,对研讨作用做中介和调理模型剖析的文献屈指可数;2016年仅文章标题说到“中介”模型的文章就超越200篇,说到“调理”模型的超越100篇。现在翻开任何一本心思学专业期刊,目录上到处都是“中介剖析”“调理作用”之类的字样。中介模型和调理模型让咱们严厉地评论三变量联络问题,无疑有助于科学知道的深化,许多研讨者的确在这些方面做出了重要发现和奉献。可是,也有更多文章是经不起琢磨的,只是做了点这方面的计算罢了,离得出牢靠的理论模型还差很远。尤其是中介模型,它意味着三变量构成一条“因果链”,而因果联络的树立有着严厉的标准,如时刻次序、控制逻辑,经过问卷、量表测出的一堆片面变量之间何来次序和控制逻辑呢,因而也很难断定中介联络。无论是中介仍是调理模型以及其他模型,其树立都不是简略的计算问题,有必要有理论和逻辑的考量(辛自强, 2012, p279)。现在这类套路化、典礼化的计算剖析办法,现已在约束咱们的考虑,约束咱们发现常识的才干。假定不能经过研讨达到的确的知道,树立有用的模型,就谈不上运用的问题。

(7)推理逻辑

当时的心思学研讨过度依靠“假定-演绎”的办法,而关于怎么查询现象,从阅历资猜中概括假定(假说),构成理论知道这一概括进程注重不行。这种推理逻辑运用上的偏畸,不利于培育研讨者对实践的灵敏性和幻想力。

心思学研讨一般运用的是“假定-演绎”的逻辑。其思路是依据假定演绎出对阅历实践的猜测,然后调查实践查询到的阅历实践是否契合猜测,若契合,则确证了假定的合理性。由于,许多实践单纯凭猜测,能猜测到的时机是很少的,可是,咱们竟然依据一个理论假说精确猜测到了,这足以确证理论假说的合理性,乃至真理性。这种演绎进程的逻辑较为齐备,能够验证已有假定,但不利于发现新常识(新假定),由于假定-演绎的作用是事先就料定的了:假定假定验证了,就确认了这个常识;不然,咱们只知道这个假定不对,但并不知道正确的是什么。

科学研讨的关键是发现并提出假定,这就要求咱们对现象有灵敏性,长于依据琐细的头绪做出概括、猜测,然后构成理论假说。“尽管概括自身常常难以确保逻辑上的齐备性,可是,它关于科学发现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演绎,乃至更重要。由于对少数实践的概括,是咱们发现规矩性,提出科学假说的根底。许多新思想的呈现,往往是受到了某个实践的启示,受到了某个类比的启迪,受到了某个隐喻的暗示(辛自强, 2012, p297)。”

心思学研讨对计算办法的过度依靠和套路化运用,强化了其背面的“假定-演绎”逻辑在学科中的位置,而无意中按捺了概括逻辑的运用,不利于科学猜测和科学发现。实践上,其他一些办法更好地体现了科学发现的逻辑,心思学应该予以注重。例如,扎根理论研讨办法的创建,就是对惯例研讨办法的叛变,即对立一般运用的“假定-演绎”逻辑——依据理论构成假定,然后用新材料来查验。扎根理论研讨中,要尽量防止将研讨者已有的理论领域强加于材料之上,而是经过对材料的灵敏概括,从资猜中生成理论,这一研讨进程是自下而上的概括进程(Glaser & Strauss, 1967)。运用扎根理论研讨办法建构出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联络,不可是由资猜中萌发出来,并且也被材料暂时性地验证过了。是故该办法树立的理论,可曰“扎根的理论,或许植根于阅历材料的理论”,这样树立的理论是一种情境化理论,更具有生命力和实践解说力。

又如个案研讨,也有助于构成假说和理论。假定单从计算推论的视点看,依据少数的个案取得的研讨作用,无法脱节个别差异的影响,难以推行到更大的全体上。不过,计算推论并不是取得一般性知道或规矩性知道的仅有途径。假定在一个事例根底上推断出的一般性知道(如方式、规律),能够在其他事例身上得到验证或重现,就能够增强咱们对理论的决心。或许反过来说,假定在个案根底上构成的理论假说,尚没有被任何一个已知反例应战或批驳,那么它就是一个能够承受的理论。若一项个案研讨为理论假说的树立、辩驳与批改供给了杰出的时机,当然有重要价值。

综上,心思学研讨不只要注重计算办法及其背面的“假定-演绎”逻辑的运用,也要注重依据个案概括理论假说,扎根于阅历材料建构情境化的理论。也就是说,咱们既要注重假说的验证,又要注从头假说的概括和新理论的建构,惟有如此,才干增强我国心思学研讨的原创性,使研讨作用更贴合实践(包含我国实践),进步其实践解说力。

(8)理论建造

科学研讨并非只是为了堆集实践,并且要建构理论。一部心思学的前史,除了经典的试验,就是观念各异的理论。要想在心思学前史上留下点什么,要么打开一项可谓经典的试验,要么创建一个巨大的理论。我国心思学要添加国际影响力,增强实践解说力,就有必要注重原创理论的建造,而非停留在验证国外理论或现有理论的地步。建造理论并没有幻想的那么困难,并非只要心思学的“咱们”或大师才干够树立理论。咱们咱们(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的研讨中树立理论。了解了心思学理论的类型或形状,就会知道自己应该树立哪种理论以及怎么去做(对这块内容的详细论说,见辛自强, 2012, pp326-345)。

榜首,描绘事象的理论。描绘实践和现象是科学研讨的根本功用之一,这种描绘就能够构成一种简略的理论。关于实践的理论能够描绘一个事物的特色,也能够描绘变量的联络。例如,米勒描绘了短时回忆的容量,就是在描绘一个事物的特色;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描绘了回忆保存量和时刻的函数联络,这是关于变量联络的理论。除了描绘实践之外,还能够对所研讨的现象进行简略概括,然后构成一种理论观念,如问题处理的“试误说”“顿悟说”等。能用一个术语或理论描绘一种前人未曾发现或许未曾言明的现象,这是巨大的理論奉献。

第二,类型学理论。它用于区别并描绘事物的不同类型。树立类型学理论首要要断定分类的维度,在此根底上区别并界说类型,然后描绘该类事物的特征,并将这种类型区别用于实践查询,或许用实践查询作用查验这种类型区别。分类的标准或维度能够是单一的,也能够是两层维度或多种标准。例如,场独立与场依存、A型与B型品格都是单维上的类型区别;荣格对性情类型的区别,则选用内-外倾向和四种心思功用(感觉、思想、情感和直觉)两个维度结合区别出了8种性情类型。艾森克从外倾-内倾、神经质、精力质三个维度断定品格类型。类型学的研讨,实践上是人类剖析思想的体现。开始的知道是对事物的直觉把握,很少明晰分出维度。而剖分出维度和类型使得咱们能够深化知道每一类事物的详细特征。这种类型的区别能够经过思辨完结,也能够凭借计算学的办法进行分类或类型的验证,如要素剖析、聚类剖析都有这种功用。

第三,进程理论。类型学理论偏重在空间大将事物区别为不同类型,以剖析不同类型的特色。而进程理论首要与时刻维度有关。这种进程,在心思学中首要体现为认知进程或信息加工进程、学习进程等。进程理论在时刻维度上描写事物改动的流程、阅历的不同状况等。例如,前期行为主义者提出的影响-反响(S-R)公式反映了一种最简略的“进程”;新行为主义者在影响和反响之间加入了有机体变量(O),提出了S-O-R的公式,这时进程的滋味有所添加;后来,信息加工理论又将O分解成更多的环节,这样认知进程的意思就很显着了。由于每次认知活动都消耗必定时刻,所以这个进程必定是时刻进程。无论是认知仍是学习,都是主体应对外部客观国际的进程,对外部影响的处理需求消耗必定的时刻。这儿的时刻,大多是小标准上的时刻,多要以毫秒、秒、小时、天等来计量,并且只衡量时刻的长度,一般不注重时刻的方向。

第四,打开理论。进程理论一般只注重时刻的长度实质,而打开理论往往在更大的时刻标准上(如月、年)评论事物在时刻维度上的打开进程、演化进程,这儿的时刻是有方向的,不可逆转的。例如,关于打开心思学家、进化心思学家来讲,实在要处理的问题是心思怎么随时刻而发作和改动。打开理论一般有两种办法描绘打开:关于打开的极性变量与里程碑次序。“只是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数量方面的差异变量能够称之为极性变量(polar variable), 而那些性质上不同的转折点能够称之为里程碑次序(milestone sequences)。极性变量与里程碑次序之间的差异是接连和非接连变量之间差异的扩展和发挥(卢文格, 1998, p52)。”一般,从极性变量的层面知道事物,是更直接、更直觉的把握办法;而看到并解说清楚里程碑式的间断性打开或直接说出阶段的实质差异,则是更深化,也更困难的一步。例如认知打开研讨,丈量学派的一般做法是规划若干标题调查某个年纪儿童的经过率,会做的标题越多说明才干越高。在这个意义上,才干是能够累积的,由于研讨者并不区别做对这道题和那道题有什么才干上的实质差异,做对每道题都得到相同的单位分数。而皮亚杰看到了这种分数差异背面的结构问题,以为那些在某个使命上体现杰出与欠好的孩子在认知结构上有底子的不同,由此,他提出了认知打开的结构观,对打开做了里程碑式的、阶段的描绘。

第五,结构理论。“阶段”一般被泛泛地用作“打开水平”的同义语,可是,在最严厉的意义上,阶段指代由特定的结构决议的打开水平质的差异。结构是由要素之间的一系列联络或联络组成的,这种联络供给了一个全体,并赋予要素以意义,使要素成为全体中有意义的部分。要素之间的联络改动了,结构也就改动了;可是要素自身改动,结构不必定改动。结构是安排的方式而非内容。这么看来,“打开是由决议要素之间联络的根本规矩的取得或改动组成的(卢文格, 1998, p32)。”在心思学中,皮亚杰是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用逻辑数学结构成功描写了儿童的认知打开阶段,这种做法后来被科尔伯格、塞尔曼等人推行到品德推理、观念采择研讨中。可是,并不是每个心思学家,都像皮亚杰那样了解结构,结构也并非只用于描写打开阶段,即不只仅“发作的”结构。心思学中的“结构”还有许多其他方式,像机械的结构(如弗洛伊德的品格“三我”理论)、计算学层面的结构(如品格与才干的要素结构)。

第六,功用理论。“结构”和“功用”往往是一个事物或体系的两个方面,它有结构,也必定有功用。正所谓结构是体系内部要素的联络,功用是体系与其之外的体系之间的联络。这两个界说只是在最笼统的意义上界定了“结构”和“功用”的内在。就像“结构”一词具有多种意义那样,心思学家所说的“功用”的意义也至少有两类。一方面,指心思功用。这儿的“功用”有时被称作“机能”,有机体有各种心思方面的机能,或许心思功用。例如,在认知心思学中,智能就被界说为一系列的功用,包含符号或信息的输入、输出、存储、仿制等。另一方面,指心思的功用。心思的功用体现在三个方面:心思这个别系对其外的环境体系所发挥的作用;某种心思机能对其他心思机能或体系所起的作用;某种心思机能对实践日子的作用或运用价值。简略说,心思的功用, 就是心思功用的功用。 例如, 美国的那些机能主义者(如詹姆斯、杜威、安吉尔等)以为,心思或认识的首要机能是选擇,终究是为了习气环境以求生计。

此外,心思学中的许多理论都归于“影响要素”理论,用于描绘或解说事物发作的内部原因与外部条件。有的理论归于“层级”理论,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事物区别为不同层次或等级,并说明每个层级的特色以及层级之间的联络。

综上所述,心思学研讨和理论总是触及国际的两个维度:时刻(打开与进程)与空间(类型、层次、结构、功用、联络)。从时刻方面来说,关于短时刻标准的是认知与学习进程理论,关于中等时刻标准的是一生打开理论,关于微观时刻标准的是心思进化理论与心思变迁理论。从空间方面来说,要么是关于元素的理论(描绘事象的理论、类型学理论),要么是关于一个别系内部要素联络的理论(结构理论),要么是关于体系之间联络的理论(功用理论、影响要素理论、层级理论)。理论建构总是与时刻或空间有关:以之为目标,在不同层次和旁边面上进行理论建造。心思学研讨要强化实践性与运用导向,就有必要注重理论建造。咱们要记住勒温的名言——“没有什么比一个好理论更实用了。”

3小结:必要的办法论革新

为回应国家和社会打开对心思学的巨大需求,心思学研讨者需求深化反思所奉行的办法论,以及所遵照的研讨方式,做出必要的理念与办法调整。本文罗列的上述八个方面的办法论问题,能够概括为三个层面。

首要是研讨理念的革新。咱们要推进根底研讨和运用研讨均衡打开,统筹旨在了解的学术作用和旨在改动的学术作用,尤其要注重后者;提出问题时,不只要依据文献选定尚无人研讨过的问题,更要从实践动身,研讨尚没有处理的实践问题。

其次是实证研讨办法的革新。在变量挑选方面,一项心思学研讨既要有片面变量,也要有客观变量,以评论两方面联络为己任;在被试挑选方面,削减大学生样本的运用,添加样本的多样性,并且,除一般的大样本外,还要加强超大样本和单被试的研讨;在研讨生态效度的进步方面,需求增强试验处理效应的稳健性,注重现场试验;在数据计算层面,注重描绘计算和作用量目标,统筹变量指向的计算办法与个别指向的计算办法,留意中介和调理模型的理论剖析。

终究是理论思想的革新。 在推理逻辑方面, 不只要注重计算办法及其背面的“假定-演绎”逻辑的运用,更要注重概括逻辑的运用,如依据个案概括理论假说,扎根于阅历材料建构情境化的理论,添加研讨者的实践灵敏性与幻想力;在理论建造方面,把握各种形状理论的建构办法,勇于并长于提出原创性理论。

总归,咱们要在办法论的上述三个层面上,革新心思学学术研讨共同体遵奉的一些不妥标准和实践方式,经过改动“实践的心思学”,建造旨在“改动实践”的心思学学科,增强研讨作用的实践解说力和运用价值。

參考文献

林崇德, 辛自强 (2010). 打开心思学的实践转向. 心思打开与教育, 26(1), 1-8.

卢文格 (1998). 自我的打开. 韦子木译. 杭州: 浙江教育出书社.

彭凯平 (2014). “夸姣我国”大数据研讨. 心思技能与运用, 8, 3-4.

万维钢 (2014). 万万没想到: 用理工科思想了解国际. 北京: 电子工业出书社.

辛自强 (2010). 有关怀思计算的三个疑问.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 39-46.

辛自强 (2012). 心思学研讨办法.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书社.

辛自强 (2013). 实证社会科学中的因果联络与理论解说: 咱们需求了解的十对概念. 清华大学教育研讨, 3, 7-15.

辛自强 (2015). 了解并改动: 师生共进的治学之道. 中央财经大校园报, 11月23日第3版.

辛自强 (2016). 同舟共济编写杂志打开新篇章. 心思技能与运用, 4(4), 193-194.

辛自强, 辛素飞 (2014). 被信赖者社会身份杂乱性对其可信性的影响. 心思学报, 46(3), 415-426.

杨之旭, 辛自强 (2016). 运用心思学中的个别指向办法: 理论、技能与应战. 心思技能与运用, 4(12), 744-762.

张玥, 辛自强 (2016). 社会心思学中的发动研讨: 范式与应战. 心思科学打开, 24(5), 844-854.

Barker, J., McCarthy, P., Jones, M., & Moran, A. (2011). Singlecase research methods in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London: Routledge.

Baumeister, R. F., Vohs, K. D., & Funder, D. C. (2007). Psychology as the science of selfreports and finger Movements: Whatever happened to actual behavior?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4),396-403.

Glaser, B. G., & Strauss, A. L. (1967).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 York: Aldine.

Gneezy, A., Gneezy, U., Nelson, L. D., & Brown, A. (2010). Shared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field experiment in paywhatyouwant pricing and charitable giving. Science, 329(5989), 325-327.

Kotrlik, J. W., Williams, H. A., & Jabor, M. K. (2011). Reporting and interpreting effect size in quantitative agricultural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ducation, 52(1), 132-142.

Yarnold P. R. (1992). Statistical analysis for singlecase designs. In F. B. Bryant, J. Edwards, R. S. Tindale, E. J. Posavac, L. Heath, E. Henderson, et al. (Eds.),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pp. 177-196). New York: Plenum Press.

Abstract

Psychology as a subject should satisfy the needs and demands of national and societal development, and respond the mission of understanding and improving reality. To achieve these purposes, it must carry out some necessary adjustments and transformations. On the aspect of research rationals, it should strengthen its application orientation and the ability of changing reality, so as to solve more practical problems. On the aspect of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it should include both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variables in a study, adopt samples consisting of diverse populations and in different sizes, improve ecological validity, correctly use statistical approaches. On the aspect of theoretical thinking, it should apply both the logic of hypothesisdeduction and induction, and be good at developing original theories.

Key words: psychology; methodology; applied research

相关资讯
最新新闻
关闭